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
為什么普通人做小買賣很難擺脫“勤勞而不富有”的低級循環(huán)?先看看下面的故事吧。
小鎮(zhèn)上一個人把自己家的一間房子改造成一個小賣部,用一萬塊錢買了兩個貨架和一個冰柜,又花一千塊錢進了些餅干瓜子汽水冰糕,然后每天從早到晚都守在小賣部里。
天氣熱,附近的小孩子都跑到這個小賣部買消暑零食,此人第一個月就賺了1600塊錢。聽上去還不錯,但買貨架和冰柜的成本遠遠還沒賺回來,并且還沒算上投入的時間成本。
于是,此人第二月又投入3000塊錢進了更多零食日雜,每天在小賣部里投入更多精力,商品一下子賣掉很多。但是天太熱,一些沒及時賣掉的蛋糕開始變質,只能丟掉。盡管這個月此人賺了4200塊錢,但他的投資增加了3倍,而總收入只相當于以前的2.6倍。
此人用他最質樸的生活經(jīng)濟學算了賬之后,發(fā)現(xiàn)擴大投入并不劃算,還是保守經(jīng)營,賺點小錢就好。
此人就是普通人做小買賣的縮影——在現(xiàn)實世界中,窮人做生意很容易發(fā)展起來,但其發(fā)展?jié)摿芸炀蜁谋M。那些家庭壓力大、動力強烈、更能吃苦耐勞的人為了增加收入,做出的最普遍的選擇是拼了老命,花更多時間經(jīng)營幾種不同的小買賣,而不是努力擴大其中任何一個買賣的規(guī)模。
比如,他會在早上賣豆?jié){油條,白天在自家門口開小賣部,晚上出門擺個燒烤攤或賣點水果。每天從早到晚日夜不休,忙忙碌碌,一個月賺個幾千塊錢就已心滿意足。
如此的勞而不富,其實是很多小買賣人的現(xiàn)狀。你考慮過這個問題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