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梁佳 馬秀銀
頭顱彩超多普勒在腦梗死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觀察
田梁佳 馬秀銀
目的 利用頭顱彩超多普勒觀察腦梗死患者在治療前后癥狀變化, 探討其臨床效果。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觀察50例腦梗死患者顱腦血管的硬化程度、斑塊性質等, 然后對其治療前后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腦梗死患者顱腦內動脈硬化程度指標:左/右頸動脈末端平均流速、左/右頸動脈末端峰流速、左/右頸總動脈峰流速、左/右頸總動脈平均流速、左/右頸總動脈脈動指數等比治療前明顯降低,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腦梗死病情嚴重程度與患者顱內頸動脈硬化程度及斑塊性質有密切的關系。彩超多普勒是撿測頭顱腦梗死最為簡捷、有效的方法, 能起到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為腦梗死的臨床預防及早期診斷提供有效的依據。
頭顱彩超;多普勒;腦梗死
近年來, 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越來越高, 而且逐漸青年化, 它的發(fā)病率、致殘率以及死亡率非常高, 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腦梗死是心腦血管病的其中一種形式, 腦梗死的治療重在預防, 提前檢查, 一旦發(fā)現危險因素及時治療, 遏制其進一步發(fā)展。據有關研究表明, 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大動脈粥樣硬化以及頸動脈內斑塊有密切的聯系[4],本文主要探討彩超多普勒在腦梗死患者治療前后的檢查,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回顧性分析法, 隨機選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腦梗死患者, 男30例, 女20例,年齡45~80歲, 平均年齡(60.3±11.3)歲。對所有患者進行MRI檢查或CT檢查證實, 其中30例患者為單發(fā)性腦梗死, 20例患者為多發(fā)性腦梗死;所有患者的病程均在2周以內, 50例患者均經診斷均符合第四屆心腦血管疾病分類診斷標準;所有患均沒有急慢性肝腎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惡性腫瘤以及其他急慢性疾病等。
1.2 儀器 檢測儀器使用百勝AU5型彩色多普勒超聲儀,采用線陣探頭, 探頭頻率7.5 MHz。頭顱MRI 型號為美國GE新型1.5 T高場磁共振成像儀。
1.3 檢測方法 檢測前1 d囑咐患者洗頭, 但不要用任何護發(fā)品, 檢查時患者不能佩戴任何金屬飾品, 使患者取仰臥位,保持這個位置休息5 min之后再檢查, 使患者的顱腦置于頭顱表面線圈內, 下顎內收, 囑咐患者不要眨眼、不要有吞咽動作、屏住呼吸, 然后設置橫斷、冠狀或者矢狀切面掃描,并選擇其中一個方位作為基本掃描方位, 然后做質子、和T1、T2 加權像檢查;另外再選1個或者2個輔助掃描方位,只做T1加權像檢查;進行DWI像掃描, 分析患者早期梗死病變情況。
彩色多普勒超聲儀診斷, 受檢者取仰臥位, 休息5 min后檢查。充分暴露頸部, 沿胸鎖乳突肌外緣縱切掃查。觀察頸總動脈及其分叉處、頸內動脈及頸外動脈的走行, 依次觀察頸總動脈近、中段和遠端, 至分叉處探測頸內及頸外動脈,縱切掃查后沿血管走行橫切掃查。彩色多普勒觀察整個管腔和血流動力學情況。
1.4 觀察指標 頸動脈內-中膜厚度≥1.0 mm為內-中膜增厚, 局限性內-中膜增厚≥1.5 mm定義為斑塊。多普勒超聲觀察患者腦部血流的充盈程度, 管腔有無狹隘及梗塞,觀察血流收縮期峰值流速、平均流速、脈動指數以及阻力指數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0例腦梗死患者經過經過治療后, 再做頭顱彩超多普勒檢查時, 發(fā)現患者的左/右頸動脈末端平均流速、左/右頸動脈末端峰流速、左/右頸總動脈峰流速、左/右頸總動脈平均流速、左/右頸總動脈脈動指數等指標明顯比治療前明顯降低,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體數據分析見表1。
表1 頭顱彩超多普勒在腦梗死患者治療前后指標顯示( x-±s)
腦梗死作為一種致殘致死率極高的危險疾病, 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 預防和早期治療腦梗死是臨床醫(yī)學非常關注的話題, 腦梗死主要在腦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基礎上, 在血流緩慢、血壓偏低的情況下, 血液的形成附在動脈內膜上, 而形成的血栓癥狀。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失語、運動不靈、言語不清、眩暈、大小便失禁等不良現象, 部分患者會伴有意識消失或輕度認知障礙等。
對腦梗死患者進行頭顱彩超多普勒檢查, 了解患者的顱外斷動脈的結構變化情況, 盡早發(fā)現粥樣硬化斑塊, 觀察斑塊的大小、形狀以及性質, 準確判斷腦梗死灶的變化情況,及時了解患者腦部血流信息, 確定病情后應該盡快治療, 以便病情嚴重后造成嚴重的后果。一般情況下腦梗死與IMT增厚有一定的聯系, 其動脈粥樣硬化時病變可以顯示在超聲顯示儀上。據研究表明, 腦梗死組患者的管腔中易形成重度狹窄現象, 另外還可能出現軟斑、硬斑與潰瘍斑突出等情況,這些情況在頸總動脈分叉處與頸內動脈起始段最為常見, 其與血流動力學有一定的關系。由于血液比較稠, 血液在流動過程中容易發(fā)生碰撞, 受到損壞, 從而降低血流的速度, 導致頸動脈內膜上斑塊增加, 從而形成血栓現象, 隨著病情的加重, 斑塊和內膜增厚情況越來越嚴重, 甚至出現斑塊破裂的現象, 在血流的沖擊下潰瘍斑脂質及軟斑極其容易形成脫落栓子, 導致腦梗死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 彩色多普勒超聲可以比較準確的檢查出斑塊的性質、大小、部位及頸動脈硬化程度等, 然后對其病情進行評估, 對疾病具有預測作用, 此次研究中50例患者, 治療前后進行的頭顱彩超多普勒檢查, 治療后與治療前的頸總動脈情況據較大的區(qū)別, 治療后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的數據。頭顱彩超多普勒是一種比較簡捷、有效的檢測方式方法, 能對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為腦梗死的臨床預防及早期診斷提供有效的依據, 值得推廣應用。
[1] 王曉霞,楊明,郭海峰.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硬化斑塊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觀察及臨床價值.武警醫(yī)學院學報, 2010,19(10):168-169.
[2] 王素英,楊新蘭.68例腦梗死患者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臨床效果觀察.首都醫(yī)藥, 2014(10):24-26.
[3] 李翠玲.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腦梗死患者頸動脈60例臨床觀察.中國醫(yī)藥指南, 2009,7(24):12-14.
[4] 胡一峰.進展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分析.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0,30(12):165-168.
2014-08-01]
467000 平煤集團一礦醫(y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