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輝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
春
□穆 旦
綠色的火焰在草上搖曳,
他渴求著擁抱你,花朵。
反抗著土地,花朵伸出來,
當暖風(fēng)吹來煩惱,或者歡樂。
如果你是醒了,推開窗子,
看這滿園的欲望多么美麗。
藍天下,為永遠的謎迷惑著的
是我們二十歲的緊閉的肉體,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鳥的歌,
你們被點燃,卻無處歸依。
呵,光,影,聲,色,都已經(jīng)赤裸,
痛苦著,等待伸入新的組合。
(選自《穆旦詩全集》)
1.如何理解這首詩的主題?
答:
2.“綠色的火焰在草上搖曳,他渴求著擁抱你,花朵?!狈治鲞@個詩句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含義。
答:
3.全詩共兩節(jié),試概括每節(jié)詩表達的意義。
答: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
地之子
□李廣田
我是生自土中,
來自田間的,
這大地,我的母親,
我對她有著作為人子的深情。
我愛著這地面上的沙壤,濕軟軟的,
我的襁褓;
更愛著綠絨絨的田禾,野草,
保姆的懷抱。
我愿安息在這土地上,
在這人類的田野里生長,
生長又死亡。
我在地上,
昂了首,望著天上。
望著白的云,
彩色的虹,
也望著碧藍的晴空。
但我的腳卻永踏著土地,
我永嗅著人間的土的氣息。
我無心于住在天國里,
因為住在天國時,
便失掉了天國,
且失掉了我的母親,這土地。
(選自《李廣田詩選》)
1.你怎樣理解“我無心于住在天國里……且失掉了我的母親,這土地”這幾句詩的含義?
答:
2.“在這人類的田野里生長,生長又死亡”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答:
3.本文與《我愛這土地》在主題、寫法上有何相同、不同之處?
答: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
邊界望鄉(xiāng)
□洛 夫
說著說著
我們就到了落馬洲
霧正升起,我們在茫然中勒馬四顧
手掌開始生汗
望遠鏡中擴大數(shù)十倍的鄉(xiāng)愁
亂如風(fēng)中的散發(fā)
當距離調(diào)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遠山迎面飛來
把我撞成了
嚴重的內(nèi)傷
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叢凋殘的杜鵑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塊“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這時
一只白鷺從水田中驚起
飛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來
而這時,鷓鴣以火發(fā)音
那冒煙的啼聲
一句句
穿透異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燒得雙目盡赤,血脈賁張
你卻豎起外衣的領(lǐng)子,回頭問我
冷,還是
不冷?
驚蟄之后是春分
清明時節(jié)該不遠了
我居然也聽懂了廣東的鄉(xiāng)音
當雨水把莽莽大地
譯成青色的語言
喏!你說,福田村再過去就是水圍
故國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來的仍是一掌冷霧
1979年3月
(選自《洛夫詩歌全集》)
1.如何理解“杜鵑”“白鷺”“鷓鴣”三個意象?
答:
2.本詩采用了哪三種藝術(shù)手法?
答:
3.詩句“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叢凋殘的杜鵑/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塊‘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表達了什么意思?
答:
四、比較閱讀《沁園春 長沙》和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
沁園春 雪
□毛澤東
北國風(fēng)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nèi)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
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裝素裹,
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
稍遜風(fēng)騷。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shù)風(fēng)流人物,
還看今朝。
1.《沁園春 雪》中的“風(fēng)流人物”與《沁園春 長沙》中的“同學(xué)少年”能否指同一類人?由此可見,《沁園春 長沙》上、下闋是一種怎樣的關(guān)系?
答:
2.這兩首詞在內(nèi)容和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