山西省長治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 山西 長治 046000
依達拉奉聯(lián)合血栓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
梁紅英
山西省長治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 山西 長治 046000
目的:觀察并分析臨床中運用依達拉奉聯(lián)合血栓通在治療急性腦梗死方面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來共收治急性腦梗死患者200例,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兩類,對觀察組患者采用依達拉奉聯(lián)合血栓通的治療方式,對對照組患者采用血栓通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差異。結果在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之后,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4.0%,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72.0%。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差異較為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中采用依達拉奉聯(lián)合血栓通的方式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其治療效果較為顯著,治療過程安全可靠。
依達拉奉;血栓通;急性腦梗死
現(xiàn)階段,急性腦梗死已經逐步發(fā)展成為發(fā)病率相對較高的疾病之一。由于該類疾病的致殘率以及致死率相對較高,因此盡早的對患者進行確診以及合理有效的治療顯得尤為重要[1]。依達拉奉是目前對腦部神經保護效果較好的藥物之一,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病灶部位的血液供給量。本院近年來共收治急性腦梗死患者200例,臨床中采用依達拉奉聯(lián)合血栓通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現(xiàn)綜合數(shù)據(jù),作出如下報道。
1.1 臨床資料
自2013年1月~2014年7月期間,本院共收治急性腦梗死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122例,女性患者78例,年齡分布在43~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6歲。經入院檢查,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均符合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病程分布在19分鐘~6個小時。
現(xiàn)將本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隨機平均分組,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兩類,每組擁有患者100例,包括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兩組患者在平均年齡、性別以及平均病程等方面的差異較小,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在對本組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采用血栓通進行。血栓通的一次給藥量為500毫克,每日用藥一次,用藥方式為靜脈注射。同時給予患者阿司匹林進行輔助治療,其一次給藥量為100毫克,用藥方式為口服。
觀察組:在對該組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在維持對照組患者治療方式不變的基礎之上,給予患者依達拉奉藥物。其一次給藥量為30毫克,每日兩次,其用藥方式為靜脈注射。
1.3 檢測指標以及分析方法
比較兩組患者接受不同治療方式之后的治療效果,并同接受相應治療之前的情況進行比較,將檢測指標分為以下幾種:其一,康復,即患者接受相應的治療措施之后,其神經功能受損程度為零級,生活功能恢復程度達到九成以上;其二,顯著療效,即患者接受相應的治療措施之后,其神經功能受損程度為1~3級,生活功能恢復程度為五到九成;其三,一定療效,即患者接受相應的治療措施之后,其神經功能受損程度以及生活功能恢復程度得到一定的改善;其四,無效,即患者接受相應的治療措施之后,其神經功能以及生活功能均無明顯變化,甚至出現(xiàn)惡化的情況[2]。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運用統(tǒng)計學相關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相應的分析以及處理,對于所有患者統(tǒng)計計量數(shù)據(jù)使用t檢驗來分析,而計數(shù)數(shù)據(jù)使用x2檢驗來分析。(P<0.05表示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接受不同治療措施之后,其治療效果的統(tǒng)計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根據(jù)本院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在對觀察組100例患者運用依達拉奉聯(lián)合血栓通的方式進行治療之后,康復患者76例,取得顯著治療效果患者10例,取得一定療效患者8例,無效患者6例,其總有效率為94.0%;對對照組患者運用血栓通進行治療之后,康復患者51例,取得顯著治療效果患者20例,取得一定療效患者11例,無效患者18例,其總有效率為72.0%。兩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治療措施之后,其治療效果比較差異較為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急性腦梗死發(fā)病的6小時之內稱為急性期,在該時間段內對患者實施及時有效的治療,將能夠最大限度的恢復患者大腦受損的功能。當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之后,部分大腦功能將出現(xiàn)不可恢復的損傷。通常情況下,大腦出現(xiàn)缺血癥狀的部位常常分布在血流量相對較低的區(qū)域,醫(yī)學界將該類區(qū)域稱之為缺血半暗帶。當血液供給量恢復正常之后,該區(qū)域的部分細胞將會出現(xiàn)死亡。而細胞的死亡將大幅增加氨基酸的釋放總量,且該類氨基酸的活性一般相對較大。加之神經細胞中鈣元素的釋放,將會嚴重影響神經系統(tǒng)的損傷,增加神經細胞的損傷程度以及大腦水腫的程度,最終造成患者大腦部分功能障礙。因此,在對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治療過程中,加強對自由基的清理,對治療效果的提升以及恢復患者大腦受損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3]。
相對而言,依達拉奉是目前醫(yī)學界對自由基清除效果相對較好的藥物之一。該類藥物在進入人體之后,其主要成分將會通過相關作用,大幅降低自由基的數(shù)量,從而能夠明顯達到降低患者腦細胞氧化程度的效果,縮小缺血半暗帶的覆蓋面積,減少腦細胞的死亡數(shù)量,緩解患者腦部水腫的程度。除此之外,依達拉奉的使用并不會對患者的正常血液流動產生影響,對血小板的正常集聚不會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將大大降低出血量增加的危險。而血栓通則是以中藥為主的藥物制劑,其主要成分為三七總皂苷。該類藥物能夠起到增加血管直徑,提高患者血液循環(huán)程度,增加患者腦部供血量,顯著改善患者因急性腦梗死而出現(xiàn)的局部組織血液供給不足的情況,大幅降低急性腦梗死對患者功能的影響程度[4]。
根據(jù)本院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在對觀察組患者運用依達拉奉聯(lián)合血栓通的方式進行治療之后,其總有效率達到94.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2.0%??偠灾?,臨床中運用依達拉奉聯(lián)合血栓通的方式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其治療過程安全可靠,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1]高英,王國團.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98例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1).
[2]丘永平,張運超,林力敏.依達拉奉聯(lián)合疏血通治療急性腦梗死30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12).
[3]林峰,陳芳,曾祥俊.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15).
[4]馬國素.依達拉奉治療高原地區(qū)急性腦梗死71例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7).
R972+.9
B
1009-6019(2014)12-0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