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
本文遠離傳統(tǒng)寫法,將歷史故事用童話展開,以琵琶作為主人公,給昭君出塞這個熟悉而悲傷的故事注入了新的思想與活力。童話的構(gòu)思,讓原本熟悉的內(nèi)容染上了不同尋常的色彩,這是作文出新的一種有效技法。
對比手法的返用和人物動作的刻畫恰到好處。如開篇的文字:“我是一把好琵琶,和我的主人一樣絕世無雙”,卻“就這樣終日偎依在一個普通而貌美的宮女身旁”,寥寥無筆,就蕩起了誘人的懸念。文中皇帝的“急切”與昭君的“坦然”也對比突出,人物個性鮮明。
我是一把好琵琶,和我的主人一樣絕世無雙。有光滑如鏡的質(zhì)地,精美絕倫的妙音,我就這樣終日偎依在一個普通而貌美的宮女身旁。
當(dāng)她輕暖的手臂把我攬入她的懷抱,我透過她的淡妝,看到了美麗面龐中隱藏著的淺淺憂郁。她很少說話,但我能從她的手指柔柔的撫動中感觸到她的凄然內(nèi)心。宮外,是她想要的生活,那里有藍藍的天,淡淡的云,青青的草,漫天飛舞的蝶。而高高的宮墻,把那一切的美好隔離在遙遠的世界里。有的只是冰冷的雕欄(
我記起了那個貪婪歹毒的畫師,當(dāng)他看到唯擁有一把琵琶的她的時候,臉一沉,寥寥幾下粗糙的筆墨,便輕易地掩住了她的美麗。結(jié)果不言而喻,她默默地伴著我,開始了漫長的孤寂生活。
我有心里呼喊:“昭君,你千古的美麗怎能被埋沒啊?你為什么不放下高潔,給那丑陋的畫師施舍一點銀兩呢?你卻只知緊緊地咬著嘴唇沉默?!?/p>
當(dāng)邊境狼煙四起,朝廷束手無措的時候,一個黃門太監(jiān)拿著皇帝的詔書匆匆來到后宮。文官費盡了口舌,(
皇帝見到她的那一刻,憤然下令把那名畫師斬立決。她握著我,手一緊。
“真的決定要去嗎?”皇帝急了。
“是的!”昭君坦然地說。
“邊疆的荒涼,遠離家鄉(xiāng)的痛苦,你能忍受?”
“是!”她的言語多( “留下吧,皇帝不是已經(jīng)答應(yīng)派另一個女子去和親嗎?”我再一次深情地吶喊。可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她的主意,我知道,她愿意用柔肩去承擔(dān)這份歷史的重擔(dān),愿意用她美麗的春風(fēng)去化解大漠的重冰。 風(fēng)沙卷地,疾速呼嘯,吹亂了她的鬢發(fā),昭君卻像個翩翩然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堅毅地款款而行。一聲“走了”雖然說很輕,卻又忍不住一次次回頭看看家鄉(xiāng)的山水城郭,還有那路邊送行的百姓。上馬車的那一瞬間,心冷如冰,大漠( 我是昭君最親近的朋友,我會永遠地陪著主人。我要用最美的聲音,讓她過上幸福的生活。 如何減少100字 文章是為了表現(xiàn)昭君的義舉和她為國民所作的貢獻,所以在精簡的時候可以把昭君在宮內(nèi)的苦難生活減縮一點,也就是把文章的第二段刪去或簡略一些,這樣既不影響昭君的光輝形象,也不會影響主題的表達,反而會使文章的脈絡(luò)更加清晰,內(nèi)容也更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