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 要: 幼兒學前音樂教育是實現(xiàn)人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在歌唱學習過程中,孩子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和練習能力,培養(yǎng)較好的控制能力和歌唱藝術表現(xiàn)力。同時在學習歌唱的過程中,開發(fā)一些學習方法和成功經(jīng)驗,養(yǎng)成一些學習習慣,將獲得的成功體驗遷移到其他領域和其他類型的學習活動中,對幼兒的歌唱藝術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 幼兒教育 歌唱教學 藝術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
一、組織幼兒歌唱教學的意義
以促進幼兒歌唱藝術表現(xiàn)力水平的提高為目的,組織幼兒多聲部歌唱活動,探索自然發(fā)聲和多聲部歌唱教學在幼兒歌唱教學中的可行性,對幼兒歌唱的藝術處理和實施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培養(yǎng)幼兒歌唱藝術表現(xiàn)力可以使其獲得對社會生活的認知、豐富的情感體驗,增強內(nèi)心的音樂感知能力,促進幼兒音樂歌唱水平、音樂聽覺、音樂記憶能力的提高,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歌唱興趣,使其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
二、組織幼兒歌唱教學的方法
(一)導入法
為了創(chuàng)設同伴互相關愛的情境,激發(fā)幼兒對歌唱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游戲的形式導入歌唱教學。
在歌唱教學開始前,幼兒的注意力比較集中,能靜下心來,但是從教師的導入開始,幼兒似乎處于興奮狀態(tài),教師不得不經(jīng)常維持紀律。從教師對歌唱教學的設計、教師的指導語和道具的使用情況來看,可能這是導致幼兒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如果教師在歌唱教學時讓幼兒想出并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叫聲,改換其他方式導入,在幼兒已經(jīng)興奮的情況下出示一些小動物的圖片,可能效果就會很不一樣,因為幼兒在歌唱教學開始前的狀態(tài)還是比較適宜學習的。
(二)情境教學法
在歌唱教學開始前,教師整頓班級上課常規(guī),調(diào)換位置,使幼兒產(chǎn)生好奇感和新鮮感。幼兒之所以在歌唱教學中非常興奮,是因為這種座位安排是他們平常沒有見過的,非常新奇和興奮,而且離教師那么遠,他們感覺很放松、很自由。應該說教師在進行歌唱教學時費了很多心思,為了讓歌唱教學形式更吸引幼兒,更方便歌唱練習,花費了時間和精力鉆研。情境教學對于促進幼兒盡快投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具有時效性。
(三)游戲法
采用句子游戲的方法,以歌曲的樂句為學習的“焦點”,在游戲中熟悉曲調(diào)??梢韵扔梢皇讓W習過的歌曲開始,讓一排孩子站在講臺前,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一面唱歌,一面向同一個方向轉(zhuǎn)圈,當唱到一段時改變轉(zhuǎn)圈的方向,進而引導學生按一個樂句改變一次轉(zhuǎn)動方向。然后換一排孩子做這樣的游戲,之后學習新歌曲,反復進行這樣的游戲。學生能熟悉并記住歌曲旋律,很好地掌握歌曲樂句的感覺。
三、在歌唱教學中,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表現(xiàn)力
(一)幼兒自主處理的藝術效果
在歌唱教學過程中,幼兒傾聽時,會根據(jù)歌詞和曲調(diào)的特點,自己推斷出后面的旋律和歌詞,而不是通過傾聽獲取對歌曲的印象。在歌曲吸引人或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非常吸引人時,能相對專注地傾聽,但是如果歌曲本身或者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不夠吸引人,很多幼兒就開始走神。一些傾聽習慣較好的幼兒則能夠堅持傾聽,從而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幼兒對音量的控制力
在幼兒園集體歌唱教學中,幼兒歌唱時不能很好地控制音量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部分幼兒習慣于大聲唱歌,甚至喊唱,與此相對的一個極端是音量過小,像蚊子哼哼,前者極易引起唱歌走音,后者由于音量過小,無法判斷音準,但是相對前者而言,問題不那么突出。但是由于低聲唱,容易導致幼兒對發(fā)聲器官的過分抑制,同樣容易造成唱歌“走音”。
(三)幼兒呼吸力度不均勻
在幼兒單獨唱歌時,歌唱方法就顯得較為突出,首先,呼吸方法不正確。少數(shù)幼兒唱歌時吸氣的聲音非常刺耳,呼氣的時候很不均勻,唱兩個字甚至一個字就必須換氣,在一句話中要停頓兩三次甚至更多,聽者感覺非常難受,沒有唱歌的感覺。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在歌曲《好媽媽》中,一共9句歌詞,有一名幼兒大聲吸氣的次數(shù)達到16次,有的時候一句話中間要吸氣3次。其次,發(fā)聲方法不正確。觀察他們說話的方式和聲音,發(fā)現(xiàn)他們其實是在用說話的方式和嗓音唱歌。
引導幼兒通過多藝術的渠道感知音樂、理解音樂,并大膽嘗試藝術與其他學科(領域)間相互滲透的可能性。在實踐教學中,為每個聲部選一名聲部長,讓幼兒意識到一個聲部就是一個小團隊,需要發(fā)揮凝聚力,同時培養(yǎng)幼兒對節(jié)奏、音色集中的多聲部歌唱的意識。聲部長的“協(xié)助”,幫助教師分擔了多聲部歌唱中的細節(jié)指導和紀律管理。各種音樂要素不是割裂開的,而是整合在同一首多聲部歌曲中的。因此,教師應帶領幼兒在多聲部歌唱中,反復演唱、演奏、做肢體律動,對已體驗和學習過的音樂要素知識不斷復習,從整體上全面掌握音樂要素。
參考文獻:
[1][德]巴斯蒂安著.陳鴻鐸譯.音樂教育:兒童成才之道[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2.
[2]邊霞.兒童的藝術與藝術教育[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3]蔡覺民,楊立梅.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4]陳蓉.從頭到腳玩音樂[M].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2009.
[5]陳莉.5-6歲幼兒韻律活動的教育實驗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2.
[6]華愛華.上海學前教育課程指南解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7]華夏.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與活動設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