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賽琴
某日午休,我哼著歌兒走過寂靜的長廊,惹得幾位老師從辦公室探身出來:“誰在唱歌?”得知是我,便好奇起來:“張老師,有什么好事讓你這樣快樂?”
“習慣,習慣,我習慣快樂,也適應快樂。”我連忙為自己不經(jīng)意的打擾行為作解釋。
快樂能成習慣嗎?有幾位老師不以為然,自然傾訴起種種苦惱之事。諸如一天十小時的工作啊,工資太少,房奴苦啊,每日無聊的“常規(guī)”生活啊,學生難管成績難上啊,家長難纏無端指責啊,此外,“推門課”“評估課”“摸底測試”“課題研究”,壓力山大啊……
請打?。∮H愛的老師,務(wù)必不可在苦惱泥潭中越陷越深,你必須將這些想法排除掉,再以快樂的想法取而代之。
讓我給你列一份“快樂清單”:
1. 你有專屬自己的空間、對象、時間(教室、學生、課時),工作有尊嚴,生活有自由。
2. 你有穩(wěn)定的崗位、具體的工作,雖繁雜,但安全。
3. 你按月可領(lǐng)取一份工資,雖不高,但夠用。
4. 你每天都在學習,能備課,能進得了教室上得了講臺。
5. 你有親情友情同事情,隔三差五致電問候,聊信自如若比鄰。
6.你為教學順利開心,不為教學逆境惱心,因為你有了新思路,新目標。
7.你給學生一個笑容,他們還你很多笑臉。
8.你身體健康,吃睡都香,力氣如潮水,一波一波來。
相信多數(shù)老師擁有這份“快樂清單”,為什么在實際中卻不適應這些快樂了呢?是原因很多、道理很深嗎?不是!親愛的老師,快樂,無關(guān)榮華富貴,無關(guān)名譽地位,無關(guān)房子車子;有關(guān)的,是你心靈與生活的默契,是你心靈與物質(zhì)精神的距離。
讓我給你列一份“快樂習慣”的訓練計劃吧。
每晚睡覺前,請用上五六分鐘回憶“今天的收獲”并寫成文字,讓每天在“快樂的結(jié)局”中進入平靜優(yōu)質(zhì)的睡眠。次日早晨下床前,請舒暢地想一想,把今天可以得到的“快樂”在腦中描繪出一幅可能會實現(xiàn)的快樂藍圖:你設(shè)計的活動學生喜歡了,你的教學經(jīng)驗與同事分享了,你的教學困惑向前輩請教了,你教的學生錯別字比昨天少了。還有,校園里盛開的山茶你去看了,順便看到了噴水池里的蝌蚪。還有,第三節(jié)下課后可以喝一小杯咖啡,離開學校前可以打15分鐘乒乓球……一日之計在于晨,美好期盼存于心,心誠則樂!
或許你有疑惑:如果我的教學不過關(guān)或不達標,如果領(lǐng)導斥責我,家長埋怨我,我還能快樂起來嗎?
我輕輕地告訴你,向內(nèi)用力知不足,小步前進照樣樂。
快樂在快樂的習慣里!
(責任編輯 劉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