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霞
內容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觀念更新要與新課程同步,即在備課時,必須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情境,搞清它的外延和內涵,弄清通過此素材要讓學生獲得什么能力,掌握什么方法,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有哪些提升,同時教師角色、教學行為、教學方武也要相應轉變。
關鍵詞:新課程實施 教材觀轉變 教師觀轉變
新課程的實施,改變了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的過程;不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不再偏重書本知識,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聯(lián)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改變了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的知識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改變了過分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的功能和評價內容、方式單一的現(xiàn)狀。學生評價的體系,不再是分出等級的“篩子”,而是激發(fā)前進的“泵”。在上述新課程理念的背景下,在實踐新課程中教師的觀念應與時俱進。
一、新的教材觀
入教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初中化學教材的編寫,知識結構緊湊,邏輯嚴密。知識體系的編排,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課本中要傳授給學生的重點知識一目了然。教材重在圍繞知識點的推理、驗證。作為一個教師即使不熟悉教材,不熟悉學生,也可以照本宣科,把一節(jié)課上完;學生也只要把該記的知識點死記住,一堂課下來也多少有所收獲。
新課標下的化學教材在編寫上已改變了某些知識體系。教材中的有些概念、專用術語就象早產的嬰兒,還沒有足月就產生了。例如教材在一開始就出現(xiàn)了元素、在沒有講元素之前的第二單元就出現(xiàn)了氧化物的概念等等。教材的編寫在很大程度上只提供了一些與知識有關的情境或素材,教師若是再照本宣科,就會無法繼續(xù)下去。如果教師按照老辦法依教材講教材,要么學生聽后卻是一片茫茫然,搞不清重點、難點,不知道學了些什么;要么教師拿著教材不知怎么上好。所以筆者認為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材觀,其實新課標下的教材,它給教師和學生留有很大的發(fā)揮空間,教材只是一個案例,只是一個素材。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情境,搞清它的外延和內涵,弄清通過此素材要讓學生獲得什么能力,掌握什么方法,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有哪些提升。不拘泥于教材組織教學?;瘜W新教材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探究性成分比較多,而這又與以往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有明顯的不同,有時一個圖就是一個探究性實驗活動,如關于軟水與硬水的區(qū)別在教材上就只提供了一個面盆中水有浮渣的圖,教師課前就要作好充分的探究實驗準備。
二、新的教師觀
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以前是師道尊嚴,教師神圣不可侵犯。而新教材下的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師”觀念要有大的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以前上課,教師為學術權威,現(xiàn)在與學生一起探究,共同體驗學習的樂趣與收獲。教師要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探究性學習中要建立一個健康、平等的新型的師生關系。“自主、合作、探究”是課堂的主題。課堂上“不怕學生胡說,就怕學生不說?!?,教師千萬不能扼殺學生的“求異”思維,只有教師的學術權威越來越少,學生的問題才會越來越多,教師的人格權威也就會越來越大。
2.教學行為的轉變。新的教材設計,需要教師要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備課上,充分掘展教材資源。因此教師必須學會解放自己,不要再把主要精力放在讓學生對某一點知識的逐一過關上。抓緊課堂45分鐘,課余讓給學生。教師注重的應是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學習過程的探究,而不在是要求學生對知識的死記硬背,因為今天知識在成倍增長,知識的更新速度又是一日千里,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僅為學生一生所學知識的滄海一粟,你所要求背的也許并非重要,但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卻能讓他們受益終生。教師課堂上不在是演員,而應是導演。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教學才會活起來。
3.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新課標下的化學教學,老師上課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主要體現(xiàn)三段模式:(1)問題與情境:上課時給學生盡可能提供一個真實情境,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增。(2)活動與探究,每節(jié)課必須瞄準一個切人點,體現(xiàn)探究性,探究活動不能盲目,不能為探究而探究。(3)整理與反思。新課標下,往往課堂上熱熱鬧鬧,課堂下學生什么也不知道。學生掌握的效果差,正是差此環(huán)節(jié)。探究過后的整理與反思把交流后形成的成果、先進的成熟的思維被其它同學分享,有利于形成知識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