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桂萍 孟桂蓮 汪海云 于莉 張云云
新生兒肘正中靜脈穿刺采血新方法的臨床探討
孟桂萍 孟桂蓮 汪海云 于莉 張云云
目的 探討提高新生兒肘正中靜脈穿刺采血的成功率、提高新生兒靜脈穿刺質(zhì)量、提高護士工作效率、減輕患兒痛苦的有效方法。方法 將208例新生兒隨機分為對照組108例、觀察組100例, 對照組采用四肢淺靜脈傳統(tǒng)穿刺方法采血, 觀察組采用肘正中靜脈穿刺新方法采血。結(jié)果 觀察組一次穿刺成功率、標(biāo)本合格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平均采血時間顯著縮短(P<0.01)。結(jié)論 新生兒肘正中靜脈穿刺采血的新方法, 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提高護士工作效率, 減輕患兒痛苦。
肘正中靜脈穿刺;采血;新生兒
新生兒由于周圍靜脈血管細, 末梢循環(huán)差, 血管充盈差,吃奶少, 血液粘稠度高, 故傳統(tǒng)的四肢淺靜脈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低, 且抽血速度慢, 耗時長, 標(biāo)本易溶血, 多次穿刺增加患兒的痛苦, 家屬容易出現(xiàn)不滿情緒, 所以新生兒靜脈采血是兒科護士最頭疼的問題。本科自2012年以來, 采用新生兒肘正中靜脈采血的新方法, 效果較好,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科住院新生兒208例。其中男128例、女80例, 年齡最小2 d、最大28 d, 平均14 d。其中新生兒窒息90例, 早產(chǎn)兒10例,新生兒嘔吐30例, 病理性黃疸50例, 新生兒吸入性肺炎28例。隨即分為對照組108例和觀察組100例, 兩組性別、年齡、病種和靜脈條件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均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新生兒均采用同一廠家生產(chǎn)的5.5號頭皮針穿刺。 兩組穿刺均由穿刺技術(shù)及工齡相似的護士操作完成。單日采用四肢淺靜脈傳統(tǒng)方法穿刺采血(對照組), 雙日采用肘正中靜脈新方法穿刺采血(觀察組)。
四肢淺靜脈傳統(tǒng)穿刺方法采血:抽血前先用5 ml空針連接5.5號頭皮針, 在穿刺點上2~3 cm處扎止血帶, 用75%酒精消毒局部皮膚, 待干, 右手持頭皮針以15~30°角針頭斜面向上, 直刺血管, 見回血后由助手慢慢回抽。新生兒肘正中靜脈穿刺采血的新方法:在肘上2~3 cm處扎止血帶, 注意止血帶不能扎得太緊, 以免動脈供血不足, 操作者左手握住新生兒前臂, 使肘部伸直, 并不斷松握患兒前臂, 使穿刺部位的血管快速充盈后, 消毒局部皮膚, 待干, 右手持頭皮針以約60°角針頭斜面向上進針, 待針頭斜面完全進入皮下后,由助手慢慢回抽針?biāo)? 注意負壓不能太大。見回血后, 右手固定頭皮針, 在抽血的過程中, 操作者左手要不斷松握患兒前臂, 促進靜脈回流, 使抽血速度快, 采血成功率高, 根據(jù)需要抽取血標(biāo)本量, 采血完畢, 先松開止血帶, 再用無菌干棉棒按住針眼, 拔出頭皮針, 局部按壓10 min以上, 以免局部出血。
1.3 評定方法 靜脈穿刺采血成功標(biāo)準(zhǔn):一次穿刺采血順利, 抽取血標(biāo)本量合格, 無溶血、凝血現(xiàn)象, 患兒哭鬧不明顯, 為采血成功。一次穿刺采血不順利, 血標(biāo)本量少, 有溶血、凝血現(xiàn)象, 患兒哭鬧明顯, 為采血失敗。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χ2檢驗、t檢驗。
兩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時間、標(biāo)本合格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時間、標(biāo)本合格率比較
新生兒靜脈穿刺采血是臨床常用的操作技術(shù), 也是護士最棘手的問題。尤其是肥胖患兒、早產(chǎn)兒、微循環(huán)衰竭患兒,其血管暴露不明顯, 靜脈走向及深淺度難以掌握, 且靜脈壓力較低, 穿刺入血管后回血緩慢, 影響操作者的判斷, 如果繼續(xù)向下穿刺就會穿透血管壁, 造成穿刺采血失敗。
3.1 四肢淺靜脈傳統(tǒng)穿刺采血的弊端 靜脈充盈不良, 靜脈壓力較低, 進血管后無回血, 繼續(xù)進針易穿透血管造成穿刺失敗。其次, 以15°~30°針頭斜面向上進針, 穿刺皮膚所承受的壓力大, 針尖斜面在皮下穿行距離長, 對組織的切割力、撕拉力強, 導(dǎo)致皮膚血管神經(jīng)受到強烈刺激, 引起患兒疼痛反應(yīng)強烈, 并且皮膚、血管組織缺口大, 肌纖維斷裂,皮肉碎屑易堵塞針孔, 造成穿刺采血失?。?]。
3.2 肘正中靜脈穿刺采血新方法的優(yōu)勢
3.2. 1 血管充盈 肘正中靜脈血管粗, 血運豐富, 扎止血帶后, 不斷松握患兒前臂, 使肌肉間的靜脈受擠壓, 靜脈回流速度加快, 靜脈快速充盈, 靜脈壓力隨之升高, 穿刺易回血。
3.2. 2 減輕疼痛 以約60°角針頭斜面向上進針[2], 一則進針角度大, 針頭到達血管所行的距離短, 這樣可縮短針尖在皮下行走的距離, 相對減輕了患兒的痛苦;二則充分利用針尖刃面的銳度進針, 針尖與皮膚接觸面積相對較小, 減少了針尖對血管組織的損傷, 且因穿刺速度快, 在患兒未感覺到進針時就已經(jīng)完成無痛穿刺, 減少哭鬧。
3.2. 3 回血迅速, 穿刺成功率高 針頭斜面完全進入皮下后, 由助手慢慢回抽針?biāo)? 使空針內(nèi)呈現(xiàn)少量負壓, 所以針頭刺入血管內(nèi), 由于壓力差的作用, 血液立即回流, 使操作者非常容易判斷, 大大提高了靜脈穿刺采血的成功率。
綜上所述, 新生兒肘正中靜脈穿刺采血具有縮短選擇時間、操作簡便、患兒的痛苦小、安全、對血管的損傷小、無并發(fā)癥等優(yōu)點;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護理工作效率, 提高患兒家屬的滿意度、信心, 縮短患兒哭鬧時間, 患兒家屬更容易接受, 值得臨床推廣。
[1] 林陶玉, 程青虹.改良靜脈穿刺法在靜脈充盈不良患者中的應(yīng)用效果.國際護理學(xué)雜志, 2013, 32(2):440-442.
[2] 吳曉蓮, 何國平, 黃紅玉, 等.不同角度靜脈穿刺患兒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比較研究.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9, 25(5):5-8.
251900 山東省無棣縣人民醫(yī)院小兒科(孟桂蓮 汪海云 于莉 張云云);山東省無棣縣中醫(yī)院(汪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