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鴻群
【關鍵詞】化學教學 快樂課堂
素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6A-
0027-02
如何讓學生在快樂、多樣的課堂形式中獲取知識呢?作為課堂氣氛的總“調劑師”,我們應順應學生的“口味”,讓課堂形式新穎、課堂氣氛輕松、教學手段趣味化、教學內容生活化,否則就無法走出課堂教學“只有自己一個人精彩,學生全部睡趴”的尷尬局面。下面筆者談幾點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快樂學習方法。
一、課前積累硬性素材
每一節(jié)好的課堂教學,都離不開教師課前的大量準備和積累。首先是教師知識面的儲備。教師能否把一節(jié)課上得精彩,能否把學生吸引住,能否激發(fā)起學生對本學科的濃厚興趣,并讓學生學得快樂,絕不是僅僅靠專業(yè)知識就能解決的。如果教師知識面窄,對社會關注度不足,導致言語單一無味,舉止呆板迂腐,學生對該學科就不會產(chǎn)生興趣,更談不上快樂學習。因此,教師要做到上能聊天文、下能侃地理,古能說歷史、今能談時事新聞,甚至娛樂八卦,然后在化學課堂中適時穿插,精彩善用。其次,教師的性格與素養(yǎng),也是影響學生學習心情的一個重要因素。初中生正處于崇尚個性、喜歡張揚、性格明亮的年齡階段,自然不喜歡太沉悶的事物。因此,我們要長期積累和修煉,讓自己擁有優(yōu)雅的風度、脫俗的氣質、優(yōu)美的語言、整潔的衣著、端正的外表、和諧的動作表情、工整瀟灑的板書、活潑開朗的性格以及謙遜寬容的態(tài)度,讓學生樂于親近你,進而產(chǎn)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需求。
二、課堂挖掘快樂情境素材
情境創(chuàng)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是獨特、不可或缺的。它可以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可顯的教學活動形式,營造一種學習氛圍,使學生形成快樂的求知心理,并積極參與對所學知識的探索、發(fā)現(xiàn)和認識過程。而學生們也更愿意在真實或虛擬的情境中將知識活學活用,獲得切身感受。
1.通俗文學的使用
比如說小說、雜志等。如今的初中生們大都喜歡看卡通、漫畫等。若我們能利用好它,為教學服務,也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次筆者曾借用當時學生們流行看的《怖客》中的一篇文字,在并晚自習時繪聲繪色地念給學生們聽:“……天上沒有星星,沒有月亮,而且顯得陰森、恐怖。當他經(jīng)過一片墓地時,突然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忽閃著星星點點火光,幽藍幽藍的,在漆黑的夜里,那火光閃閃爍爍、明明滅滅、飄飄忽忽,他害怕極了……很快,村里人都知道他遇到鬼火了?!贝藭r,筆者問道:“同學們,你們認為真有鬼火嗎?”學生眾說不一,有的說有,有的說沒有,都不敢肯定。趁此機會,筆者揭開謎底:“其實這種場景并不是鬼火,而是某種化學物質燃燒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學生一聽,瞬時很是驚訝、好奇,急切地想知道是什么物質。于是,筆者順勢給學生們解開了這鬼火之謎:“鬼火實際上是磷火,是一種很普通的自然現(xiàn)象。因為人體和動物內部,還含有磷、硫、鐵等元素。人體的骨骼里含有較多的磷化鈣,人死后,身體埋在地下腐爛,發(fā)生各種化學反應。磷由磷酸根狀態(tài)轉化為磷化氫,磷化氫是一種氣體物質,燃點很低,在常溫下與空氣接觸便會燃燒。磷化氫沿著地下的裂痕或孔洞冒出到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藍色的光,這就是磷火,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鬼火。其實磷光白天也有,只是在日光下我們的眼睛看不到罷了。在實驗室,我們也可以做這樣的實驗呢?!睂W生聽后,露出釋然的笑容,紛紛說這么嚇人的現(xiàn)象原來都可以用化學知識解釋呀!
2.影視作品的借助
影視作品之中的素材也可以信手拈來,轉為化學課堂教學所用。例如,在教學《燃燒和滅火》這一節(jié)時筆者就曾借助《三國演義》導入新課:
(播放《火燒赤壁》的片段:老將黃蓋將裝滿易燃物品的船只,以詐降的方式,發(fā)起火攻,沖向早已被騙連成一片的曹軍戰(zhàn)船,當時東風狂吹,火光沖天,曹軍將士無法逃走,死傷無數(shù)。)(學生們看得津津有味,不亦樂乎)
師適時中止影片,提問:同學們,這是《三國演義》中的哪一場戰(zhàn)役呢?
生(熱情高漲):《火燒赤壁》。
師:那同學們覺得在這場戰(zhàn)役中最有智慧的人是誰呢?
生:諸葛亮。
師:這場戰(zhàn)役中,諸葛亮的計策妙在哪兒?曹軍大敗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學生們紛紛討論,并興奮地說出自己的觀點)
師:同學們剛才的回答都很不錯。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燃燒和滅火》的有關知識和原理,然后再一起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好嗎?
在學生們探究欲望正濃之時,教師順利地將學生帶入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的學習中。通過演示實驗、探究小實驗、對比實驗等,學生懂得了燃燒的條件和滅火原理。
師(總結):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回想《火燒赤壁》中,黃蓋的火船和曹軍的戰(zhàn)船屬于三個燃燒條件中的哪一個呢?
生:可燃物。
教師:黃蓋那裝滿可燃物的戰(zhàn)船對于曹軍戰(zhàn)船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點燃了曹軍的戰(zhàn)船,相當于提高了溫度,并達到著火點。
師:那狂吹的東風,起了什么作用?
生:使火吹向曹軍的船,并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氣。
師:在那種情形下,曹軍若想減少傷亡,該采取什么措施?
生:迅速使戰(zhàn)船斷開連接。
師:這種措施屬于哪種滅火原理?
生:使可燃物與火源隔離或撤離可燃物。
師:綜合我們剛才所做過的實驗,及剛才對故事的分析,請同學們總結出燃燒的條件及滅火的原理。
生(總結):燃燒的三個條件
①要有可燃物
②可燃物要與氧氣接觸
③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滅火的原理
清除可燃物
或使可燃物與氧氣隔絕
或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師:同學們歸納得很好,物質要燃燒,三個燃燒的條件是缺一不可的,而要滅火,則只需破壞其中一個燃燒條件便可達到滅火的目的。在學習后,我們在生活和實踐中則需要充分利用好這些條件和原理。
師:同學們能夠學以致用,分析到位,并能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真不錯。相信同學們若能如此堅持努力,學好化學也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事了。當然,這東風,就是同學們的努力。
就這樣,本節(jié)課在充滿故事性的開頭、探究性的過程及解剖故事并理性分析的快樂中完成并收獲知識。
3.廣告語的活用
眾多耳熟能詳?shù)膹V告詞,也是我們化學課堂中情境素材的好來源。如金剛石的光澤、堅硬及碳單質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wěn)定可用“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概括;學習中和反應,及治療胃酸過多時,用“三九胃泰,讓你的胃暖暖的”做溫馨提示;在學習元素與人體健康時,把“葡萄糖酸鈣、葡萄糖酸鋅,讓你的孩子長得更高,更有胃口,更聰明”當成了快樂的口頭禪。
4.曲藝節(jié)目的移用
許多曲藝的形式也是可以直接轉到教學中寓教于樂的,運用得好,教學效果會很明顯。如“幸運52”的緊張問答可用于化學課堂的復習提問中;“非常6+1”的砸蛋可用于化學課堂鞏固新知的搶答環(huán)節(jié);把“脈動夢立方”的速度和技能用于學生的實驗操作中,讓學生練習了耐心、細心和速度;“東方直播間”立場宣明的雙方辯論可用于羅列CO2、O2、CO性質、用途的優(yōu)缺點等。
總之,快樂的形式很多,化學老師們完全可以在學習快樂化教學的觀念指導下,在自已的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際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大膽地探索,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并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和風格,并最終形成快樂的化學課堂和快樂化學習模式,讓化學課堂真正成為快樂的大本營。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