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松濤,鄭智龍
摘 要:登封少林寺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世界文化遺產。少林文化是中華武術的代表,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之一。作為歷史的見證,寺內的古樹名木更具代表意義,經過歲月的滄桑,綠色文物的古樹群,備受大家喜愛,而如何更好地對其加以保護,使其旺盛地生長,本文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少林寺;古樹名木;現狀保護;復壯措施
中圖分類號:S759 文獻標識碼:A
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市西北12km處,因寺院坐落在少室山茂密叢林中,因此得名。寺內保留的古樹名木眾多。所謂古樹,是指樹齡在100a以上的樹木,而名木是指種類或品種珍貴、稀有,且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或紀念意義、或具有重要科研價值的樹木。隨著歲月的流逝,少林寺內的古樹名木生長也不同程度地衰退,如何更好地讓其生長良好,延續(xù)悠久歷史印證,就少林寺古樹名木現狀和復壯措施進行了探討。
1 少林寺古樹名木現狀
1.1 少林寺古樹名木保留現狀
少林寺久遠的歷史為人們留下了眾多耳熟能詳的古跡,但特殊的環(huán)境也留下了被譽為“綠色活文物”的古樹群。據統(tǒng)計,當地目前僅千年以上的古柏、國槐和銀杏等樹就達680多株。登封古樹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嵩山書院中的兩株漢封將軍柏。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0a,漢武帝游嵩岳時看到嵩陽書院中的3株柏樹高大茂盛,遂封為“大將軍”、“二將軍”和“三將軍”?!叭龑④姟睔в诿髂?zhàn)火。
1.2 少林寺古樹名木保護現狀
少林寺歷經千載的古樹群因年高體衰,呈現出了不同的病癥,這一問題引起了當地有關部門的重視,20世紀70年代末,便開始采取措施對古樹名木進行保護。1998年,由登封市文物局牽頭成立了古樹名木科學技術保護研究小組,對年事最高的漢封“二將軍”柏進行診治保護。經過對古柏的枝葉、樹干和根部土壤進行科學的化驗分析后發(fā)現,造成古柏枝葉灰化、黃化、枝干枯死的原因是土壤板結、透氣性差、營養(yǎng)元素不均、有害離子過多。工作人員先是對寄生在樹干上的病蟲害進行治療。隨后,拆除了古樹名木周圍的水泥地面,設立了欄桿,并在古樹周圍植花種草。針對樹木因土壤透氣性較差、須根少,造成生長緩慢的問題,工作人員沿古樹根系挖溝,安裝透氣導管,并隔斷了其他樹木的根系,以防它們以強凌弱,搶奪古樹的地盤。對古樹南側因地勢較低排水不暢,造成死根、壞根問題,工作人員開挖滲水暗井,并對根系周圍加入復壯基質和微量元素,埋入營養(yǎng)枝條。通過采取措施,寺內的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熟悉嵩山書院的游客如果再去此地觀光,會驚奇地發(fā)現書院里兩株閱盡人間千古春色的漢代古柏,如今重新煥發(fā)出勃勃生機。經過采取一系列保護措施,漢封將軍柏已基本上抑制衰老現象,小枝葉片中的營養(yǎng)元素和葉綠素有了明顯變化,土壤中的有害元素也得到了控制。
2 少林寺古樹名木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分析,古樹名木生長衰退的原因大體有這樣幾個方面:地下營養(yǎng)面積減少。古樹名木大多生長在重點保護文化古跡的周圍,硬化程度高,而忽略了古樹名木的生長環(huán)境,造成立地條件差。管理不善,導致土壤理化性質惡化。土壤密度較高,樹干周圍鋪裝面積大,造成干旱或雨澇,影響其正常生長。病蟲危害導致其生長衰弱。人為破壞。個別游客素質偏低,相信迷信,視古樹名木為神樹,認為采個古樹名木的枝條、葉片帶回去能辟邪,為家人帶來好運,人為地破壞了其生長。
3 少林寺古樹名木的復壯措施
3.1 強化宣傳,健全制度
古樹名木不但是重要的自然資源,也是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加大對其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形成人人保護和愛護的自覺行動,這是歷史交給今人的一項重要工作。成立由相關部門參與的古樹名木保護組織機構,杜絕采伐和移植古樹名木;定期檢查保護情況,對受破壞或長勢衰弱的要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建立健全古樹名木的管理辦法,對古樹進行全面普查,建立檔案,包括樹種、地點、樹高、樹齡、生長勢、胸徑、冠幅、姿態(tài)、立地條件、病蟲害、保護部門、責任人、分期照片等資料。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到人,細化分工。實施古樹名木保護復壯研究是城市文明的體現,也是社會進步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3.2 加強樹體管理
樹體管理包括地上和地下。地下主要是為根系營造良好的土壤生長環(huán)境,破除樹周圍地面水泥鋪裝,清除雜物,需要換土的,換上新土;加強肥水管理,根據不同樹種的生長特性,保持良好的通氣和土壤含水量。地上部分管理主要是采取各種措施復壯樹體,具體包括,合理修剪,主要是剪除病蟲枝、枯死枝,剪口涂保護劑,修補樹洞和創(chuàng)傷面,枝干創(chuàng)傷的處理;根據長勢,需嫁接的進行嫁接;加強病蟲害監(jiān)測和防治,采用高效低毒,無污染,對樹木生長沒有影響的生物或仿生制劑,葉面噴肥、打吊瓶輸營養(yǎng)液補充營養(yǎng)元素。對樹體傾斜的或下垂枝設立支架,樹體周圍架設護欄或安裝警示標志,在樹梢安裝避雷針,免受雷擊現象發(fā)生。嚴禁在古樹上私搭亂扯電線、衣物等。
3.3 光照管理
加強古樹名木周圍的燈光管理,據有關研究表明,夜晚亮燈對古樹名木具有負面影響,有的樹體周圍掛有亮晶晶的閃光燈,也有的樹體周圍設有高功率射燈,以增加夜晚的景色,可將大功率、強光束的燈,換成小功率、柔光束的燈,或改變亮燈時段,讓古樹有一段休養(yǎng)生息的時間,讓其安靜地生長。
作者簡歷:代松濤(1967-),男,漢族,現任登封市林業(yè)局林業(yè)技術服務站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古樹名木的保護研究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