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閃閃
摘 要:柳如是作為明末清初著名的詞人,其卓越的成就與出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古往今來,對她的定位一直是個熱論的話題,而往往忽略其文學成就。直到陳寅恪先生晚年致力于《柳如是別集》的寫作,到完成,人們對柳如是的了解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對柳如是的研究也越來越多,有了柳如是集、別集等一系列書籍。
關鍵詞:清代詞壇;柳如是;陳寅恪
柳如是(1618-1664)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人物之一,本名楊愛,后改名柳隱,字如是,又稱河東君,丈夫為明清侍郎錢謙益,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南京秦淮河上有八名南曲名妓號稱“秦淮八艷”,不僅個個絕色,而且詩詞歌舞樣樣精通,八艷之首便是柳如是。柳如是工詩詞書畫,尤長于詩詞。她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采的詩稿《湖上草》、《戊寅卓》與《尺牘》,與錢謙益等的唱和詩集《東山酬和集》以及《紅豆村莊雜錄》等,此外,還有部分散佚詩文作品收入周書田所輯的《柳如是詩文拾遺》。柳如是一生的經(jīng)歷頗為曲折,充滿了傳奇色彩,也是坎坷的一生,在14歲時被明末宰相周道登于盛澤妓院強買為妾,但在周府受到群妾排擠,后再度被賣為娼。在再次為娼期間,柳如是結識了幾社才子陳子龍,并傾心愛慕陳子龍的人品與文才,但陳子龍最終在社會地位的差別和禮教家庭的壓力之下被迫與之分手,最后,柳如是在24歲時以嫡配之禮嫁給了一代文壇領袖錢謙益,并與其一起度過了后半生,在錢謙益去世后,她被錢氏族人所逼,以死相抗,自縊而亡,年僅46歲。
一、關于柳如是的研究
縱觀柳如是一生,步履維艱,按照中國傳統(tǒng)的習慣,作為女性,本身就有很多的領域不能涉及,不能像男子一樣求取功名,流芳百世,更不能上陣殺敵,就連文學寫作也沒有跟男子一樣平等的機會,沈善寶在《名媛詞話》中有“吾謂女子之工詩,更有難于男子者,何也?僻處深閨,非有名山大川以淪其性靈,非有良朋益友以辨其正偽,而且操井臼事,針黹米鹽瑣碎擾其心思,藉非天資明敏商才穎悟者,且不知風雅為何事,女子之工詩,如此之難”。在這種背景之下,柳如是應該給我們這樣一個女性形象:回眸一笑百媚生,婉約,優(yōu)雅等女性的專有名詞,可翻看對柳如是及其作品卻會得到相反的答案,素來視妓女為玩物的男性文人毫不吝音的給予了“豪宕自負”“有巾幗須眉之論”和“性機警,饒膽略,惆攪好奇,尤放誕”等頗具男子豪氣,幾乎與妓女毫無關涉的高度評價。陳子龍對其人其詩作了極準確的概括,所謂“凌清而瞷遠”,是說柳如是的詩洗凈鉛華,沒有一絲塵俗之氣?!昂赀_而徵恣”,是說柳如是的胸襟闊達、慧根學養(yǎng)不同于尋常才女,閎中而肆外,正所謂“高涼之趣”、“沉雄之致”。更難能可貴的是,柳如是在各種常人都無法忍受的壓力之下,堅決的走向了反清復明的義舉活動中,這是中國女性詞壇上罕見的女人,更是讓人無法想象的,周采泉在《柳如是雜論》中就對她作出了“柳如是是我國歷史上婦女中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也是和民族存亡同呼吸共患難的一位女中豪杰,她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一生”這樣高度的評價與贊揚。
柳如是的作品主要有:《戊寅草》,成書為崇禎十一年,主要是柳如是十五、十六歲至二十歲以前在松江一段時間的作品,有詩、詞、賦,為陳子龍所刻;《湖上草》為柳如是二十歲以后至二十四歲以前所作,共收古今體詩三十五首,為汪汝謙于崇禎十二年所刻;《柳如是尺牘》僅三十一札,與《湖上草》合刻。也就是因為這種非凡的成就,近年來對柳如是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國學家陳寅恪的肯定之后,各種研究比比皆是?,F(xiàn)今所能獲見的柳如是年譜主要是有胡文楷先生所編的《柳如是年譜》只是該本柳氏年譜編于1947年,受時代局限,年譜尚有許多待填補。劉燕遠的《柳如是詩詞評注》之后附有柳氏簡譜,主要是依據(jù)陳寅恪的《柳如是別傳》所編寫的,是可供參考的較為完整的柳氏年譜。
二 、陳寅洛《柳如是別傳》的內容與價值
時至今日,對柳如是的人格、交游和作品作綜合研究考證最全面、最公正的著作當屬陳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別傳》一書這部巨著堪稱是當今研究柳如是最重要、最權威、最具參考價值的經(jīng)典文獻,對很多柳如是的研究中,首推陳寅恪先生的巨著《柳如是別傳》。在這部著作中,陳寅恪通過對柳如是的作品和交游進行分析與考證的方法,對其詩詞給予了公允的高度的評價,對其氣節(jié)洗冤雪謗。在這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巨作中,陳寅悟還詳細論述考證了陳子龍與柳如是的絕世戀情,使得“陳柳情緣大白于天下”。周采泉的《柳如是雜論》則利用陳寅悟先生離世后發(fā)現(xiàn)的一些新史料對《柳如是別傳》在內容上進行增補,并對其中的一些疏忽進行了補充。多方面的原因,陳先生在其著作中未曾對《幽蘭草》進行斷代研究考證,對后人來說,有了研究余地。
《柳如是別傳》詩史互證,內容豐富,可看作一部視角獨特的晚明史,出場人物眾多,社會內容廣泛?!秳e傳》分上,中,下三卷,分別釋述了柳如是的姓名緣起,早年經(jīng)歷,與錢謙益的因緣佳偶,及復明運動直至殉家難。柳如是是一位奇女子,具有獨到的精神人格魅力,而她的魅力通過她與錢謙益交往中的精神追求可以體現(xiàn)出來:對國家民族的強烈責任感,自由獨立,忠貞專一。既有對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繼承,又有時代新風的熏染,可謂集傳統(tǒng)與時代于一身。在陳寅恪的《柳如是別傳》基礎上,與此類似的還有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的廖可斌《陳寅恪〈論〈再生緣〉〉、〈柳如是別傳〉的研究旨趣》認為實際上陳寅恪先生的主要動機和根本旨趣,就是要挖掘《再生緣》的重大思想價值,表彰柳如是的高尚人格,以倡導“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读缡莿e傳》偏重于倡導“獨立之精神”,兩部著作互相呼應,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lián)系。
三、近年來,研究柳如是的主要學術論文
李君發(fā)表在《河北師范大學學報》上的《柳如是詩詞創(chuàng)作的美學風貌及其成因》(2008年第4期)主要分析了柳如是感情中濃郁的漂泊感、高標獨蹈的精神、強烈的社會意識,認為這三種組成了其詩詞的美學風貌。
張瑠發(fā)表在《研究生論叢》上的《女性性別覺醒的痛苦》(2005年第2期)從社會流變中女性性別覺醒的角度分析了柳如是詩詞中的自我形象。
賀超發(fā)表在《江西社會科學》上的《論柳如是詩詞的美學價值》(2004年第4期)重點分析了柳如是詩詞美的表現(xiàn)以及成因。認為柳如是內涵美分為獨立自主的人格美、博大的愛國情懷和具有現(xiàn)代意味的愛情觀。形成的原因一是獨特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二是獨特的個人環(huán)境,三是獨特的社會心理效應。
譚德紅的發(fā)表在《時代文學》上的《略論柳如是獨標素質的詩風》(2006年第4期)文章著重分析了柳如是獨特的詩風。
周瑩發(fā)表在《西藏民族學院學報》上的《柳如是與其詩作的特點》(2008年第4期)分析了柳如是所受到的影響。
許光民發(fā)表在《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上的《論柳如是詩詞的人格魅力》(2005年第2期)分析了柳如是性格和人格魅力,從追求自由幸福、追求自由愛情、愛國之心三方面作了深入分析。
隨著《幽蘭草》和《唱和詩余》這兩部詞集的重新出版,近期有一些在在《幽蘭草》作品研究的基礎上對柳如是與陳子龍的交往時間做了新的研究考證的論文,研究成果有李越深《<江籬檻>詞與陳子龍》《柳如是戀情和她的論<幽蘭草>的創(chuàng)作》,論述了《幽蘭草》的價值,并認為陳子龍與柳如是戀情應結束于崇禎八年的寒食時。此外劉勇剛的《<從云間到虞山>論柳如是的詩學擅變》一文將柳如是的創(chuàng)作活動按所受云間派和虞山派影響的不同分為兩個時期,對其詩詞作品評價頗高。這些論文從縱向和橫向的不同角度來分析柳如是及其作品,是了解柳如是的主要窗口,更主要的是現(xiàn)在對清代女性文學的研究,也要從巾幗不讓須眉的柳如是著手,是清代女性文學的寫照。
柳如是作為清代的女性的奇葩,一生顛沛流離,可正是這種坎坷的命運造就了柳如是的文學成就,柳如是在一個封建的時代,在熱諷冷嘲的環(huán)境中,從青樓勇敢的走向文學,靠的就是對生活與文學的熱愛,這種感情維持著她的生活全部,但從另一個角度說,也是時代玉成了她,時代對一個人的影響起著重要作用的,柳如是便是有力的證明。
[參考文獻]
[1]劉勇剛.從云間到虞山——論柳如是的詩學嬗變[J].杭州:浙江大學學報,2004(5).
[2]廖可斌.陳寅恪《論〈再生緣〉》、《柳如是別傳》的研究旨趣[J].北京:中國文化研究2001.
[3]鄧紅梅.女性詞史[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4]范景中,周書田.柳如是事輯[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5]陳寅烙.柳如是別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周采泉.柳如是雜論[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
[7]劉燕遠.柳如是詩詞評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 文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