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JO
熱門劇集在擁有大量固定觀眾的情況下,開辟新戰(zhàn)場,出一套衍生劇,在美劇中是很常見的情況。例如《海軍罪案調(diào)查處》有衍生劇《海軍罪案調(diào)查處:洛杉磯》,《吸血鬼日記》有衍生劇《初代吸血鬼》,《CSI》甚至曾有《CSI:邁阿密》和《CSI:紐約》兩大同宗兄弟護法。但是作為《芝加哥烈焰》的衍生劇《芝加哥警署》,卻是一個有些例外的存在:第一,在《芝加哥烈焰》剛剛播完第一季的時候,《芝加哥警署》就出現(xiàn)了,速度之快,幾乎前所未有;第二,《芝加哥烈焰》本身收視率只不過馬馬虎虎,算不上慣常意義上可以分枝杈葉的主干。所以《芝加哥警署》的快速出爐,只能說是出品方對故事有著強大的自信。
警察不一定都是好人
《芝加哥警署》講述的是芝加哥21轄區(qū)警局的故事。這個警局里除了普通的制服警員,還有一組專門偵破大案的“情報組”,其組長沃特和安東尼奧警官兩名成員都是來自《芝加哥烈焰》中的角色。在《芝加哥烈焰》里,沃特是一名腐敗警察,他曾經(jīng)為了給自己酒駕的兒子當保護傘而采用暴力手段威脅消防隊長凱西,被正直的安東尼奧警官設圈套抓獲,投入監(jiān)獄。后來他利用自己的關(guān)系網(wǎng)幫助安東尼奧破獲了一個大案,又答應幫內(nèi)務處抓其他腐敗警察,這才被放出來,并且跟安東尼奧冤家路窄,同在情報組工作。
沃特在新劇中當上主角之后,編劇開始不遺余力地為其進行“洗白”。他被描繪成一個復雜的人物,表面看來是一個黑警察,但實際上也許只是一個老派作風的警察—為了保護這座城市,即便弄臟自己的手也在所不惜。當然,如果能捎帶給自己也弄點好處就更好不過了。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在警匪劇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盾牌》。那部劇集中的主人公麥基警官,也是這么一個游走在黑白世界之間的性格復雜的角色。但是與《盾牌》的編劇冷眼旁觀的態(tài)度相比,《芝加哥警署》的編劇替沃特文過飾非的傾向過于明顯,反倒讓普通觀眾難以對他建立起好感。所以,即便《芝加哥警署》主角們幾乎是在播美劇中最不依法辦事的一群警察,他們毆打罪犯看起來也很“解氣”,但每集的收視人數(shù)平均下來也只有六七百萬。
演員都是大熟臉
演員陣容是《芝加哥警署》跟其他新劇相比的一大弱勢。在一線、二線,過氣、沒過氣的電影演員都會看在鈔票的分上跑到美劇里軋一腳的今天,《芝加哥警署》里沒有一個真正的大牌,有的只是美劇中的熟臉:扮演沃特的杰森·貝吉是個警察專業(yè)戶,曾經(jīng)在電影《末路狂花》《危情三日》里扮演過警察的角色;扮演亞當警官的帕特里克·福倫格主演過科幻劇《4400》和犯罪劇《小偷世家》(這兩部劇集都中途被砍,有頭無尾);跟沃特亦敵亦友的安東尼奧的扮演者喬恩·塞達,主演過《太平洋戰(zhàn)爭》和《監(jiān)獄風云》。
真正值得一提的是劇中的常規(guī)演員高圣遠。他扮演一位警察局的技術(shù)專家。從戲份上來說,他比前面提到的那幾位少得多,所謂“常規(guī)演員”并不能保證他每一集都有出場的機會。從各方面來看,他的角色只是出于種族平衡角度考慮而存在的—為了顯示美國資本主義大家庭的優(yōu)越性,每個劇集里都是各色人種齊全,高圣遠就是《芝加哥警署》中的亞裔面孔,就像他在《CSI》中曾經(jīng)扮演技術(shù)人員角色一樣。不過,鑒于高圣遠身居“周公子新男友”的身份,出于八卦的角度,多關(guān)注一下他出演的劇集,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