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 建,廖厚初
(1.黑龍江省佳木斯水文局,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2.黑龍江省水文局,哈爾濱 150001)
推廣應用
單位線法在湯旺河上游洪水預報中的應用
欒 建1,廖厚初2
(1.黑龍江省佳木斯水文局,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2.黑龍江省水文局,哈爾濱 150001)
在給定的流域上,單位時段內(nèi)分布均勻的1單位凈雨直接產(chǎn)流量所形成的流域出口斷面流量過程線稱為單位線,文章介紹了湯旺河上游的流域特性及水文氣象特征,分析了單位線法在洪水預報中的應用,通過計算機技術、把手工方案輸入到計算機系統(tǒng)中,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預報精度。
單位線;退水曲線;試錯法;洪水預報系統(tǒng);湯旺河流域
湯旺河發(fā)源于黑龍江省北部小興安嶺南坡,伊春市烏伊嶺區(qū)桔源林場43林班,湯旺河由北向南貫穿小興安嶺腹地。
流域位于E128°52′~129°50′,N47°26′~48°43′,北臨黑龍江,與俄羅斯隔江相望,西、南連松嫩平原,東鄰鶴崗丘陵。流經(jīng)烏伊嶺、湯旺河、新青、紅星、五營、上甘嶺、友好、伊春、美溪、西林、金山屯、南岔、浩良河等區(qū)城鎮(zhèn),至湯原縣新發(fā)村附近匯入松花江。全長465km,平均坡度0.71%,流域面積20557km2,其中山崗地面積12129km2,占59%,坡地面積7400km2,占36%,平洼地面積1028km2,占5%。
流域內(nèi)河網(wǎng)分布極不對稱,左岸河網(wǎng)密度小,主要支流有:通江河、頭清河、援朝河、抗美河、五營河、五道庫河、大豐河、朱拉比拉河、亮子河等,右岸河網(wǎng)密度較大,主要支流有:西湯旺河、紅旗河、麗林河、豐林河、長青河、友好河、雙子河、伊春河、大西林河、大柳樹河、西南岔河、浩良河等主要支流,其中西南岔河是湯旺河第一大支流。
按地形及河床變化情況,湯旺河干流分為3段,河源至五營水文站位上游段,河長131km,平均坡降0.8%,一般河寬150m,集水面積4160km2。
五營水文站至伊春市區(qū)附近的伊新水文站為中游段,河長98km,平均坡降0.71%,一般河寬185m,區(qū)間集水面積6112km2。伊新水文站至河口為下游段,河長236km,平均坡降0.55%,一般河寬230m,區(qū)間集水面積10285km2。
湯旺河流域地處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四季分明,冬季嚴寒、干燥而漫長;夏季溫熱而短暫。年平均氣溫-1~1℃,最冷為1月份,-20~-25℃,最熱為7月份,氣溫20~21℃,極端最高氣溫為35℃。全年≥10℃活動積溫1800~2400℃,無霜期90~120d。年平均日照數(shù)2355~2400h。多年平均降雨為600mm,地區(qū)分布趨勢是:迎風坡偏大,背風坡偏小。
高值區(qū)在伊春河上游,西南岔河中、上游,雙子河和友好河上游。降水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年內(nèi)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6%,其中7、8月份占全年的50%。
以湯旺河干流晨明站為例,根據(jù)歷史文獻、洪水調(diào)查和實測資料統(tǒng)計分析,自1911年—1994年84年間,前5位洪水分別為1911、1961、1945、1951、1985年。
晨明站洪水主要由湯旺河干流伊新站、西南岔河南岔站及區(qū)間洪水組成。
平均情況下,湯旺河干流伊新站洪峰占合成流量的83.2%,最多占91.2%,最少占67.3%。各年洪峰流量組成情況表見表1。
表1 湯旺河晨明站歷次大洪水洪峰流量組成表
注:括號中總數(shù)字為洪峰流量出現(xiàn)時間(月,日)
湯旺河上游以五營站為代表,目前采用的洪水預報方法主要有新安江模型、單位線法、經(jīng)驗相關法等。
根據(jù)流域特性,本文主要介紹單位線法在湯旺河上游的應用。
4.1 方法的原理
單位線的定義:在給定的流域上,單位時段內(nèi)分布均勻的1單位凈雨直接產(chǎn)流量所形成的流域出口斷面流量過程線,記為UH。單位凈雨量常取10mm,單位時段長可任取,例如1h、3h、6h、…。
當由實際降雨量和流量過程線分析推求UH時,因凈雨過程既不是1個時段,也不是1個單位,故需作一些假定,總結(jié)為以下兩點:
1)如果單位時段內(nèi)凈雨深是N個單位,它所形成的出流過程線的總歷時與UH相同,流量值則是UH的N倍。
2)如果凈雨歷時是m個時段,則各時段凈雨量所形成的出流量過程之間互不干擾,出口斷面的流量過程等于m個流量過程之和。
有以上假定可得凈雨量、出流量和UH縱坐標之間的關系為:
(1)
式中:Qd,i為流域出口斷面時段末直接徑流量,m3/s;rd為時段直接凈雨量,mm;q為單位線時段末流量,m3/s;j為凈雨時段數(shù),j=1,2,3,…,m;i為單位線底長的時段數(shù),i=1,2,3,…,n;
應用單位線推求流量過程線,其控制要素是:單位線的洪峰流量qp,洪峰滯時Tp和底長T,如圖1所示。
圖1 單位線的三要素示意圖
單位線法不考慮凈雨與下墊面的不均勻性,將流域作為整體,并符合線性、倍比、疊加原則,屬線性時不變系統(tǒng),可用線性常系數(shù)常微分方程來描述[2-4]。根據(jù)系統(tǒng)響應函數(shù)概念,由泛函理論求解線性常微分方程,可導出線性系統(tǒng)的一種卷積方程表達形式為:
(2)
上式表示系統(tǒng)的輸出Qd(t)可由系統(tǒng)的輸入rd(t)經(jīng)過線性運算求得,運算的核函數(shù)u(0,t-て)稱瞬時單位線(或瞬時匯流曲線),記為IUH,即輸入為瞬時脈沖時系統(tǒng)的響應。對比式(1)和式(2)可知,式(1)是式(2)的離散形式,其輸入為矩形脈沖,UH是時段匯流曲線,常稱為時段單位線。當按式(1)由實測流量和凈雨量推求UH時,以模擬實測流量的誤差最小為準則,故屬于一種輸入一輸出模型,又稱脈沖響應函數(shù)模型。
4.2 單位線的推求
以五營站為例,從流域內(nèi)實測資料中選出若干場降雨、洪水過程,其雨型和洪水多呈單峰型,洪水起漲流量小,過程線光滑,然后推求凈雨量過程和分割洪水的地下徑流,是凈雨量等于直接徑流深,若不理想,應分析誤差來源,改正凈雨量計算,消除誤差,同時,不能改變原來的雨型[5-7]。
4.2.1 退水曲線的分析
要想計算出降雨到地面的直接徑流,首先要計算出退水曲線。一次降雨在流域出口斷面的流量是由不同水源元徑流成分組成,并因其運動路徑和受流域調(diào)蓄作用不同,使其出口斷面流量過程特征上也互有差異[8]。
地面徑流由坡面直接匯入河網(wǎng),運動速度快,形成的流量過程呈陡漲陡落。地下徑流是由滲透到潛水層的雨量緩慢流出,運動速度慢,匯流時間長,變化平緩,是洪水的退水尾部段的主體。壤中流出流過程的特征介于上述兩者之間。
在降雨產(chǎn)流量計算和流域匯流水源劃分中,有時把壤中流進一步劃分為兩部分:快速部分壤中流和地面徑流合成一起,稱為直接徑流;而比較慢速的部分則與地下徑流合并,統(tǒng)稱為地下徑流[9-11]。
要想把直接徑流和地下徑流分割出來,必須制作出它的退水曲線。本文選取五營站1969、1971、1972、1974、1978、1981、1985、2006等8年的最大洪水過程,制作出洪水的綜合退水曲線,見圖2。使退水曲線與流量過程線退水尾部重合,而流量過程與退水曲線的分叉點視為直接徑流終止點,即可用于分割各次洪水過程線,計算出直接徑流。
4.2.2 次洪徑流深計算
一般集水面積大的流域,可用日平均流量過程,常用的次總徑流深計算方法有平割法、蓄泄關系法、斜線分割法等[12]。
本文采用斜線分割法對五營站進行徑流分割。見圖3。由圖3所見,AC上部為直接徑流,下部為地下徑流,則取ABC面積作為本次洪水的直接徑流量,其徑流深R計算式為:
(3)
式中:Qi以m3/s計;A為集水面積以,km2;R以mm計。見表2,五營站以上徑流深計算統(tǒng)計表。方案的合格率為89%,為甲等方案。
表2 五營站流域以上暴雨徑流關系成果表
圖2五營站退水曲線示意圖
圖3五營站徑流分割示意圖
4.2.3 單位線分析
目前常用的單位線分析法主要有分析法(解析計算法)、試錯法等。
4.2.3.1 分析法
分析法適用于凈雨時段比較少,一般1~2h段。只有1h段凈雨時,只要將地面流量過程線上各時段末的流量乘以單位凈雨(10mm)與時段凈雨深之比(10/r),即可得出單位線。五營站1978年洪水單位線的計算實例統(tǒng)計表見表3。如有兩個時段凈雨時,要設法將兩段凈雨形成地面徑流過程分開,在用單個時段末流量乘以單位凈雨時段凈雨深之比,即可得出單位線。
表3 1978年五營站分析法推求單位線計算表
4.2.3.1 試錯法
已知地面流量過程,凈雨過程,假定一條單位線,帶入凈雨過程,求出地面凈雨過程,判別與已知地面過程是否相等,若與原假定單位線不等,再取兩者平均值的單位線,在重復上述步驟,直至兩單位線符合為止,計算實例見表4,五營站試錯法求單位線示意圖見圖4。
圖4 五營站試算單位線與假定單位線對比圖
4.3 單位線的應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以前手工制作預報方案、手工計算、手工預報都將一去不復返了。制圖、做表都采用計算機,使用的軟件有AutoCAD軟件、Arc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office辦公軟件,洪水預報采用中國洪水預報系統(tǒng),見圖5。
圖5中國洪水預報系統(tǒng)演示圖
4.3.1 方案的構(gòu)建
首先要選取站點,選取五營站,見圖6,然后更改站點信息,見把制作好的方案數(shù)據(jù)錄入計算機。
圖6 方案構(gòu)造示意圖
4.3.2 作業(yè)預報
方案構(gòu)建好后,就可以進行作業(yè)預報了。再根據(jù)每一場降雨的時段長、暴雨中心、降雨強度的不同選定適合的單位線,計算前期土壤含水量,加上基流,運行計算,就可以得出本次洪水的過程。見圖7。
圖7 五營站作業(yè)預報圖
本文介紹了單位線法在湯旺河上游洪水預報中的應用,以五營站為代表。詳細分析了流域的特性、河道特征、水文氣象特征,計算出降雨徑流深,制作退水曲線,從而推求出該站單位線。同時還介紹了單位線在中國洪水預報系統(tǒng)中的應用,目前的預報方法和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變,既方便又快捷,大大的提高了預報工作效率。為防汛安全、抗洪搶險、科學決策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
隨著經(jīng)濟、科技創(chuàng)新、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同時近年國家加大了對水利的投入,加大了對山洪災害防治的投入,建立了山洪災害防治預警系統(tǒng),使洪水預報技術和模型有很大的提高和改進。下一步工作還應加快對中小河流預報方案和分布式模型的研究,使其能推廣、大范圍的應用。
[1]朱保佑,袁明一. 用目標規(guī)劃方法解算單位線[J].水文, 1986(01):26-31,40.
[2]梁明貴,駱紅艷,蘇誠. 波羅電站施工期水情預報[J].四川水利, 2001(06):39-40.
[3]肖鵬,朱文才. 流域單位線的推求方法分析試錯法[J].吉林水利, 2010(09):52,55.
[4]翟家瑞. 流域單位線的推求方法-分析試錯法[J].水文, 1982(05):37-38.
[5]瞿思敏,包為民,嵇海祥,石朋. 抗差嶺估計在單位線推算方面的應用[J].浙江水利水電??茖W校學報, 2006(03):13-16.
[6]劉春山. 新沂河嶂沭區(qū)間匯流單位線的影響因素和適用條件[J].江蘇水利,2005(03):34-35.
[7]張云海. 安康水電站入庫洪水預報方案的研究[J].水力發(fā)電, 2000(11):12-14.
[8]陳其遠. 緊水灘水庫洪水預報方法與應用[J].四川水力發(fā)電, 2004(03):11-14.
[9]劉善海. 衢縣水文站洪水預報有關問題的探討[J].浙江水利科技, 1999(04):30-32.
[10]高雁,程銀才,范世香.流域瞬時單位線法中因次問題的商榷[J].人民黃河,2008(08):30-31.
[11]王健,孟慶玲.小流域匯流計算的動態(tài)單位線法[J].水利建設與管理,2003(03):77-79.
[12]賴良魁.時變地貌單位線方法在洪水預報中的應用[J].東北水利水電,2000(10):45-46.
1007-7596(2014)10-0186-05
2014-04-13
欒建(1982-),男,黑龍江佳木斯人,工程師;廖厚初(1981-),男,廣西柳州人,工程師。
TV12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