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鋒 由春玲 任家庚 高洪波
彩色B超引導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的臨床研究
文鋒 由春玲 任家庚 高洪波
目的 探討彩色B超引導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手術治療腎結石的療效及應用價值。方法選擇本院收治的腎結石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對照組在普通B超引導下行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手術治療, 觀察組在彩色B超引導下行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手術治療, 觀察兩組治療情況。結果 觀察組一次性通道建立率高, 手術時間短, 結石清除率高于對照組, 經統(tǒng)計學分析,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發(fā)生一過性出血和嚴重出血情況均少于對照組, 經統(tǒng)計學分析,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彩色B超引導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手術治療腎結石一次性通道建立成功率高, 縮短手術時間, 結石清除效果好, 減少手術出血發(fā)生, 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彩色B超;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腎結石
腎結石屬于泌尿外科的常見疾病和多發(fā)疾病, 本病起病隱匿, 可反復發(fā)作, 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以往臨床上主要采取體外沖擊波碎石的方法進行治療, 但是對于多發(fā)結石常無法清除干凈, 傳統(tǒng)的開放性手術則對患者的損傷較大, 部分患者難以接受[1]。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發(fā)展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手術在臨床上廣泛開展, 具有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等特點, 目前已成為了治療較大腎結石或者復雜性腎結石的首選方案, 但是出血仍是該術式最為常見也是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 部分患者可能會導致腎切除或者死亡[2]。本院采用了彩色B超引導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手術治療腎結石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治療的腎結石患者60例, 按照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各30例, 所有患者均表現為腰背部酸脹、腎絞痛、可見血尿, 均經B超、尿路平片、泌尿系CT、靜脈腎盂造影確診[3]。其中觀察組男21例, 女9例, 年齡39~71歲, 平均年齡(59.77±5.16)歲, 其中單發(fā)結石患者11例, 多發(fā)結石患者19例;對照組男22例, 女8例, 年齡34~72歲, 平均年齡(59.63±5.21)歲, 其中單發(fā)結石患者10例, 多發(fā)結石患者2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結石情況等一般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彩超引導進行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手術治療, 患者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滿意后, 取截石位,行患側輸尿管逆行插管注水造成人工腎盂積水, 改為健側臥位, 使用彩色B超進行定位, 選取腎臟無血管或者少血管區(qū)域行腎穿刺造瘺手術建立經皮腎通道, 穿刺點選擇第11肋間或者12肋下和腋后線或者腋中線的交界, 同脊柱近垂直的方向進針后置入導絲、擴皮并用經皮腎鏡鞘置入腎集合系統(tǒng)后插入安全導絲, 使用Wolf李迅腎鏡通過鏡鞘進入到腎內尋找結石。將碎石探針抵住結石直接進行碎石, 快速的將結石擊碎, 反復查看是否有碎石殘留, 在腎鏡下放入F6雙J管,確定其遠端是否達到膀胱后再由腎鏡鞘放入F20腎造瘺管,術后留置造瘺管3~6 d, 雙J管置入4~6周。
對照組:采用在普通B超引導下進行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手術治療。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一次性通道建立情況、手術時間和結石清除情況。記錄兩組發(fā)生一過性出血和嚴重出血的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 SPSS15.0軟件分析, 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據對比采取χ2檢驗, P<0.0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 差異具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出血情況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出血情況比較[n(%), ml]
腎結石屬于泌尿外科的常見病, 長期的治療方法不當或者是延誤治療容易導致患者發(fā)生尿毒癥, 嚴重的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以往在臨床上采取開放性手術治療, 但是近年來隨著經皮腎鏡碎石手術的開展已經逐漸取代開放手術, 而開展微創(chuàng)手術成功的關鍵在于如何確保定位于目標穿刺的準確性。傳統(tǒng)的方式是通過影像學設備引導定位, 以往采取X線或者普通黑白B超, 但是X線僅能夠提供某一角度集合系統(tǒng)重疊固定的平面圖像, 缺少三維的立體信息, 同樣也不能夠反映出腎實質的厚度和穿刺路徑的解剖結構, 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屬于盲穿, 出血的風險性較大;而黑白B超則由于分辨率低、對于穿刺器械的顯示效果差等也限制了其在臨床上大力的推廣使用[3,4]。
本院最新結合了彩色B超應用在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手術治療腎結石的過程中, 彩超具備的優(yōu)勢較大, 既可以減少射線的輻射對患者傷害, 同時能夠減少了移動體位所帶來的誤差, 在手術的過程中也可以讓醫(yī)師隨時掌控圖像的信息,準確的顯示出解剖的結構域導絲置入的過程, 可以最大限度確保置管成功[5]。此外, 通過彩色B超進行監(jiān)控能夠有效地顯示出穿刺區(qū)域血管和血流, 在穿刺過程中能夠避開血管, 有效的減少了手術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出血情況[6]。在穿刺過程中我們總結到應遵循寧淺勿深原則, 防止穿透腎盂引發(fā)出血與漏尿, 同時在碎石的過程中注意鏡體的動作不宜擺動過大, 防止腎實質、腎盞出現損傷與撕裂傷, 因此要注意盡可能的動作輕柔。本研究顯示, 觀察組一次性通道建立率高, 手術時間短, 結石清除率高于對照組, 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發(fā)生一過性出血和嚴重出血情況均少于對照組, 經統(tǒng)計學分析,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采用彩色B超引導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手術治療腎結石一次性通道建立成功率高, 縮短手術時間, 結石清除效果好, 減少手術出血發(fā)生, 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1] 王眾.彩超引導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多發(fā)腎結石9例效果研究.吉林醫(yī)學, 2009,30(5):418-419.
[2] 單詩山,吳邦騏,李洪霞,等.彩超引導在經皮腎鏡取石術中的臨床價值.航空航天醫(yī)藥雜志, 2009,20(9):31.
[3] 安瑞華,甘秀國.經皮腎鏡取石術的有關問題.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0,31(8):509.
[4] 楊立,馬鳳巧.彩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微造瘺聯合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療效觀察.山東醫(yī)藥, 2011,51(22):57-58.
[5] 孫富國,張愛群,王昭英,等.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探討.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 2010,8(2):111.
[6] 陳雪松,潘衛(wèi)兵,金巖,等.超聲引導下微通道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 2010,4(1):305-307.
2014-03-13]
513400 連州市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