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3-0113-02
英語是一門語言課程,語言最主要的功能是用來交流思想。因此,語言又是一種交際的工具。中學英語素質(zhì)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交際的興趣,在教材編排中就是以交際功能為主要線索,豐富多彩地分布于各個單元。同時,考慮了思想、情景、話題以及英美文化等,它把外語教學過程變成了言語交際過程,在適當?shù)恼Z言情景和適當?shù)慕浑H情景中恰當?shù)厥褂谜Z言,加強口語對話(會話)活動,使學生感受到運用所學語言成功達到交際目的后的愉悅。更為有益的是除語言本身外,一些單元如“在農(nóng)場勞動”“問路”“打電話”等內(nèi)容里,滲透了對人的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能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勞動;講文明、懂禮貌、會購物、會問路……潛移默化地提高了自身家質(zhì)。在高中英語教學之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最為重要。當代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說:“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一個根本問題,如果學生具備了學習能力,學習起來就不困難了?!备咧杏⒄Z教學根本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
1.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是一種語言學習,語言交流。聽、說是高中學生學習英語重要的一個方面。因此,在教學中要抓好聽、說能力之培養(yǎng)。
2.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全日制高中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 “起始階段以后,在繼續(xù)發(fā)展聽說能力的同時,要重視培養(yǎng)讀寫能力:教師應逐步引導學生進行不同內(nèi)容的閱讀訓練?!痹诖罅ν菩兴刭|(zhì)教育的今天,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英語學科素質(zhì)教育的重點工作之一。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英語閱讀習慣呢?其一,只有有意培養(yǎng)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要在初中階段就著手進行。其二,培養(yǎng)要有方。從初一開始,就要使學生養(yǎng)成天天堅持閱讀一段時間的好習慣,培養(yǎng)閱讀時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視讀、心讀的習慣。但要更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故事情節(jié)時,抓中心思想,抓指代人物和時間線索的能力及查讀與略談的能力,等等。
3.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思維能力是其它各種能力的核心。學生學習任何一門功課都會有質(zhì)疑或問題,英語學科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人手:其一,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口不離詞,詞不離句,盡量用英語教學,因為學生受漢語的語言影響,要形成或扭轉一門語言思維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當然,英語教材的編排倒是順應了培養(yǎng)語言思維的規(guī)律,基本上課課有質(zhì)疑或問題。這樣,就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思維環(huán)境。教師要和學生同時進行思維的活動,提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進行說明、解答,并不時地糾正學生的語言錯誤。久而久之,就會出現(xiàn)一種固定的語言思維模式。其二,在英語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熱情和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當好“表演者”和“導演”,能聲情并茂地與學生一道扮演有關角色。這樣,就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思維活動。
4.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自學是獲取知識的源泉。課前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如果能做到課前預習,就會讀準生詞,了解生詞詞性;掌握了解句型,掌握短文中的重點詞匯與短文概況。就會帶著問題去聽課,去學習。哪些句型好說,聽得懂,哪些句子不好說,聽不懂,哪些短文好理解,哪些不好理解,只要與書本、與教師進行對比,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培養(yǎng)學生語言活用能力。一是以點帶面組詞法。在單詞和句子中間有一座橋梁,那就是詞組組詞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句子的表達,也就是說直接影響學生的交際能力的發(fā)揮,如筆者拿一個藍色的書包問: “What's this?”學生答: “a bag.”接著問: “What colour is it?”學生答:“It's blue.”這時,教師順水推舟地說:“Yes. l think it's a blue bag.Who can make a mew phraseg ?”悟性高的學生就會受到啟示,能組出“a nice bag,a small bag.”等等。小小的成功會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不會組詞的學生也會認真聽,積極思考。二是補充擴展對話法。在英語教學之中,可以開展補充擴展對話。如高二英語課,可讓學生在對話的基礎上,每人寫一篇關于一家人一天活動的故事,然后將自己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這就使原本生硬的對話更貼近生活,學生的語言不再是鸚鵡學舌,而是教師的精心組織下通過課堂活化的、真實的生活語言。因此,應把英語教學的重點放在英語交際能力上,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成績。高中階段,學生還處在青年時期,智力開發(fā)和能力培養(yǎng)是大有潛力的。教師要根據(jù)自己所任教學科的特點,對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制定出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和要求,使每一個學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最有效的培養(yǎng)。
長期以來的教育教學,一直受舊有的落后的傳統(tǒng)觀念之影響,沒有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應是教學的“主導者”,即平時所比喻的當好“導演”,學生才是“演員”。當然,教與學是對立與統(tǒng)一的,兩者互為促進。在教學之中應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下,主動學習,自覺學習,和諧共處,相互促進。
(責任編輯 易 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