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娜古麗·阿不力皮孜 菲羅拉·斯馬義
摘 要:為什么要發(fā)明現代舞呢,主要就是針對芭蕾來的,芭蕾舞非常的規(guī)范,要求非常的嚴格,全世界的古典芭蕾,七個手位,鄧肯的出現,掀起了20世紀一場波瀾壯闊的人體文化的復興,她拋開了緊身胸衣和舞鞋。穿上了圖尼克衫,赤足而舞,她覺得身體不應該規(guī)定這樣死,她應該更加自由,我想躺在地下,我想跳起來,我手愛往哪里放,追求自由,這也是他創(chuàng)造現代舞的一個的原因,一個理由,還有一個的原因,芭蕾都是要很挺拔,做動作也很挺拔,現代舞呢,躺在地上,找他身體的一種重量。
關鍵詞:芭蕾舞;現代舞;區(qū)別
現代舞作為一種現代藝術,產生于資本主義高度發(fā)展的西方,是現代思潮與現代文化的必然產物?,F代社會創(chuàng)造了現代舞,它有著自己獨特的品格和特點。
(1)背離傳統(tǒng)的特點?,F代舞從反對古典芭蕾舞開始,進而反對一切舞蹈傳統(tǒng)觀念。它突破了傳統(tǒng)舞蹈訓練形式與表演形式。在創(chuàng)作觀念上,與傳統(tǒng)藝術決然不同,在選材上也比傳統(tǒng)藝術廣泛多樣。他們主張:任何東西都是可能的。因此,自然界的變化,生活中的行為和動作,各種情感上的細微體驗,都能作為靈感的來源;哲學思考,人類命運,社會問題等都可成為創(chuàng)作動機。正因為有這樣創(chuàng)作觀念,所以現代舞能在舞臺上營造出種種奇特的意境和別開生面的舞蹈形象。
(2)強調不斷創(chuàng)新。現代舞拒絕模仿,強調對舞蹈的革新和創(chuàng)造。在“打倒偶像”的口號下,它無視昨天,向權威與典范挑戰(zhàn),倡導創(chuàng)作自由,張揚藝術個性;在創(chuàng)作中傾向于逆向思維,不求同而立異標新,以與眾不同為榮,以抄襲模仿為恥,所以它們沒有任何保留劇目。因此,這一代藝術家大多以背叛師門和自立門戶、創(chuàng)造自己的法典來證實自身的成熟與存在的價值。
(3)抽象的表現手法?,F代舞不像傳統(tǒng)作品那樣立意鮮明、主題清晰,而是追求象征性的意味而避免寫實。它不追求使觀眾賞心悅目的效果,而是通過,合理刻畫給觀眾更多的感受、想象和聯(lián)想,從而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舞蹈創(chuàng)作實踐中大致體現為:舞蹈不必表現情節(jié)故事,不必塑造人物形象;表現“自我”本能,表現直覺;展現純動作表演,強調動作就是一切。
(4)現代舞的時代性。從現代舞的先驅伊莎多拉以及鄧肯高舉“對傳統(tǒng)的反叛”和“向舊時代挑戰(zhàn)”大旗,肖恩那如投槍和匕首般向社會黑暗宣戰(zhàn)的工人題材作品,瑪莎、格蕾姆表現一個與社會對抗的異端分子的抗爭失敗、
奮斗的《異端》,到中國現代舞先驅者昊曉邦、戴愛蓮、賈作光等自三十年代將現代舞引進中國伊始即向黑暗社會發(fā)動猛烈的攻擊和奮爭,這一切都鮮明地顯現出現代舞對社會和人類生存狀況的關切,傳揚著民族的理念、信仰、追求甚至是痛楚和吶喊。由于它的時代性和貼近生活,所以為大眾所推崇,因而具有強大的藝術張力和生命力。
現代舞是一種適應能力很強的載體,純現代舞養(yǎng)成了一種容易溝通的國際語氣?,F代舞的含意觀念、動作分析法、地面訓練、氣息的運用、動作組合方法等,對于舞蹈藝術的發(fā)展都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這些都是它所以能成為風靡世界的一種藝術的客觀因素。但是,它又往往把創(chuàng)作主體、創(chuàng)作個性有時強調到不適當的程度,以致容易導致漠視社會、漠視公眾的弊端。因而我們學習借鑒它時要掌握分寸和尺數。而它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唯心主義、形而上學和違反藝術規(guī)律的表現,跟我們應該自覺分析批判的。而“芭蕾”起源于意大利,興盛于法國,“芭蕾”一詞本是法語“ballet”的音譯
(1)芭蕾舞。芭蕾的歷史,最早的肇端可追溯自歐洲文藝復興鼎盛時代的意年大宮廷,及法國南部的貝根弟處所的宮廷里。每當成婚喜慶,接見外國元首,或其他年夜慶典,即表演這種舞蹈以示?;蛑d。
(2)芭蕾舞的特征。優(yōu)美、高雅的芭蕾舞蹈,八個字即可代表它的特點,這八個字就是:開、繃、直、立、輕、準、穩(wěn)、美?!伴_”均需肩、胸、跨、膝、踝,五大關節(jié)部位左右對稱的外開,特別是兩腳向外180度的展開,最大限度的延長了舞蹈者的肢體線條,擴大舞蹈動作的運動范圍,增強了表現力,同時也增強身體的平衡能力和運動的靈活性。(正像有人所說,芭蕾舞腳位的一位表現重視,二位表現自信,三位是謙虛,四位是自豪,五位是藝術效果。)“繃”是指舞者踝部腳背的繃直,是古典芭蕾審美的根本標準之一。動作時腳跟推動腳背、腳尖向外擦出,一直到腳趾尖擦到最遠的點,腳趾尖勾向腳心,同時仍然保持延伸的感覺,好像要穿破地板繼續(xù)延伸。芭蕾是一種線條性藝術,只有各部位的繃直才能使觀眾有延長肢體線條的視覺感,只有通過繃直才能在有限的空間內使肢體末梢具有放射性,使舞姿更加舒展。
“直”是指主力腿和動力腿的膝蓋伸直,后背的垂直,換句話說就是把全身肌肉拉長,使芭蕾的舞姿達到舒展,長線條完美的視覺造型?!傲ⅰ笔侵干眢w要直立、挺拔,并把身體重心準確地放在兩腿或一條腿的重心上其空間占有感像古典的宮殿似的傲然挺立和氣宇軒昂。這和古典芭蕾發(fā)源于皇家宮廷的風格是一脈相承的,其目的在于顯示皇家貴族氣派,不是傭人和平民的風味?!拜p”是指舞者動作輕盈、自如,如,跳躍動作,起跳和落地時加強身體的控制能力全身看起來很放松動作自如,特別是落地時,需要腳趾、腳掌、腳跟依次落地并微微下蹲,就像小貓腳上帶有肉墊一樣,沒有聲音。“準”是指準確完成每個動作和舞姿的規(guī)格要求,使動作運動路線和位置準確。有人做過實驗,一名技術過硬的舞者在訓練時,做了100次的Battement tendu(擦地)他的腳尖每次都擦至在一個點上,其路線也絲毫不差?!胺€(wěn)”是指動作要做得不僅準確而切穩(wěn)健、扎實,還有做旋轉動作時要求演員在旋轉中保持良好的穩(wěn)定性,結束時要使舞姿準確地、穩(wěn)穩(wěn)地停在一個點上?!懊馈卑爬傥韬推渌璧敢粯右彩且环N觀賞性極強的視覺藝術,需要一舉一動都要有美感,芭蕾舞對美的要求是極高的。是“流動的音樂、活動的雕塑”。像音樂一樣受時間的限制,像雕塑一樣受空間的影響,編導家門通過發(fā)現美,運用美的舞蹈形式反映美的生活,而觀眾通過對舞蹈美的感知進行想象創(chuàng)造,從而在情感上引起共鳴19世紀末,古典芭蕾舞開始走向衰落,一成不變的動作傳統(tǒng)和陳規(guī)陋習使舞了鮮活的氣息和崇高的品位。 人們也急欲打破中世紀以來對人體的束縛,無論是思想觀念上,還是行為規(guī)范,都需要一場革命來應和解放身體與追求自由的呼聲。
從芭蕾的規(guī)范,到現代舞的松弛,隨意。從芭蕾的、開、繃、直、立、輕、準、穩(wěn)、美、到現代舞力量的順暢連接。自始至終從開始,兩個舞種的觀念就是不同的。
參考文獻:
[1] 朱立人.西方芭蕾史綱[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2] 隆蔭培,等.舞蹈知識手冊[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3] 約翰·馬?。↗ohn Martin)(美).生命的律動[M].歐建平,譯.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
作者簡介:熱娜古麗·阿不力皮孜(1983—),女,新疆烏魯木齊人,研究生,助教,新疆藝術學院舞蹈系,研究方向:舞蹈學。
菲羅拉·斯馬義(1983—),女,新疆烏魯木齊,本科,講師,新疆藝術學院舞蹈系,研究方向:舞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