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秀印
舌側正畸對患者口腔功能和美觀的影響分析
殷秀印
目的 對舌側正畸給患者口腔功能與美觀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錯頜畸形患者58例, 隨機分為兩組, 對照組28例接受傳統(tǒng)唇側正畸非拔牙治療, 觀察組30例接受舌側正畸治療,對比兩組不適情況及美觀影響程度。結果 觀察組美觀影響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各時段口腔中軟組織不適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前28 d進食不便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語言障礙前7 d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患者行舌側正畸治療時, 在前2個月對患者進食與發(fā)音有較大影響, 然而舌側正畸給患者美觀造成的影響較小,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舌側正畸;口腔功能;美觀
舌側正畸因?qū)颊呙烙^影響相對較小, 因此在臨床牙齒矯正中應用日益廣泛。為對舌側正畸給患者口腔功能與美觀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 作者選取本院于2011年4月~2013年5月收治安氏類牙列擁擠患者58例, 隨機分組后對照組接受傳統(tǒng)唇側正畸非拔牙治療, 觀察組接受舌側正畸治療,其中觀察組美觀影響程度較小,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1年4月~2013年5月收治錯頜畸形患者58例, 其中男 35例, 女23例, 患者年齡為21~46歲, 平均為(29.4±6.8)歲;所有患者均為安氏I類標準以下, 且不需進行拔牙治療;中度牙列擁擠40例, 輕度牙列擁擠18例, 所有患者雙側顳下頜關節(jié)中無壓痛感, 口型與口腔開口度均完全正常。將58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對照組28例, 觀察組30例,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牙列擁擠情況、下頜與下牙突出情況等基本資料方面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可展開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唇側正畸非拔牙治療, 觀察組采取舌側正畸治療, 具體為:精確印模并進行模型灌制, 根據(jù)CLASS系統(tǒng)對舌側托槽進行準確定位, 對舌側托槽中部分托盤進行制作, 對下頜舌側托槽進行間接粘接, 在前2個月用0.030 cm NiTi弓絲彎制作初始弓型, 之后依次使用0.030 cm澳絲、0.041 cm澳絲與0.041 cm×0.056 cmTMA弓絲對牙齒轉矩度與軸側進行精細調(diào)整, 利用0.036 cm澳絲對上下頜進行頜間牽引, 使之完好咬合[1]。
1.3 觀察指標 在粘接托槽當日, 7 d、28 d與56 d進行復診,利用VAS, 根據(jù)10個影響等級, 使患者自己評估美觀影響情況、語音影響程度、口腔中軟組織不適感和進食困難情況。評分越高, 說明患者口腔功能與美觀受影響程度越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展開統(tǒng)計學分析, 用( x-±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對組間數(shù)據(jù)展開t檢驗,組內(nèi)數(shù)據(jù)展開χ2檢驗, 當P<0.05時, 二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對比, 觀察組美觀影響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各時段口腔中軟組織不適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前28 d觀察組患者進食不便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8 d后得到緩解;觀察組語言障礙前7 d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7 d后得到緩解。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口腔功能與美觀受影響程度s, 分)
表1 兩組患者口腔功能與美觀受影響程度s, 分)
調(diào)查時間組別口腔內(nèi)軟組織不適感進食不便語言障礙程度美觀影響程度當日對照組3.01±1.010.82±1.130.87±0.546.81±1.23觀察組3.58±1.053.64±1.853.15±0.740.32±0.29 7 d對照組4.18±1.530.61±0.890.52±0.644.87±1.68觀察組5.61±1.623.12±1.673.11±1.940.21±0.15 28 d對照組1.47±1.250.33±0.670.26±0.473.59±1.64觀察組2.56±1.291.63±0.940.71±0.830.08±0.17 56 d對照組0.64±0.870.37±0.620.07±0.293.19±1.54觀察組1.05±1.011.09±1.240.42±0.350.11±0.28
成人正畸已成為臨床口腔正畸治療新患者群[2]。與兒童正畸患者不同, 成人正畸患者對美觀要求更高, 75%左右成人正畸患者均是出于美觀追求接受正畸治療[1]。然而一直以來, 成年人群中牙齒矯正未得到大面積推廣, 這是因為傳統(tǒng)固定矯正器在治療時會暴露在外, 給患者外觀造成較大影響[2], 因此許多患者更希望采取不會對外形美觀造成重大影響的方法展開面形矯正治療。舌側正畸可在保證與傳統(tǒng)治療方法相同治療效果基礎上, 滿足患者對治療中美觀的要求,因此已成為現(xiàn)代臨床牙齒矯正重要發(fā)展趨勢。
舌側正畸技術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是對患者口腔功能有較大影響。在患者口腔內(nèi)置入矯治器后, 常會給患者舌體造成痛感, 引發(fā)局部潰瘍、疼痛或腫脹現(xiàn)象, 導致患者出現(xiàn)發(fā)音不清、進食困難等口腔功能障礙問題, 從而使患者恐懼正畸治療, 而這些不利影響與醫(yī)師操作水平和所用器械制作的精良程度有直接聯(lián)系[3]。同時, 因為實施舌側正畸治療時對醫(yī)師本人專業(yè)知識要求較高, 排牙試驗與對托槽進行定位等操作復雜, 醫(yī)師椅旁治療時間相對較長、費用較高等諸多原因, 導致舌側正畸技術還有待進一步改進與推廣。
在本組研究中, 觀察組美觀影響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各時段口腔中軟組織不適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前28 d進食不便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語言障礙前7 d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充分說明, 患者行舌側正畸治療時, 在前2個月對患者進食與發(fā)音有較大影響, 然而舌側正畸給患者美觀造成的影響較小, 因此必然會成為成人正畸治療主要發(fā)展趨勢。
[1] 王曦, 李玉民, 徐寶華.拔除4個第1雙尖牙的舌側正畸治療.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 2010,18(6):420-422.
[2] 孟秋菊, 張進, 王磊昌.舌側正畸治療中牙釉質(zhì)脫礦的臨床觀察及預防措施.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3,22(4):478-479.
[3] 張瑾, 吳雯, 等.成人雙頜前突患者舌側正畸的X線頭影測量分析.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0,19(4):552-554.
455000 河南省安陽地區(qū)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