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 洋,陳 華
(1.河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2.河北師范大學 附屬實驗小學,河北 石家莊 050024)
客觀事物本身具有模糊性,而它又是用語言來表達的,客觀事物的無限性、連續(xù)性與語言符號的有限性、離散性相矛盾,這就使詞義具有了模糊性。“自然語言從本質(zhì)上來說具有變異性和模糊性。”[1]15形容詞也具有模糊性的釋義特征。
因為詞匯釋義的模糊性,詞典釋義也就具有了相對應(yīng)的模糊性。它必須使用模糊的語言來解釋模糊性的詞語,因為體現(xiàn)為多功能性、意義彈性的“模糊”對“明晰”具有排斥力?!澳:Z言的多功能性和彈性表現(xiàn)為其功用在一個帶有兩極的(溫和和強硬、變通和不變通、合作和不合作)連續(xù)體上來回伸縮變換。 ”[2]217如《新華字典》對“長”的釋義:
長:②長度大,跟“短”相反。
釋義以“大”釋“長”,說明的是表示一定范圍而邊界并不清晰的“長”的詞義?!按蟆迸c“長”在這一模糊義上具有同義性,極好地說明了同義釋義不可避免的模糊性。
張清源主編的《同義詞詞典》是新近出版的同義詞詞典的新的范本,在學界富有影響。“每組內(nèi)各個同義詞分別釋義,重在說明同組詞條的意義相近”,“分別成對的同義詞釋義后進行辨析,旨在說明同組詞條在詞義側(cè)重點、語義輕重、適用范圍、感情色彩、語體風格、語法等方面的差異。”[3]2
被釋詞有模糊意義,釋義語就要用到模糊意義的詞語。用一種模糊語對應(yīng)解釋一個被釋詞的模糊語言,既要使得釋義清晰、準確、對應(yīng),又要解釋出原有的模糊性。分為幾種情況(例詞后數(shù)字為詞典中頁碼):
1.對釋語素義
【安適】安靜而舒適。 (P2)
2.同義、近義詞釋義
【昌盛】興旺;興盛。 (P41)
3.用否定表述
【丑】不好看。 (P53)
4.具體的說明描寫
【抵擋】質(zhì)量差,價格較低的商品。(P77)
一般來說,被釋詞的反義詞也是模糊的,列出同義詞組成員的反義詞,能夠使人更加明確成員各自的側(cè)重點和差異。例如:
【繁華】……反義詞是“冷落”“蕭條”。 (P98)
5.模糊列舉
“……等”表示列舉未盡,在釋義和辨析中都顯示了適用范圍的模糊性。例如:
【安定】<形>(生活、形式等)平靜正常。(P1)
《詞典》采用了以下標示,用比較的方法來辨析同中之異。如下:
1.側(cè)重/著重/重在/強調(diào)……
這幾個詞的詞義表示相對性,之后加上模糊性釋義語。其中以“側(cè)重”最常用,如有:
(1)側(cè)重(在)+(不)+形容詞:
“誠懇”側(cè)重在懇切。 (P47)(“懇切”的界限模糊)
“脆弱”側(cè)重在不結(jié)實,不堅強。 (P62)(“結(jié)實、堅強”的界限模糊)
(2)側(cè)重(在)+有(沒有)+形容詞:
“雜亂”側(cè)重在沒有條理。 (P63)(“條理”的界限模糊)
(3)側(cè)重(指)+主謂(形容詞謂語)式:
“豪放”側(cè)重指氣魄大。 (P14)(“大”的界限模糊)
2.多用于/(經(jīng))常/一般([不]受)……
一般格式是“(多)用于……”“(常)與……連用”“常帶……充當?shù)模ǔ煞郑?,說明被釋詞的適用對象、搭配對象、感情色彩、語體色彩等。例:
“歡欣”多用于書面語,一般不受程度副詞修飾,不能重疊,常與“鼓舞”“雀躍”等詞連用。(P162)
“荒謬”多用于行為、論調(diào)等,一般不直接用于人……常帶“絕倫”充當?shù)难a語。(P165)
3.最/較/次(之)/不及/比……
一般用來比較詞的適用范圍、語義輕重、感情色彩、使用頻率等,顯示用法差異。例如:
“繁雜”主要形容事情,適用范圍較小,“龐雜”主要形容機構(gòu)、組織、內(nèi)容等,適用范圍較大。(P98)
“富饒”語意最重,“富有”次之,“富?!薄案蛔恪庇执沃案火垺睍嬲Z色彩最濃,“富有”次之,“富足”、“富?!庇执沃?。 (P114)
總結(jié)上述,同義詞形容詞釋義必然面對的是模糊性的問題,需要注重模糊釋義,使用釋義標示,同時結(jié)合多元的語境,盡力做到清晰的“模糊”。
我們可以以“固執(zhí)/頑固”為例,說明釋義問題。
首先要重視詞語使用的環(huán)境,保證釋義和示例的應(yīng)用性與典型性?!氨嫖鐾x詞最重要的方法是從語境中去考察,考察它們可能出現(xiàn)的上下文語境,設(shè)想替換的可能性。一般來說,可能替換的總是顯示出同義詞中相同的部分,不能替換的往往是差異所在?!盵4]p246因此將比較對象放入具體的語境中,就能夠考察出詞語之間的異同。如下:
(1)在《二馬》里,英國人,除了凱薩林姑娘和西門爵士有點人味,全是狹隘的、固執(zhí)的、討厭的。幸運的是,父親的幽默寬恕了英國人。這樣一來,父親筆下的英國人寫得也同樣生動,高傲得生動、固執(zhí)得生動、狹隘得生動、討厭得生動,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有滋有味。(舒乙《我的父親老舍》)
(2)病人有明顯的抵觸情緒,有點兒破罐子破摔的勁頭?!澳愣啻竽昙o了,做什么工作的?”曉春溫和的安撫他。他還是閉著眼睛不言語,沉默得很頑固。(重陽《裁縫的女兒》)
可以看出,“固執(zhí)”用于表達的性格往往帶有一種“天性的”意味,雖然,語境中的“固執(zhí)”不一定帶有“錯誤性”特征(有的“固執(zhí)”有“不可取”之意,有的則沒有“錯誤的、必須糾正”之意);“頑固”用于表達的性格是一種固執(zhí)、偏頗、主觀的選擇性特征,語境中會有一個必須面對它的作為主體敘事的角色?!邦B固”的一方使得敘事角色感到難以應(yīng)付,為此在面對對方的“錯誤、必須糾正”時,感到它的“頑固”,來傳達自己面對時的“無力糾正”的無奈感。用于形容詞作定語時,兩個詞的區(qū)別很細微:“頑固”可以形容“封建階級”等一個被否定的集體名詞,“固執(zhí)”可以形容 “封建家長”等一個被否定的但卻是具體的個體。用于作補語,表示“形容詞+得”之后,則有上述我們所揭示的區(qū)別,它們的語境特征十分明顯,需要結(jié)合充分的語境測查才能得出正確的認識。
根據(jù)共同義素和區(qū)別義素就可以準確地描寫出釋義和辨析內(nèi)容,再輔以典型的例證即可完成釋義。
這組同義詞可以辨析如下:【同】都可以形容堅持某種信念不肯改變?!井悺俊肮虉?zhí)”側(cè)重在堅持自己原有的東西不肯改變,語意較輕;“頑固”側(cè)重不愿接受外界的新鮮事物,常形容守舊落后的人或反對勢力等,語意較重。“固執(zhí)”多用于性格、態(tài)度等方面,“頑固”多用于立場、觀點等方面。
(1)臨走的時候,我要——,你執(zhí)意不肯,上車的時候,我要送你,你又不肯……以后請你不要這樣的固執(zhí)。噢,噢,不要這樣的固執(zhí)。(郁達夫.《達夫書簡·三月八日午后(1927)》
(2)三天過去,半分提留集資款也沒有交上來……這三天里,鄔有為又氣又急,臉色十分難看。他沒想到村民們竟是這樣頑固。(藍強《包村干部》)
兩詞的理性意義、色彩意義和用法有同異,需要結(jié)合共同義素和區(qū)別義素來辨析同異(語義共同點、詞義側(cè)重點、語義輕重、適用范圍、感情色彩等)。如下:
同異詞項 共同點 側(cè)重點 語義輕重 適用范圍 感情色彩固執(zhí) 堅持信念不肯改變只在堅持原有信念 較輕 性格、態(tài)度 中性詞頑固 明確排斥新的信念 較重 立場、觀點 貶義詞
綜上所述,同義形容詞釋義具有模糊性。對同義詞進行明晰、完整的釋義、辨析是同義詞詞典編纂的基本要求,要在釋義中減少不必要的模糊,又要恰切地表現(xiàn)詞義本身的模糊。例如,詞義本身的模糊需要得到“保護”,不可作為釋義帶來的模糊去減損,而是要解釋這種模糊,對應(yīng)以原有的模糊程度。符淮青先生對否定詞與模糊的關(guān)系做了很好的解析,他曾指出:“在二分的性狀詞前加否定詞,加各種表程度的詞語,提供了多層次的,多級的量度,使表示的深、淺等量的程度、范圍擴大了,補償了二分對立的劃分的不足。 ”[5]175
否定詞和程度副詞在量的方面形成多級梯度,如下所示:
①最>極>非常>很>十分>稍微
②不很+反義詞>不+反義詞>很不+反義詞
《詞典》釋義也會使用否定詞和副詞,以較為清晰的方式說明本身模糊的程度。例如:
含糊:不明確,不清楚。(P145)
寶貴:極有價值,非常難得。(P10)
符淮青先生對性狀詞釋義進行了歸納,指出其主要類型有四式:準定義式和定義式、(適用對象)+性狀的說明描寫、形容……、……的式。[5]122-129同義詞詞典主要用及第二種格式,因此,相對于一般的語文辭書來說,同義詞詞典具有特殊性。在詞典釋義中,同義詞的辨析、適用對象的列舉、配例的典型性等都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對詞典編纂進行全面的應(yīng)用調(diào)查,這樣才能促進和完善同義詞詞典編纂理論的發(fā)展,進一步推動編纂實踐的進步。
:
[1]徐大明,謝天蔚,陶紅印.當代社會語言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2]張喬.模糊語言的彈性[J].外國語言文學,2012(4).
[3]張清源等.同義詞詞典(修訂本)[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4]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符淮青.詞義的分析和描寫[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