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彩鳳
本人從教7年,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也不斷總結經驗,逐漸形成自己的課堂風格。其中情境教學是我比較認可的,課堂操作中也較常運用到,并且受到學生的喜愛。
情境教學從情與境、情與辭、情與理、情與全面發(fā)展的辯證關系出發(fā),創(chuàng)設典型的場景,激起學生熱烈的情緒,把情感活動和認知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其核心概念“情境”是人為優(yōu)化了的環(huán)境,是促使學生能動地活動于其中的環(huán)境,是人為創(chuàng)設的教育環(huán)境、人際環(huán)境、活動環(huán)境、校園環(huán)境,滲透著教育者的意圖,富有教育內涵、美感的充滿智慧和樂趣的空間。
19世紀德國的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教育唯一的工作和全部工作可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弊鳛榻逃ぷ髡叩慕處?,主要的工作就是教書育人,要在教書的同時進行育人的工作。語文學科由于其學科的性質特點,更成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陣地。
情境教學同樣適用于語文教學方面。古代劉勰的《文心雕龍》,近代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可謂“意境說”的經典。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出“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文章能寫出來是受到外界的情感的感染、沖擊。
那么具體要怎么做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情境渲染,導入激趣
興趣是學習語文的先導,如果學生脫離了興趣而學習語文,那一定是一種痛苦。在教學過程中,導語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否得以激發(fā)。導語方法種種,情境渲染無疑是課前最佳激趣方法之一。 我教每一篇課文,幾乎都是從背景介紹入手,先把學生引入特定的歷史背景,回歸當時的歷史情景才能準確地理解文本中的情感。比如在教《范進中舉》時,我會先問學生:“當時的社會為什么大家都要考科舉?考上了會怎么樣,考不上又怎么樣呢?”逼近激發(fā)學生興趣,更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歷史時期來看待作品中的人物。
然后再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可以播放磁帶錄音,也可以教師范讀,給學生一個主觀的感受。教師在引領學生閱讀文本時,全身心的投入,沉浸在其中,以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吸引學生,帶領學生真正走進作品的那個時代,走進文本所描述的情境,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
二、借助多媒體,再現(xiàn)課文情境
多媒體功能多,可以播放音樂,可以展示圖片,還可以播放短片。我常常使用這些輔助手段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音樂能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入文本的學習。例如在學習《阿炳在1950》時,我設計了以下的導入:運用多媒體播放《二泉映月》的經典旋律。曲調凄婉悲傷,在播放了音樂營造了悲傷氣氛的基礎上,對課文凄婉的感情基調也有了一個準確的把握,學生的情感較易投入,為這節(jié)課走向成功奠定了基礎。
影片的播放,不僅讓學生進入形象當中,也對課本有個更深入的理解。比如在教《桃花源記》時,我就播放了皮影戲,讓學生在觀看皮影戲的同事時想象桃花源是個什么樣的地方,桃花源美在何處。學生在欣賞的時候獲得了多種美的感受,也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可謂一舉兩得。
三、聯(lián)系實際生活,展現(xiàn)課文情境
語文教材中有些篇目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和體驗有一定程度的相似,遵循跳出文本,再回歸文本的原則,那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體驗也可以為我所用,成為教師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最好的扶手。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我便帶著孩子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春天,我和學生去踏青,去感受春的那一抹淡淡的綠;秋天,我和學生一起去后山游玩,感受秋的氣息。學生置身于此情此境中,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常常即興描述他們的所見所聞。他們既在情境中學習語言,也在情境中運用語言。這樣寫出來的文字才是鮮活的語言,才是自己真實的情感,而不會感到語言的匱乏,從而“學生——知識——生活”體系得以建構。這樣的文章才會迸發(fā)生命的熱浪。
四、組織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進入情境體驗
情境教學中角色表演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課前的精心準備,根據教材內容中人物的要求扮演相應角色,通過角色扮演活動
加強對教材內容理解和掌握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可以根據一些適合
學生進行角色表演的文本讓學生進行自編自演,學生在自編自演的過
程中一方面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表演走
進人物內心以此來把握人物性格,甚至還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文本,最終成為課堂學習活動中的主體。
在講《空城計》時,諸葛亮的“三笑”很有內涵,諸葛亮和司馬懿個性鮮明,故事情節(jié)也很有戲劇性。于是我就想到要創(chuàng)設一種表演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迅速地理解課文。我先讓學生揣摩文本,然后選定角色來進行表演。學生在表演之前必須讀懂讀透課文,才能演得活靈活現(xiàn)。而通過表演之后,同學們在一片笑聲中又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認識。模擬角色情境的心理歷程可概括為“熟悉情境-理解角色-體驗角色-表現(xiàn)角色-產生頓悟?!?整個過程是學生從理解到升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的個人能力得到錘煉,心靈得到了震撼,潛能得到了釋放。
五、小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境教學能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是語文教學中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在我們平時的閱讀教學實踐中,要緊密聯(lián)系文本,深入研究“情境”,領悟“情境教學法”的精髓,為我們的學生營造一個充滿詩意充滿激情的課堂!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