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鴻
又是一年的高考錄取塵埃落定。寒窗苦讀十余載的莘莘學子們的學習成果,最終在高考兩天和這次的高考錄取中得到驗證。這段時間也是李世剛開始繁忙的時候,因為他和同事們近一年的辛勤付出,換來的高升學率,使得“央美原創(chuàng)”捷報頻傳,每天都會收到很多學生們的高考錄取喜訊。
作為一所有著17年輝煌成績,經(jīng)驗豐富、權威、老牌的美術培訓中心,“央美原創(chuàng)”無論是在教學環(huán)境、師資力量還是在管理等方面,都在京城美術培訓行內享有良好口碑。作為“央美原創(chuàng)”領航人,李世剛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因為藝考實在是寄托了太多家庭的夢想與期待,每一位藝考生夢想實現(xiàn)的路上都歷盡千辛萬苦。因此,在這個龐大的美術高考培訓行業(yè),李世剛和他的“央美原創(chuàng)”正快速前進。
作為一個資深的美術教育者,李世剛不僅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更有自己對美、對美術教育的獨特看法。最初,李世剛用最樸素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人們對美最基本的追求。他說:“人人都有愛美之心,每個人每天都會對著鏡子仔細端詳,用心裝扮。對于自己,我們希望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漂亮;對于家人,我們希望有一個美麗的妻子或帥氣的丈夫還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寶貝;對于事業(yè),我們希望一路平步青云,前程似錦;對于居所,我們希望有一個宜居、宜商、宜賓的魅力城市;對于國家,我們希望美麗的中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
不只是美術的“美術”
很多人對美術的理解僅停留在寫字、畫畫而已,但是李世剛認為美術其實早已深入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從最簡單的衣、食、住、行、用來說,對美的理解、創(chuàng)造,一直不變的只有改變。
就美術源于自然來說李世剛舉了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山”字如果從字源的角度來講它是中國象形字的典型代表,他用中國畫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解釋了字與畫與人的密切聯(lián)系,即字就是畫,畫就是字。對我們來說“字畫”一詞早已是老生常談了。李世剛就從“畫如其人”、“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事如其人”、“家如其人”、“國如其人”等角度闡釋了“人品即是畫品”。
李世剛解釋說,藝術高于自然,大自然是矛盾統(tǒng)一的,大自然的黑與白、陰與陽、剛與柔、大與小、實與虛、近與遠……這些糅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幅完美畫卷,繪畫創(chuàng)作就是認識矛盾,分析矛盾進而解決矛盾的過程,學習繪畫就是學習如何制造矛盾,解決矛盾從而達到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再融入對自然的情感和愛,加以升華,建立在感知與表達上的具有沖擊力和激動人心的作品就完成了。
對于畫家來說畫的技巧始終會達到一個高度的,但是對美的發(fā)現(xiàn)、想象、創(chuàng)造卻是無止境的。所以,美術不單單是技巧,更是一種心中情感和精神品質的抒發(fā)與展現(xiàn),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不僅僅有內容,更要有能引起共鳴、帶著情感與愛的內涵。
跳出高考看高考
李世剛要求自己的師資團隊全部來自于中央美術學院,以中央美術學院嚴謹?shù)慕虒W體系為主導,并借鑒國內外當代美術教學思想和各大美院的招生特點,由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定期講座、點評、指導,同時由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及具有五年以上教學經(jīng)驗的央美原創(chuàng)培訓中心專職教師主教,使央美原創(chuàng)站在了美術教育的最高點,為報考全國各大美術院校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教育理念上,李世剛很認同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李世剛認為美育并非是單純的以藝術技能為主的美術教育,而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靈的素養(yǎng)教育。盡管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對美術教育越來越重視,美育也獲得了發(fā)展,但作為實施美育主要途徑的藝術教育還是呈現(xiàn)出邊緣化、過度專業(yè)化,極端功利化等傾向,因此出現(xiàn)了學生的藝術專業(yè)技能增強、審美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卻趨于弱化的現(xiàn)象。美育如何在立德樹人方面更好的發(fā)揮作用?藝術教育如何更好地發(fā)揮素質教育的功能?美育教學又如何在藝術教育的基礎上深化拓展等這些問題也是李世剛一直思索的。
因此,李世剛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人本教育方面,多年以來,他并不是大張旗鼓做招生方面的宣傳,而是踏踏實實地教畫育人。他主張教師打破課堂學習由單一“講授——聽講——接受”的授課方式,轉而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視覺圖像中的直覺感受,以及個人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在文化意義中思考問題,這樣對問題的思考才能深化,使學生在不斷螺旋上升的視覺體驗中,逐漸積累美感經(jīng)驗,擁有獨特的審美眼光。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繼而提高應試能力,而不是單純?yōu)榱烁呖级呖肌?/p>
李世剛說“我們課堂上每天有五分之一的時間會用在教學生如何做人上?!币驗檎嬲钊肴说拿佬g教育是通過審美價值來形成道德價值的教育。審美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價值,通過審美價值促進道德價值的形成,培養(yǎng)出某種程度的自覺定向是道德教育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個人接受社會環(huán)境中關于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科學美與哲學美的審美價值,使學生對美與丑、善與惡、喜與悲等有一個正確的感知和體驗,形成審美判斷。當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真、善、美的東西就會獲得審美愉悅,由衷地表現(xiàn)出欣賞與支持;遇到假、惡、丑的東西就表現(xiàn)出痛苦與憤怒,進而出自內心地摒棄。
“畫”出來的中國夢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文明建設也逐漸深入人心。然而精神文明建設需要更全面的發(fā)展,這不是僅僅依靠提高應試技巧就能實現(xiàn)的。從事美術教育17年的李世剛,看著中國17年來美術教育不斷普及,他感到很欣慰,但與此同時,他也認識到美術教育領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大部分家長和孩子都是抱著通過藝考這個“捷徑”進入名牌大學的心態(tài)來學習美術的,而且美術教育并沒有加入到義務教育中,原本需要內涵式發(fā)展的文化教育卻成了孩子們并不喜愛的“快餐”。另一方面,近幾年國家越來越重視文化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李世剛和他的同事們亦潛心致力于美術教育,但是卻常常因為資金和場地的問題而阻礙發(fā)展,所以他希望相關部門能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方針給予他們更大的支持。
作為一個獻身于美術教育事業(yè)的愛國者,他堅信美術教育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養(yǎng),美術教育不光是培養(yǎng)優(yōu)秀的藝術考生,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熱愛國家、熱愛民族、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紀律、充滿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理解中華文化、熱愛中華文化、繼承發(fā)揚中華文化的新型人才。實現(xiàn)“中國制造”向“中國創(chuàng)造”的轉變!
“黨的十八大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堅持立德樹人。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不重視美育影響的是一代人乃至幾代人的審美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影響的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創(chuàng)新精神。作為一名美術教育者,我感到央美原創(chuàng)要響應國家的號召,理應承擔起新的歷史使命,承載中國原創(chuàng)時代精神,始終堅定為中國原創(chuàng)文化而努力,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崩钍绖傉f。
責任編輯 陳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