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生華
溆浦縣人民醫(yī)院兒科 湖南 溆浦 419300
腎損傷標志物檢測在兒科疾病中的診斷價值
黃生華
溆浦縣人民醫(yī)院兒科 湖南 溆浦 419300
目的:探討腎小管損傷標志物在兒科疾病的診斷價值。方法才用酶聯(lián)免疫法(ELISA法)和免疫比濁法,檢測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間由于多中原因?qū)е碌哪I損傷性疾病患者尿中β2微球蛋白(β2-MG)、視黃醇結合蛋白(RBP)、N-L乙酰-β-D氨基酸核苷酶(NAG)、IgG、微白蛋m-ALB的水平,共357例,分為腎病組、過敏性紫癜及正常對照組,比較三組之間的差異,應用Dunnett法檢驗腎病組和過敏性紫癜組與正常對照組的差異。結果腎病組、過敏性紫癜組與正常對照組三者之間比較,以及兩兩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小于0.0001,腎病組腎損傷標志物水平聯(lián)合應用,陽性率100%,過敏性紫癜組聯(lián)合應用陽性率為87.3%,而正常對照組僅為2.3%。結論對于各種原因?qū)е碌哪I臟損傷,可檢測多種腎損傷標志物的水平,輔助臨床早期發(fā)現(xiàn)腎損傷部位及程度,指導臨床醫(yī)生選擇正確的用藥方案。
腎臟損傷;標志物;兒科疾病
腎小管上皮細胞由于受到致炎因子的侵害,缺氧或中毒現(xiàn)象的作用后,腎小管上皮細胞出現(xiàn)增生和擴張及管型形成,導致患者腎小管出現(xiàn)萎縮等病理變化[1]。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兒童易發(fā)腎臟病變,而小兒腎臟疾病我國兒科常見病之一,大部分兒童患病通過治療能夠治愈,但也有個別特殊患兒病情遷延或以再復發(fā),無法治愈根除,對腎臟造成反復傷害。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腎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對兒童腎臟相關疾病的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腎損傷標志物的檢測對兒科疾病的早期診斷有重要的臨床實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所選對象為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間門診和住院病例共357例,分為3組;其中過敏性紫癜組102例,男58例,女44例,平均年齡6.8±4.3歲;腎病組126例,男68例,女58例,平均年齡7.8±3.8歲;同時選擇同一時期內(nèi)在醫(yī)院接受健康體檢的具有可比性的兒童129例作為健康正常對照組,男69例,女60例。各組年齡、性別之間相比,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所有患兒的診斷均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腎小球疾病分類法標準,過敏性紫癜診斷標準參照《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2],而且所有納入患兒近期均未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有先天性畸形、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及精神系統(tǒng)疾患病史的患兒均不能納入病例組。
1.2 檢測方法
所有試劑、標準品、質(zhì)控品均由上海太陽生物技術公司提供。被檢兒童留取新鮮尿液(除晨尿) 10毫升,-20℃保存?zhèn)溆?。離心后標本用ELISA法測定β2-MG、RBP、IgG、m-ALB水平,在酶標儀492nm處讀OD值計算結果;采用比濁法測NAG,721分光光度計405nm處比色并計算結果。
1.2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尿中腎損傷標志物在各疾病組中結果比較
腎病組、過敏性紫癜組及正常對照組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小于0.0001,腎病組和過敏性紫癜組分別與正常對照組兩兩相互比較,采用Dunnett法進行檢驗,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小于0.0001,見表1。
表1 尿中腎損傷標志物在個疾病組中結果比較
2.2 腎損傷標志物聯(lián)合應用陽性結果比較
腎病組各腎損傷標志物測定水平最高,聯(lián)合應用100%陽性;過敏性紫癜組、m-ALB測定水平較高,聯(lián)合應用87.3%陽性;正常對照組2.3%陽性,且均為IgG測定水平略高,見表2。
表2 腎損傷標志物聯(lián)合應用陽性結果比較
通過病例研究發(fā)現(xiàn),腎小球類疾病(如腎臟疾病、過敏性紫癜)都會使腎小管上間質(zhì)細胞的損害,引發(fā)腎小管病變,所以對腎小管損傷標記物進行檢測就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并篩檢腎臟病變,本研究發(fā)現(xiàn)腎病組與過敏性紫癜組相對于正常對照組腎損傷標志物均較高,可為醫(yī)生提供診斷輔助依據(jù),從而使患者早診斷、早治療,得到較好的預后。
β2-mG 是一種有由100 個氨基酸組成的,分子量為11800的單鏈多肽小分子蛋白質(zhì),在人體當中,幾乎所有的有核細胞均能合成,但是主要由淋巴細胞產(chǎn)生,經(jīng)腎小球濾過,在機體組織內(nèi)分布廣泛。由于與腎小球濾過率有較好的相關性,并且在腎小管有很高的重吸收率,β2-mG 可以較敏感的評價腎小球及腎小管功能[2]。如果血中β2-mG增高則提示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或體內(nèi)合成增多,尿中β2-mG表示證明腎小管回吸收功能紊亂,而且其敏感性較GFR和Ccr更高。IgG主要由漿細胞合成,是一種大分子免疫球蛋白,約占血清Ig的75%,其不易通過腎小球濾過膜,當腎小球受損尿中IgG水平就會增高,從而出現(xiàn)非選擇性蛋白尿[3]。視黃醇結合蛋白(RBP)是血液中轉(zhuǎn)運視黃醇類物質(zhì)的載體蛋白,可作為判斷腎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敏感指標,尿中RBP 作為較穩(wěn)定的蛋白質(zhì),可作為腎小管損傷的標志[4]。正常血漿中90% RBP 與甲狀腺結合蛋白結合, 不能被腎小球濾過。血液游離狀態(tài)的RBP 很快被腎小球濾過, 并在腎近曲小管重吸收而分解, 正常人尿中視黃醇結合蛋白排量極少。因此,早期檢測視黃醇結合蛋白(RBP )在腎病患者診斷具有指導意義。ALB分子量約7萬,為中分子蛋白質(zhì),正常腎小球基底膜上有微孔,且?guī)ж撾姾?,但帶正電荷的中分子、大分子蛋白質(zhì)不能通過腎小球基底膜,正常情況下尿中白蛋白含量極低,在腎小球損傷時,腎小球基底膜帶負電荷減少,孔經(jīng)增大,減少電荷選擇性,,導致中分子蛋白質(zhì)濾出。尿中IgG、m-ALB是腎小球受損的標志物,尿中m-ALB含量增高,可間接反映腎小球損傷程度。NAG是一種溶酶體酸性水解酶,分子量為130000-140000,主要由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合成分泌,其不能經(jīng)腎小球濾過,當尿中NAG水平升高,反映腎小管結構損傷,嚴重腎損害時,尿中NAG水平增高明顯。
本次研究中,腎病組和過敏性紫癜組尿中腎損傷標志物水平均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差別有統(tǒng)計學(P<0.0001),腎病組腎損傷標志物水平較高,聯(lián)合應用100%陽性;過敏性紫癜組聯(lián)合應用87.3%陽性,而正常對照組僅有2.3%為陽性(主要為IgG水平較高??赡苤饕c其出現(xiàn)非選擇性蛋白尿有關)。兩組比較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上述檢測指標的重要意義,可以作為疾病的篩檢指標。因此。除常規(guī)腎功能檢查外,對于多種原因造成的腎臟損傷,檢測尿中β2-MG、RBP、NAG、IgG、m-ALB水平,不僅比血中BUN、Ccr等腎功能指標敏感,而且實驗標本容易采取,有助于臨床早期發(fā)現(xiàn)腎損傷,積極治療,合理用藥,可獲得較好預后。此外。某些疾病如小兒腹瀉病、溶血性貧血、溶血尿毒癥、腎結核等,引起的腎損傷其腎損傷標志物水平也可明顯增高,另外某些疾病的治療方案,應用腎毒性藥物如環(huán)、孢類嘌呤類藥物,也會使腎損傷標志物水平明顯增高,因此,對于上述情況,都應隨時監(jiān)測尿中各標志物水平。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腎損傷,并合理用藥,判斷預后。
[1]易著文,陳丹.腎小管上皮損傷在腎小管間質(zhì)纖維化中的作用[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9(17):1287.
[2]沈加,衛(wèi)敏江,陳同辛,等 . 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多態(tài)性與過敏性紫癜的相關性研究 [J]. 臨床兒科雜志,2011,29(4):325-328.
[3]黎昌強,杜宇,廖勇梅,等 .B 超和β2微球蛋白在尿隱血和蛋白陽性的過敏性紫癜中的應用價值 [J]. 重慶醫(yī)學,2010,39(23):3210-3211.
[4]黃紹良,陳述枚,何政賢. 小兒內(nèi)科學[J]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9:580.
[5]浦春,張斌華. 糖尿病腎病患者尿視黃醇結合蛋白檢測的意義[J]. 臨床檢驗雜志, 2006, 24(6): 462.
R446
B
1009-6019(2014)08-02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