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睿之 范益平 葉進科△
呂梁市人民醫(yī)院1血液風濕免疫科,2感染疾病科,山西呂梁 033000
感染、貧血、出血是惡性血液病常見表現(xiàn),隨著近年來發(fā)病率的逐漸增高,治療手段仍以常規(guī)化療、放療或骨髓移植治療為主。因本病累及骨髓,故化療藥物所致不良反應均明顯且嚴重,如惡心、嘔吐、脫發(fā)、骨髓抑制、肝腎毒性及對免疫功能影響,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與患者治療的積極性,進而影響治療效果。因此,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與調節(jié)免疫狀態(tài)的治療方案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中藥復方制劑因多效性、復雜性和某些成分的雙向調節(jié)性[1]在聯(lián)合化療方面擁有獨特療效。本研究采用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改善惡性血液病患者生活質量(quality of life,QOL)與免疫功能,取得良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09年1月—2012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惡性血液病患者70例,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齡15~65歲,中位年齡44歲;白血病40例,淋巴瘤3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35例。治療組,其中男20例,女15例;白血病20例,淋巴瘤15例;對照組,其中男19例,女16例;白血病20例,淋巴瘤15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KPS評分、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以骨髓、病理組織及免疫組化檢查診斷為金標準,所有患者經(jīng)彩超、CT或PET-CT檢查后,至少有1個在影像學下可測量的病灶。全部患者KPS評分≥60分,預期生存時間≥3個月。
T細胞來源淋巴瘤;KPS評分<60分;生存期<3個月;同時存在第2種腫瘤;有嚴重肝腎功能損害;已行手術治療或近3個月內曾行化療或放療;過敏體質者。
對照組中,急性髓系白血病采用IA、TA、DA、大劑量阿糖胞苷方案化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采用DOLP或IOLP,MTX加阿糖胞苷方案化療;淋巴瘤采用CHOP、CHOP-E、MOEP、ESHAP方案化療。治療28 d為1個周期。
治療組在化療基礎上予以復方苦參注射液(巖舒,山西振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4021231;批號:20090209,20101121,20121009)30 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21 d后,休息7 d后重復使用。
2組患者均治療2個周期,化療止吐預處理與止痛措施相同。
采用堿性磷酸酶-抗堿性磷酸酶法(APAAP法)于化療前及化療第2個周期結束后第14天采空腹靜脈血,檢查T細胞亞群與NK細胞活性。
QOL調查評分標準[2]從食欲、精神、睡眠、疲乏、疼痛、家屬理解與配合、同事理解與配合、自身對癌癥的認識、對治療的態(tài)度、日常生活、治療的毒副作用及面部表情12個方面進行評分。各項指標根據(jù)由重到輕的變化分為1~5分。QOL滿分為60分,QOL極差≤20分,差21~30分,一般31~40分,較好41~50分,良好51~60分。改善:臨床癥狀緩解,QOL評分上升≥5分,KPS評分上升≥10分,體重2個月內增加≥2 kg;穩(wěn)定:較治療前QOL評分增加或減少<5分,KPS評分增加或減少<10分,體重增加或減少<2 kg;降低:QOL評分較前下降>5分,KPS評分下降>10分,體重2個月內減輕>2 kg。
應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對照組改善15例,穩(wěn)定12例,降低8例,改善率42.86%;治療組改善27例,穩(wěn)定7例,降低1例,改善率77.1%,治療組QOL較對照組明顯改善(χ2=8.571,P=0.003),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治療前,2組CD3+、CD4+、CD4+/CD8+、NK細胞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對照組各項免疫指標較治療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CD3+、CD4+、CD4+/CD8+、NK細胞水平較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D8+較治療前稍下降,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治療后QOL情況比較(n=35,例,%)
表2 2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目前,化療仍是治療惡性血液病的最主要手段,為后續(xù)骨髓移植治療奠定基礎。化療時雖病情得到改善,但由于化療藥物的細胞毒性作用,使患者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受到損害,免疫功能降低,導致化療不良反應多,并發(fā)癥出現(xiàn)概率及嚴重程度增加,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并可由此危及患者生命。既往研究[3-4]表明,機體免疫功能改變在惡性病變中扮演重要角色,免疫功能指標在治療、預后判斷中均有一定臨床價值。所以在惡性血液病的治療過程中,殺傷腫瘤細胞與保護機體免疫功能同等重要。
Oka等[5]研究表明惡性腫瘤患者的CD3+、CD4+細胞降低,CD8+細胞增多,CD4+/CD8+降低,NK細胞活性不同程度降低,從而導致機體的抗腫瘤功能下降。眾所周知,T淋巴細胞亞群在人體抗腫瘤免疫反應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CD4+對細胞免疫起正調節(jié)作用,CD8+對細胞調節(jié)起負調節(jié)作用,CD4+/CD8+可反映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狀態(tài)?!缎戮巼抑谐伤帯穂6]中記載復方苦參注射液成分復雜,主要由苦參、白土苓、土茯苓、靈芝、首烏、五靈脂等多種藥材制成,含有苦參總堿、皂苷、氧化苦參堿等多種活性抗癌成分,對惡性腫瘤細胞有直接殺滅作用,誘導腫瘤細胞向正常細胞分化和促進細胞凋亡,還有升高白細胞、抗感染、止痛及保護機體免疫功能作用[7-9]。劉力建等[10]研究表明苦參堿對小鼠環(huán)磷酰胺腹腔注射致瘤的微小殘留白血病有治療作用。覃遵科等[11]在苦參堿對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細胞Bcl-2表達的影響研究中表明,苦參堿可抑制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的增殖,下調參與細胞誘導分化凋亡的異常高表達的Bcl-2,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可以提高抗實體瘤、淋巴瘤的療效,減輕化療不良反應,改善生活質量,改善免疫狀態(tài)[12-14]。
本研究結果顯示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治療惡性血液病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可以作為血液病化療的輔助用藥推廣使用。
[1] 魏永燕,劉培勛.中藥復方現(xiàn)代研究新技術新方法的進展[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25(11):1050-1052.
[2] 栗彤,付靜,任玲,等.晚期消化道惡性腫瘤姑息治療42例臨床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12,28(6):582-585.
[3] 和鋼,李錦.淋巴結外惡性淋巴瘤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與免疫指標測定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5,21(11):1153-1154.
[4] 劉華,王蔚,鄭垂志.惡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細胞亞群的研究[J].白血病·淋巴瘤,2009,18(3):166-168.
[5] OKA M,YOSHINO S,HAZAMA S,et al.Immunological analysis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intraabdominal and intrapleural injection of lentinan for malignant ascites and pleural effusion[J].Biotherapy,1992,5(2):107-112.
[6] 宋民憲,楊明.新編國家中成藥[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
[7] 程向東,杜義安,黃靈,等.苦參堿在調節(jié)Bax和Bcl-2蛋白表達誘導Hep G2細胞凋亡中的作用[J].中國腫瘤臨床,2008,35(12):711-713.
[8] 李建國,伍斌,謝紅付,等.氧化苦參堿對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Tr)和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學雜志,2008,18(8):993-999,1004.
[9] 葉進科,吳亞叢,付靜,等.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帕米膦酸二鈉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疼痛的觀察[J].中國綜合臨床,2012,28(6):579-581.
[10] 劉力建,夏順中,夏涵.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臨床研究[J].藥學服務與研究,2006,6(1):42-44.
[11] 覃遵科,殷小成.苦參堿對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細胞Bcl-2表達的影響[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4,6(6):497-499.
[12] 王燕,張巧花.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CTOP方案治療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50例[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2,6(11):3-5.
[13] 王志紅,曹永彬,吳曉雄,等.復方苦參注射液用于血液病輔助化療的觀察[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8,8(11):854-856.
[14] 程晶,胡建莉,吳紅革,等.巖舒注射液對中晚期腫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4,11(6):47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