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鳳君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閱讀能力是寫作能力提高的前提。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至關重要。
一、上好預習指導課
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也是提高小學生閱讀質(zhì)量的重要一環(huán)。小學生不會預習,因此,教師要將預習納入課堂,上好預習指導課,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讀熟課文,要求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后能比較準確地回答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要借助字典認字,理解詞語。 隨著閱讀訓練項目的增加,預習要求也相應提高,在上述訓練的基礎上,再給學生布置有方向性的預習提綱,讓學生有所遵循,學生掌握了預習的方法和步驟,做好充分的預習,閱讀訓練便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加大學生閱讀量
要想快速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僅靠教材上的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通過加大學生的閱讀量,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使之養(yǎng)成愛讀書的良好習慣。教學中,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很恰當?shù)剡\用許多教材上沒學過的詞語,這就是課外閱讀所得。所以,激勵學生廣泛地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良好途徑。平時教師要介紹適合學生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的讀物去閱讀,過深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學生浮躁,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低年級只要求學生借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高年級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準確地斷句,有一定的感情,能用自己的話較準確地說出一句話的含義,要求學生把各句聯(lián)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這樣一步一個臺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能從讀懂逐句逐段,最后到理解全篇內(nèi)容。教師還要啟發(fā)學生運用恰當?shù)拈喿x方法進行閱讀,以此豐富學生的知識,開拓思維,開闊視野,提高閱讀能力。
三、利用晨讀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預習指導和閱讀材料是遠遠不夠的,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浩瀚的書海中遨游,是提升他們閱讀能力的法寶。
當早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的時候,人們感覺到的是新鮮、美麗和輕松。此時的學生背著書包,沐浴著早晨溫暖的陽光,走進了充滿理想和奮斗的校園,開始了一天的學習和生活,也開啟了新一天的早讀。一時間,整個校園都沉浸在讀書聲中,走廊里、教室內(nèi)、花壇邊一聲聲或整齊、或高亢的讀書聲不絕于耳,讓人真切地感受到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在晨讀時間,有計劃地安排一些課外閱讀內(nèi)容與要求恰到好處,并將晨讀的內(nèi)容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二者交互進行,給學生以新鮮感。童話、寓言、故事、詩詞、格言、警句等都可以作為晨讀課的內(nèi)容,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快樂和趣味。晨讀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講究全員參與,可以采用分組讀、比賽讀、指導讀等多種形式。此時的教師是主導,是遠航的總舵手,要引領好學生朗讀和思考的方向,以免學生進入思考的誤區(qū),最終達到教師、學生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共同體驗的快樂。我們不能奢望一次晨讀就能使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因為畢竟學生作為主體,其學習程度、能力都是有差異的,教師只要有計劃地讓學生長期有目的地去讀、去品味,力求每一個晨讀都讓學生有所收獲,學生就會逐漸喜歡閱讀。
四、提高閱讀能力要加強詞句訓練
讀課文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基本思想;要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準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是發(fā)展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重要基礎。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運用詞語十分重要,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重要內(nèi)容。詞語訓練要注意兩點:一是既要重視理解又要重視運用,把學和用結(jié)合起來;二是要與閱讀課文與理解文章結(jié)合起來。一些常用的詞語,要引導學生在說話和作文中學習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導學生加深認識,并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學會使用。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應讓他們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和用法。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更是人類文明的傳播工具,就讓我們通過閱讀,引領學生在書籍中找尋生活的真諦,在書海中暢游。當學生在閱讀方面取得驕人成績的時候,也是我們教師倍感欣慰的時候!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