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希子
閱讀是語文考試與教學中的“重頭戲”,閱讀分值展示了它在語文考試中無法撼動的地位,而無論是作文還是基礎知識,其根本還是在于閱讀,學生的閱讀面直接影響著他們的知識面和“素材庫”。閱讀分為課堂閱讀教學和課外閱讀活動兩種形式,兩者結合才能有效提高語文水平。而不管是課內還是課外,光靠教師的“傳授”是不夠的,語文水平還需在豐富多彩的實踐中逐漸提高。讀書筆記和讀書報告會就是促使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閱讀的一種有效形式。這兩種形式都能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主性,這是語文教學的起點,也是歸宿。
一、讀書筆記——夯實基礎,提升內在語文素養(yǎng)
讀書筆記不是天馬行空的讀后感,也不是鴻篇巨制的論文,更不是簡單機械地抄,而是經(jīng)過大腦的篩選與提煉,把書中精華的部分和有感觸的部分用自己的話概括。因此,做筆記的過程,也就是加深理解和孕育想法的過程。在學科論文的連環(huán)轟炸下,我自認為讀書筆記是補充養(yǎng)料最高明的方式,也是最簡單有效的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方式。
中學語文作業(yè)中,占最大比重的就是摘抄與作文。教師用每周千字的摘抄作業(yè)和周記督促我們常讀書多寫作。課內有經(jīng)典的必讀書目,課外有海量的報紙報刊,學生確實讀了不少書。但為什么寫作文時,卻依舊絞盡腦汁也擠不出半句話,或者寫出的文章泛泛而談、空洞無味呢?我認為,這是因為學生把閱讀文章當作機械任務,以一種被動的心態(tài)去學習,或者把讀書當作了消遣,只追求緊張的故事情節(jié),而基于這樣的閱讀方式上的摘抄也成了形式。
有人說,做一百套模擬題不如認真鉆研一套真題,同樣,囫圇吞棗讀萬卷書不如細嚼慢咽讀一本經(jīng)典。精讀書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做好讀書筆記。讀書筆記的書寫方式分許多種,如摘錄式、感悟式、提要式、剪貼式等。我認為不同的文章可以靈活選用不同的方法,而且一篇文章不用拘泥于某種形式。但是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1)要有明確的目的,記什么;(2)對所記的內容要仔細分析、認真思考,在真正理解的基礎上寫下來,要抓住重點;(3)對內容進行內容歸類,哪一些是與主題有關的,哪一些是言詞優(yōu)美的等等,以便日后查閱;(4)定時重讀筆記,鞏固和加深記憶。
可以說,寫讀書筆記是個補充養(yǎng)料、夯實基礎的過程,“逼迫”學生動腦思考,同時也是順應和尊重了他們的潛能和天性,張揚其“思想者”的角色。
二、讀書報告會——拓寬視野,激發(fā)潛在創(chuàng)新思維
讀書報告會是學生交流課外讀物的良好平臺,通常是在教師指導下定期舉辦。在讀書報告會開始前,學生應預先閱讀課外讀物并做好相應的讀書筆記。教師最好能事先劃定一個讀書范圍或者指定相關書目,為讀書報告會定一個主題,以便交流中的思維碰撞和融合,避免話不投機。
我認為,讀書報告會的作用能用“溫故”“知新”來概括。這里的“溫故”“知新”并不僅僅是孔子《論語》里的“溫故知新”。讀書報告會上,學生需要把所讀的書籍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并表達出自己的見解,這就是一個溫習學過的知識,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的過程。而作為聽眾,別人推薦的書目或者別人獨到的見解也能擴寬自己的知識面,并對自己產(chǎn)生啟發(fā)性,這是個“知新”的過程。作為開放性學習模式,讀書報告會有效延伸了有限的課堂時空,拓展了課堂閱讀內容,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等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這卻是在中學課堂中被忽視的好方法。
現(xiàn)今的狀況是,讀書報告會并未能普遍走進課堂,即便有,走進課堂的讀書報告會周期過長,一學期舉辦一次或者一年一次的“讀書節(jié)”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促進學生課外閱讀的作用。規(guī)模龐大的讀書報告會也往往擺脫不了“形式主義”的弊端。要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讀書報告會要做到小而精,這樣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有發(fā)言權,這樣的讀書報告會才有意義,才能通過學生不同的知識積淀、思維方式的交互融合和碰撞,拓寬閱讀面,為提升語文素養(yǎng)創(chuàng)造一個廣闊而堅實的平臺。
三、教學上應以讀書筆記為主,讀書報告會為輔
教師讀書筆記可以替代摘抄,因為讀書筆記其實是摘抄的“升級版”,它不局限于對原文的摘錄和單純的心得體會,它留給學生的自由發(fā)揮空間更大。教師還能通過批改讀書筆記與學生產(chǎn)生思維上的交流,這就要求教師放棄干巴巴的“查”或者“閱”轉而用妙語評筆記,這樣一來,無形中使學生做讀書筆記的興趣得到空前高漲,學會自主學習。
讀書筆記是學生與教師的交流,而讀書報告會是學生與學生的交流??梢哉f,讀書筆記是讀書報告會的前奏,只有當自己精讀了文章書籍,有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后,讀書報告會才能得以開展,所以讀書報告會無需像讀書筆記那樣頻繁,兩三周一次為佳。交流不僅可以讓學生吸取優(yōu)秀的語文讀書筆記做法,獲取更有價值的語文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言說個性,為學生把寫作當愛好鋪墊了道路。
當然,這兩種方法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后,也許會產(chǎn)生未料到的問題,如何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效果,教師要有所創(chuàng)新。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文學院)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