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是我國第一大經(jīng)濟作物,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重要的飼料作物。我國玉米年產(chǎn)量居世界第二位。我國和美國都是有名的玉米黃金帶,在我國玉米是我們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占有重要地位。玉米病害種類繁多,本文主要介紹了玉米常見病害的防治技術,僅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玉米;病害;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S43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5-84-1
首先我們先來說一下玉米病害的預防工作,玉米病害的預防工作首先要選用良種,選擇抗病害能力強的品種為主,然后可以適當?shù)倪M行藥劑處理,降低后期發(fā)病的可能性。另外一般來講后期也要注意田間管理,有效的及時的田間管理可以保證植株健康成長,也降低了玉米的發(fā)病率。玉米銹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紋枯病和和玉米黑穗病是玉米比較常見的病害種類,下面我們就一一進行介紹。
1玉米銹病
玉米銹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廣泛的分布在東北及華北地區(qū),吉林省、遼寧省和黑龍江省為害較大,其病菌屬真菌擔子菌亞門,銹菌目,柄僑胞菌屬,寄主主要是以玉米為主,也危害高粱等作物。一般發(fā)生于玉米生育后期,分布雖廣,但為害不大。有些品種可嚴重受害,使葉片早期枯死。其實嚴格來講該病害全生育期均能侵染發(fā)病,但中后期發(fā)生嚴重。主要侵染葉片,嚴重時也可浸染果穗、苞葉乃至雄花。初期僅在葉片兩面散生淺黃色長形或卵形褐色小粉皰,后小粉皰破裂,散出鐵銹色粉狀物(病菌夏孢子);夏孢子可進行擴大再侵染;后期病斑上生黑色近圓形突起,開裂后露黑褐色冬孢子。預防方法上選用抗病能力強的品種是首選,同時建議不要過多的使用氮肥,適當即可,后期注意田間管理。
藥劑防治:用0.1%~1.5%的50%代森銨,65%代森鋅,40%福美砷和波美0.2度石硫合劑,每7天1次,連續(xù)噴2~3次。在植株發(fā)病初期也建議噴施25%粉銹寧可濕粉或乳油1500~2000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懸浮劑8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或50%超微硫磺懸浮劑30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濕粉或25%敵力脫乳油3000~4000倍液,2~3次,隔10天左右一次,交替施用,噴勻噴足。
2 玉米苗枯病
玉米苗枯病屬于真菌性病害,先在種子根和根尖處產(chǎn)生褐變,后擴展到整個根系,根毛減少,根系變黑褐色,并向上引起莖基部水浸狀腐爛,葉鞘變褐色撕裂。然后葉子萎蔫,逐漸干枯變黃,嚴重可以導致植株死亡,苗枯病一旦發(fā)生要及時治療,以免造成減產(chǎn)。
預防避免需用陳年種子,最好用新種子,來降低病害的發(fā)生幾率,另外新品種也要選擇抗病害能力強的品種,生命力旺盛的品種為宜。選好種子后播種時建議不要太深,可以適當?shù)谋苊庥衩酌缈莶〉陌l(fā)生。
藥劑防治:可以選用適樂時拌種,可以預防玉米苗枯病的發(fā)生。如果發(fā)現(xiàn)病株后,可以選用96%天達惡霉靈6000倍與1000倍天達2116混合噴霧,10天后用上法再噴一次,可基本控制為害。發(fā)病初期也可以選用96%天達惡霉靈6000倍+天達壯苗靈600倍噴施玉米基部,順根入土,效果明顯。
3玉米紋枯病
紋枯病主要發(fā)生在玉米籽粒形成至灌漿期,苗期和生長后期很少發(fā)生。主要為害葉鞘和果穗,也可為害莖稈和葉片。發(fā)病初期多在基部1~2莖節(jié)葉鞘上產(chǎn)生暗綠色水漬狀病斑,后擴展融合成不規(guī)則形或云紋狀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邊緣深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擴展。穗苞葉發(fā)病也產(chǎn)生同樣的云紋狀斑。果穗發(fā)病后禿頂,籽粒細扁或變褐腐爛。嚴重時根莖基部組織變?yōu)榛野咨?,次生根黃褐色或腐爛。多雨、高濕持續(xù)時間長時,病部長出稠密的白色菌絲體,菌絲進一步聚集成多個菌絲團,形成小菌核。
預防方法:要選用抗(耐)病的品種,加強田間管理,結合中耕消滅田間雜草。并且要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收獲后清除田間病殘體,鏟除田邊雜草,消滅越冬菌源,減少初次侵染源。
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摘除病葉,并用藥劑涂抹葉鞘等發(fā)病部位??梢杂衩壮樾燮趪?%井岡霉素AS 1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WP 500倍液,或40%菌核凈WP 1000倍液,或50%多菌靈WP 6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WP 1000~2000倍液,或50%苯菌靈WP 1500倍液,或50%腐霉利WP 1000~2000倍液,或50%退菌特WP 800~1 000倍液。
4玉米黑穗病
玉米黑穗病是苗期侵染的系統(tǒng)性病害,一般到穗期才出現(xiàn)典型癥狀。雄穗受害多數(shù)病穗仍保持原來的穗形,部分小花受害,花器變形,穎片增長呈葉片狀,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膨大形成菌癭,外包白膜,破裂后散出黑粉(冬孢子)發(fā)病重的整個花序被破壞變成黑穗。病果穗較粗短,基部膨大,不抽花絲,苞葉葉舌長而肥大,大多數(shù)除苞葉外全部果穗被破壞變成菌癭,成熟時苞葉開裂散出黑粉。
預防方法:選用良種是關鍵,建議實行輪作倒茬,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是減輕玉米黑穗病的有效途徑。特別是玉米黑穗病嚴重的地方,要多種一些薯類、豆類和花生、瓜菜等作物,努力避免連續(xù)多年重茬種植。實在倒不過茬的,也要輪換種植抗病品種。
藥劑防治:15%或25%可濕性粉劑和20%乳油。處理玉米種子量可按種子100公斤用有效成分80~100克。以25%為例,即種子100公斤用商品藥量320~400克。
5結語
玉米病害蟲防治技術固然重要,建議農(nóng)戶還是以預防為主,一旦植株發(fā)病在選用藥劑進行防治,同時要想種植出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玉米,還需要掌握必要的玉米種植技術,希望大家可以不斷學習,努力種植出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玉米。
參考文獻
[1] 何艷霞,袁文先,韓旭東,張東勤. 夏玉米高產(chǎn)栽培十大技術[J]. 種業(yè)導刊,2009(01).
[2] 耿銳,劉善強,孔慶志,王久增. 夏玉米銹病的發(fā)生及綜合防治[J]. 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 2005(07).
作者簡介:盧清云,中專學歷,公主嶺市雙城堡鎮(zhèn)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站,農(nóng)藝師,研究方向:農(nóng)作物栽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