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惠生
吉林省德惠市中醫(yī)院 吉林 德惠 130300
小兒牛黃清心散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治療觀察
宮惠生
吉林省德惠市中醫(yī)院 吉林 德惠 130300
目的:分析對于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患兒采用小兒牛黃清心散的治療效果。方法把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隨機平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給予四季抗病毒合劑進行治療,而治療組除了給予四季抗病毒合劑治療還給予牛黃清心散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的熱退率和發(fā)熱改善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而治療效果治療組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也均高于對照組。治療組的治療效果和退熱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結論小兒牛黃清心散對于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效果較好。
小兒牛黃清心散;四季抗病毒合劑;小兒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是臨床兒科門診最常見的小兒疾病之一,約占70%[1],而導致感染的病原體中病毒占90%以上。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臨床特征是起病急、常伴高熱,甚至可能有高熱驚厥的出現,對于小兒健康成長發(fā)育不利。臨床治療中尤為重視快速控制患兒的病情,以防止高熱驚厥或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有研究提出牛黃清心散能提高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效果,此次研究就此進行探討,結果如下。
基本資料:2012年5月-2014年3月我院兒科門診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兒100例,隨機平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治療組,男女患兒比例為13:12,年齡在1~11歲,平均為(5.34±2.44)歲,對照組,男女患兒比例為23:27,年齡1~10歲,平均為(6.04±1.98)歲。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等基本情況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所有患兒在就診前未使用其他藥物進行治療,在我院開始接受治療后,未中途更改治療方案或者增加抗生素治療等,并且患兒就診時表現為典型感冒癥狀,如流鼻涕、咳嗽、腰痛、發(fā)熱、頭痛等癥狀,所有患兒均復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癥狀標準。
治療方法:①對照組:給予所有患兒四季抗病毒合劑治療,藥物使用量根據患兒的年齡實行個體化治療,3歲以下的患兒每次服用5ml,3歲到5歲患兒每次服用7ml,5歲以上患兒每次服用10ml。所有患兒每天3次,1個療程有4天。②治療組:在對照組使用四季抗病毒合劑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牛黃清心散口服治療,藥物使用同樣根據患兒年齡進行調整,3歲以下的患兒每次1包,3歲到5歲的患兒每次服用1.5包,5歲以上的患兒每次服用2包,每天服用2次。1個療程為4天。
評價標準:①療效評價:無效:體溫指數低于20%,癥狀改善不明顯,咽痛和咳嗽等癥狀仍較明顯。有效:體溫指數在60%以上,咽痛、頭痛和咳嗽等癥狀減輕明顯。治愈:體溫指數在90%以上,患兒臨床癥狀均消失。②體溫變化:根據患兒體溫計分:低于37.3℃為0分,37.3~37.9℃為1分,38~38.5℃為2分,38.5℃以上為3分。體溫指數(%)=(治療前得分-治療后得分)/治療前得分×100%;熱退:體溫指數≥90%;顯效:60%≤體溫指數<90%;有效:20%≤體溫指數<60%;無效:體溫指數<20%[1]。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患兒的發(fā)熱的改善情況發(fā)現,治療組的發(fā)熱改善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的熱退比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發(fā)熱改善的總有效率為100%,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發(fā)熱評價結果[n(%)]
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發(fā)現,治療組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為66%和100%,而對照組的為22%和92%,治療組的療效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療效比較結果[n(%)]
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患兒出現陰陽失調,陰不能制陽而導致的機體發(fā)熱。若未能及時的清除患兒體內的熱邪,則容易導致由外感邪氣形成內熱外感[2],進而會導致患兒出現發(fā)熱、咽痛、咳嗽等癥狀。若體內熱擾心肝,或導致驚厥、神昏和抽搐等。中醫(yī)治療認為對于內熱外感病癥,應該以疏風解表和清熱解毒的治療方式為主。牛黃清心散則能起到清熱解毒的效果,主要的有效成分是牛黃、大黃、荒涼、赤芍和水牛角粉。目前臨床體外培育牛黃的藥理研究證明[3],牛黃具有鎮(zhèn)靜、抗耐缺氧及抗驚厥的藥效。此次研究也證明小兒牛黃清心散能提高對于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癥狀。
[1]陳英芳,耿少怡,林燕.小兒牛黃清心散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2):171-172.
[2]劉憲勇,付加雷,王麗娥,等.安兒寧顆粒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108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9,49(15):79-80.
[3]葛穎華,鐘曉明.體外培育牛黃的藥理研究進展[J].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06,19(19):2322.
R725.6
B
1009-6019(2014)08-0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