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批評有“辣味”?
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克服和避免“怕”的思想、“繞”的現(xiàn)象、“空”的問題,多一點“辣味”,是專題民主生活會開出質量和水平的關鍵。如何才能使批評有“辣味”?本期刊出八篇短文,供大家參考。
中央精神是指針。圍繞為民務實清廉主題 貫徹好“四句話”總要求 始終聚焦“四風”突出問題 認真落實“三嚴三實”要求 堅持高標準、高質量 堅持問題導向 推動黨員干部在思想認識上得到提高 在工作作風上明顯轉變。
自我批評是基礎。有了自我批評做基礎 別人的批評才能聽得進去。特別是領導干部和“一把手” 要把自己擺進去 主動剖析自己、深刻反省自己 對于自己在“四風”方面的缺點和錯誤 進行自我批評 形成開展批評的良好氛圍。
嚴格要求是關鍵。要強調黨內(nèi)生活的嚴肅性 把《黨章》作為衡量正誤的重要標準 對照黨的紀律、群眾期盼、先進典型 對照改進作風要求 在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上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要加強督導檢查 嚴格把關 堅持較真 不能失之于寬、流于形式。
治病救人是原則。把批評的動機和效果結合起來 廣泛發(fā)揚民主 打破一切顧慮 暢所欲言 允許提出不同意見 允許保留不同意見。對查擺出來的問題 區(qū)別情況、對癥下藥 對作風方面存在問題的黨員、干部進行教育提醒 對問題嚴重的進行查處 對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
切實改正是根本。解決問題才是硬道理、才有說服力。要解決聯(lián)系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的問題 對“三難”問題 對特權病、冷漠病、懶散病等一個一個加以解決 在解決問題中增強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
(吳仕良)
要消除思想顧慮。敢于亮丑 嚴于解剖自己 是自我覺悟的表現(xiàn) 是進步的開始 得到的是組織和周圍同志的贊許和肯定 善意地、實事求是地指出他人的缺點和錯誤 是關心和幫助同志的善舉 得到的是同志的理解和感激 虛心地接受別人的批評 展示的是自己的寬廣胸懷和知錯就改的勇氣 得到的是進步和信任。
要把握正確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要以增進團結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與人為善 治病救人 在提高認識、統(tǒng)一思想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 堅決防止摻雜個人恩怨、搞誣陷攻擊泄私憤。要以改進和推動工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實事求是 找準黨員和黨組織中存在的影響執(zhí)政能力建設、影響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要以提高黨員素質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通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引導和激勵黨員增強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 講黨性 講原則 講真話 講實話 自覺經(jīng)受嚴格的黨內(nèi)生活鍛煉 自覺增強黨性修養(yǎng)。
領導干部要帶好頭。真誠地亮出自己的缺點和問題 亮出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誠心誠意聽取批評意見 干部和群眾才能打消顧慮、敞開心扉、真心實意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閆巖)
批評唯有動真格、較真勁、用真功 真正體現(xiàn)戰(zhàn)斗性 才能有“辣味” 且“辣味”才更足、更持久 才能收到讓黨員干部紅臉、出汗、治病的效果。
敢于動真格,批評才能有“辣味”。批評不是“整人”而是“正人”。只有“敢”字當頭 掏心見膽 一針見血 不留情面 直言其過 直點要害 做到矛盾面前不回避、問題面前不嘴軟、黨紀面前不變通 批評才能彰顯“辣味” 才能有效祛除思想上的“寒氣”。
勇于較真勁,批評“辣味”才更足。要善于開展批評 樂于接受批評 勇于和“四風”較勁、跟自己“較勁” 敢于喊出“向我開炮” 自覺離開“位子” 拋開“面子” 亮丑揭短 解剖自己 亮思想、講問題、擔責任、改不足 真正觸及思想和靈魂 并自覺接受批評 其他同志就會打消顧慮 自覺跟上來 照著做 見人、見事、見思想 把“四風”問題找準、找全 找出原因 這樣的批評“辣味”才更足。
善于用真功,批評“辣味”才持久。對待有“辣味”的批評,要有“聞過則喜”的態(tài)度,下真功夫思考改進的辦法,才能在思想上警醒起來、在行動上自覺起來,主動從自身找原因、從主觀找不足,通過健康的思想交鋒,看一看自己到底錯在哪里,想一想改進提高的辦法,讓“辣味”辣出體會、辣出精神、辣出行動、辣出成效。
(5)資產(chǎn)質量。商業(yè)銀行主營信貸業(yè)務,其是銀行主要的資金運用渠道,貸款質量的高低會影響商業(yè)銀行自身的價值和信用風險,因此引入不良貸款率(XNP)來衡量銀行資產(chǎn)質量。
(張欣)
有病不該諱疾忌醫(yī) 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就是“無病早防 有病早治”。對此 正確的態(tài)度是——“吃藥”不怕苦、“打針”不怕痛。
自我批評 就是主動“問醫(yī)用藥”。這其間 工作作風上的毛病 可以“口服中藥” 以還原“人民公仆”之本色 而如果有“權錢交易” 那就得痛下決心“切去腫瘤”。須記住 做官就別想著發(fā)財 想發(fā)財就別來做官。
批評別人“打電筒” 同樣是需要勇氣的。要開誠布公 不繞彎子 不留面子 要出于公心 一是一、二是二 不為“整人” 旨在“救人”。
反過來 一個地方或一個單位 領導班子成員之間平素里“大哥二哥” 民主生活會上“只栽花 不栽刺” 那就表明這個班子已“病得不輕” 更需要“真刀真槍 炮火連天 硝煙彌漫”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唯有如此 才能“痛苦著 也健康著” 這才是黨員干部之幸、人民之福。
(張傳發(fā))
要讓批評“辣味”十足 首要是認識“辣”的益處 在態(tài)度上保持“辣味堅決”、行動上自覺接受“辣味”批評 誰的批評“辣味”足就從心底里歡迎誰、親近誰 真正以“不怕辣”“辣不怕”的勁頭 追求“怕不辣”的思想境界。
“辣味”足不足 能不能“辣”到自己是關鍵。對自己不“辣” 就更不能“辣”到他人 結果只能是不紅臉、不出汗、不排毒。要“辣”到自己 首先要有自揭傷疤、自戳痛處的勇氣 讓人看到自我批評的誠意。還要做到“辣而不上火” 不將“批評”變“批斗” 不把同志變敵人 通過批評“辣”出健康、“辣”出團結 形成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良好局面。 (陸敏)
查擺問題要有“爆辣味”的勇氣。“雨過地皮濕”是形式主義 所以要敢于主動“碰辣、出汗” 要敢于自揭傷疤、自戳痛處、自查舊賬。通過消除顧慮主動找、落實談心幫助找、開門納諫基層找、掛出信箱征求找等深入查擺問題 確保把問題查出來 主動把缺點擺出來。
自我批評要有“辣不怕”的決心。針對自身的問題 要敢于“卸裝” 敢于面對 讓自己顯出真容、露出真跡 不要怕承認自己的錯誤,痛定思痛,只有不斷“接種疫苗”,自身的免疫力才會大大提高,再犯錯的機率就會大大減少。從而真正觸及思想和靈魂 達到“在靈魂深處鬧革命”的目的。
相互批評要有“不怕辣”的胸襟。要正視批評中的交鋒、碰撞 把批評當作關心、提醒 當成促使自己進步的“良藥”。同時 批評別人要出于公心 堅持以黨性為標尺 堅決不做“老好人” 做到有話敢說 有話直說 有話不胡說 從而使同志受到深刻教育。
(張鋒)
“一把手”要帶好頭。要不為人情、關系所累 不為私心所困 帶頭打消班子成員思想上的疑慮 克服和避免“怕”的思想、“繞”的現(xiàn)象、“空”的問題。
防止以工作問題代替“四風”問題。要從“四風”問題切入 講出自身和班子及成員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對照檢查材料要親力親為 “見事見人見思想 做到真深實 杜絕假大空”。
做好會前談心交心?!耙话咽帧币c班子成員談 班子成員之間要相互談 督導組要與班子成員談 要談通談透要掏心窩 要觸及思想靈魂 要達成共識。
學習借鑒蘭考縣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的經(jīng)驗做法高標準 嚴要求 真正起到“紅紅臉、出出汗、鼓鼓勁、加加油”的效果。
(王正強)
以往一些地方和單位的民主生活會 以客套話開頭、奉承話居中、希望話結尾 或者是對上級放禮炮、對同級放啞炮、對自己放空炮 批評與自我批評異化為“表揚與自我表揚”。這時的民主生活會 就完全流于形式 丟掉了黨性原則。這次 中央強調民主生活會要多點“辣味” 正是針對這種問題的。
自我批評帶點“辣味” 能夠把過去不好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甩掉 提升自我 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 真正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批評同志帶點“辣味” 體現(xiàn)的是共產(chǎn)黨員的魄力 是同志間的真誠 是一種負責任的態(tài)度 能避免“舊問題”的延續(xù)和“新問題”的萌生。
因此 在民主生活會上 應該讓“辣味”還原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原本面貌 讓每個黨員干部都能紅紅臉、出出汗真正扶正祛邪、除弊去垢。
(王文奇)
book=30,ebook=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