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革命家的故事
1951年,四川儀隴縣委征求群眾意見后,決定把儀隴縣改名為“朱德縣”。朱德知道后說:“我只是一個在戰(zhàn)場上沒被打死的普通士兵而已,榮譽功勞應歸于那些為革命犧牲的烈士。中央早就決定不能以個人名義改地名,我不能破這個例。”
到京看望朱德的代表們犯了難,說大家是以“朱德縣建縣委員會”名義征得了40萬儀隴群眾的同意,請愿書都帶來了。朱德加重語氣說:“這件事你們辦錯了。我委托你們代勞,慢慢再做老鄉(xiāng)們的工作。國家現(xiàn)在最要緊的是發(fā)展生產、改變落后面貌,堅決不能圖虛名?!?/p>
在朱德堅持下,儀隴縣沒有更名。1959年,為接待外賓,儀隴縣委把朱德家人住過的幾間瓦房稍事修整,建成“朱德同志舊居陳列館”。朱德在1960年回家鄉(xiāng)時發(fā)現(xiàn)后說:“不要搞這個了,在這里辦所學校,讓娃娃們念書,現(xiàn)在就改,好不好?”
回到北京,朱德后來聽說學校辦起來了,但只有一個班,朱德就說:“少了,多辦幾個班嘛。”縣委書記解釋說:“天天有人參觀訪問,得留幾間房子陳列展品?!敝斓聡烂C地表示:“我感謝儀隴縣委、各級黨組織和故鄉(xiāng)人民,但那個陳列館必須建成學校,請尊重我的意見!”
彭德懷沒有逛名山大川的習慣,休閑游覽只有一次例外。
1956年夏的一天上午,他經不住警衛(wèi)員景希珍的“攛掇”同意去北海公園轉一轉。傍晚,當汽車駛到離公園還有一條街的地方時,穿著便衣的彭德懷就讓車停下,然后他和警衛(wèi)員步行朝公園走去。到門口一看,一塊大牌子上寫著“休息”,彭德懷質問景希珍:“你搞什么鬼?”
景希珍只好說:“牌子上寫的不是休息嗎?”彭德懷反駁說:“休息,休息為什么叫我們進來?”
彭德懷不僅沖著警衛(wèi)員,也沖著跟在身后的公安人員說:“你們就是叫我脫離群眾!你們說,是不是把群眾趕跑了?”幾個公安人員說明他們是奉了上級指示閉園接待首長,彭德懷怒氣更甚:“為什么要這樣?我們有什么見不得人的?這么大一個公園,我們來了,別人就不能來?這種規(guī)矩,以后在我們共產黨領導的國家里決不能有!”他憤而轉身走出公園。在路上,他還狠狠地瞪了景希珍一眼:“我以后再不逛公園了,免得老百姓背后罵我的娘!”
羅榮桓元帥曾經告誡一些黨員干部:“不要以為你很高,這種高是因為你騎的馬高。下了馬,該多高還多高。”
羅榮桓元帥自己就做了很好的表率。他不管是做基層工作還是擔任高級領導,從來都把自己看做是革命隊伍中的普通一員,即使后來擔任重要職務,也從不對自己搞特殊化。他很樂意接近群眾,也很容易聯(lián)系群眾。為此,有同志專門寫了一首詩來贊揚他:“革命友誼重山河,首長關懷暖心窩。帥府門前客不斷,單車倒比汽車多。”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兵是許多青年人最大的愿望。開國上將許世友的夫人田普有兩個親侄女,從老家跑到廣州,要求參軍。許世友對她們說,當兵保家衛(wèi)國是好事,我當然贊成。不過,要符合招兵的要求和規(guī)定,必須身體好、政審合格,托關系走后門不行。后來,一個符合條件的當了兵,另一個回了老家。
一次,許世友老家的公社黨委書記來看他,想通過許世友弄一輛汽車。當聽公社書記說,家鄉(xiāng)這幾年收成不錯,鄉(xiāng)親們都能吃上飽飯時,許世友說:“共產黨領導鬧革命,就是讓窮人吃上飯。”他又接著說:“不過,有點小成績絕不能翹尾巴,你們不僅要讓鄉(xiāng)親們有飯吃,還要讓他們有好日子過?!?/p>
公社書記趁機說了想買汽車的事,并說沒有錢,想請許司令員幫忙想想辦法。
許世友聽后假裝糊涂地說:“我哪來那么多錢買汽車,部隊的車是保障打仗用的,又不能送給你,沒辦法!”
(陳 靜 孟 紅 徐伯黎 紀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