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銀
摘要:指出了杉木材質好,生長快,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qū),是我國特有的速生豐產造林樹種,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均較好。結合多年實際工作經驗,對杉木速生豐產造林技術進行了探討,希望對速生林木的豐產造林工作帶來一定的幫助,提高造林區(qū)的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
關鍵詞:杉木速生豐產;造林培育;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6011802
1 杉木生物學特征分析
云南省鎮(zhèn)雄縣大部分地區(qū)地形崎嶇,起伏很大,屬于山地地形,以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氣候和山地氣候為主,杉木在山區(qū)、丘陵均有分布。由于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杉木一直是鎮(zhèn)雄縣的常用豐產造林樹種。
杉木是常綠針葉樹種,高可達30m,胸徑2~3m,枝條多為5~6枝輪生,呈放射狀開展,樹皮呈棕褐色,樹冠呈尖塔形。由于異花授粉和人工栽培的影響,杉木有許多類型,鎮(zhèn)雄縣的杉木類型主要是灰杉、線杉和黃杉。杉木材質輕韌,通直圓滿,紋理美觀,抗蟻蛀,耐腐蝕,不變形,是上等建材、板材、家飾裝修材,杉木的葉、皮、枝也可藥用。
2 鎮(zhèn)雄縣杉木的造林地選擇及規(guī)劃設計
2.1 造林地選擇
杉木造林地的選擇應考慮以下幾個要素:①氣候條件,杉木在溫暖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中生長最好,生產力最高,鎮(zhèn)雄縣全境均十分適宜杉木生長;②地形條件,主要是坡向、坡位和坡度,陽坡日照強烈,缺水季節(jié)雨水不足,不利于杉木生長,因此,以陰坡為宜,不同坡位的土壤和小氣候也有差異,會影響杉木生長,凹坡最好,直線坡其次,凸坡最差,杉木生長也需要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③土壤條件,杉木要求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排水通暢。
2.2 規(guī)劃設計
主要是根據鎮(zhèn)雄縣的自然條件、土地利用情況、生產特點、社會經濟條件、項目要求來確定林種比例、場地位置、林道設計等,并提出初步方案。造林設計的內容主要有:①立地指數劃分,以便于分別組織造林及墾復,提高單產水平;②造林/墾復類型編制;③內業(yè)和外業(yè)設計;④編寫總體設計說明書。
3 杉木苗木培育技術
3.1 實生苗的培育
(1)播種。首先,用50℃溫水浸泡種子1晚上,撈起后晾干,然后用1%的漂白粉液(或0.3%~0.5%的高錳酸鉀)浸泡15min。其次,從鎮(zhèn)雄縣的氣候條件來看,播種時間主要為12月至來年1月上旬。最后,播種方法主要為條播和撒播,一般采用條播,溝深2cm,寬2~3cm,溝距20cm,每行溝播種1.5~2.0g,每公頃播種45~60kg,播種后用過篩的細火燒土(或黃心土)覆蓋,并用無草籽的雜草、稻草保溫保濕。
(2)苗木管理。扎根期(從出真葉~迅速生長)約40~60d,此時幼苗幼嫩,要注意防旱、防澇、遮陰防病。生長期(幼苗高速生長期)約100~130d,此時生長迅速,高生長量可占全年的50%~60%,要注意灌溉、追肥、間苗,并繼續(xù)注意防旱、防澇和防病。生長后期,約10~12月上旬,此時注意松土、遮陰、灌溉等。
3.2 無性系苗的培育
(1)選擇標準。主要有3個來源,一是優(yōu)良無性系,二是優(yōu)良單株,三是優(yōu)良苗木。選出優(yōu)株后,應將其轉變?yōu)闊o性系,常用的辦法有3種,一是在林分中保存優(yōu)株,對其基部進行挖露促萌,然后取萌條,通過扦插或組培將其轉化為無性系,二是砍倒優(yōu)株,留伐樁促萌,三是砍優(yōu)挖蔸移栽促萌。
(2)無性系苗的扦插。①圃地選擇,應選擇土壤肥沃、土質疏松,且附近有水源的地區(qū),對光照無嚴格要求;②整地施肥,基肥一般用磷肥、麥餅、廄肥等,先將肥料發(fā)酵腐熟,再搗碎使用,苗床要便于排水,床高>20cm,長20m,寬100~120cm;③扦插一般選擇3~4月上旬,選擇根際萌發(fā),頂芽明顯的萌條,用ABT2號生根粉浸泡2小時,將已展側枝剪掉,插穗長度為8~10cm,馬蹄形,扦插株行距為3~15cm,扦插后應澆水;④寄插,宜選擇陽光微弱,土壤濕潤的山谷或林內,株距為3cm×3cm,插后根據土壤濕潤狀況適當淋水。
4 杉木造林技術
4.1 苗木出圃
苗木進入封頂期后,應調查苗木質量與產量,做好造林準備。評價苗木質量的標準主要有:
①苗高與地徑,苗高應達到一定高度,一般為30~60cm,地徑要粗壯,木質化程度高,以0.4~1.0cm為宜;②頂芽飽滿壯碩,側芽多,叢生如菊花狀;③側根、須根多,主要側根10~20條,根系長度為20~30cm,根幅為10~20cm;④此外,還應考慮高徑比、冠根比等。
4.2 整地
鎮(zhèn)雄縣水熱條件好,植被生長繁茂,人工清理費工費時,因此,可采用煉山來清理造林地,但要改進方法,避免水土流失。整地標準為:一要滿足杉木生長需求,二要避免水土流失。常用方法包括:①穴墾,適合在坡度在25°以上的;②全墾,適合坡度在25°以下,泥質、粘土巖發(fā)育的土壤腐殖層;③坡長>150m的山坡,若采用全墾,應每隔50m設一個保留帶寬,雜草密集的黃山要清除雜草。
4.3 栽植
一般選在12月~次年2月,小雨天、陰雨天或雨后晴天進行,連續(xù)晴天、大雨天、土壤過干不適合栽植。栽植深度應考慮苗木高度,苗高<40cm的,栽植深度可為苗高的1/2,苗高40cm的,栽植深度以20~25cm。栽植應做到苗直、根舒、壓實。
4.4 幼苗撫育
撫育管理的目的在于促進林木生長,保持并增強地力,提高經濟效果。幼苗撫育的主要工作是徹底清除雜草灌木,其次為松土、施肥、防治病蟲害。幼林一般每年撫育2次,撫育3年,每年第1次撫育一般選擇在4~5月,第二次選擇在8月中旬。若雜草特別繁茂,則可每年撫育3次,第1次撫育一般選擇在4月中旬,第二次選擇在6月中旬,第三次選擇在8月中旬。endprint
4.5 密度控制
密度控制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需求的徑材。密度控制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1)培育小徑材的可以密一些,培育大徑材的應稀一些;
(2)立地條件好的可以稀植,立地條件差的應密一些;
(3)交通條件好,間伐材銷路好的可以密一些,否則要稀些;
(4)密植成本較高,稀植成本較低;
5 施肥和病蟲害防治技術
5.1 施肥技術
(1)施肥種類。幼林施肥以施含N、P、K三元素的肥料,建議施PK、PN肥料或N、P、K配比施肥;中齡林施肥以N為主,主要為NP,或N、P、K配比施肥;近熟林施肥以N為主,NK配合效果最好。
(2)施肥時間。幼林施肥可在造林當年一次施入P基肥,NK肥可于第二年4~5月一次性施入,NPK復合肥可于第二年4~5月一次性施入;中齡林可在造林后10~12年,第二次間伐后施肥;近熟林可在主閥前5~10年施肥。
(3)施肥方法。主要為基肥與追肥,基肥一般在表土回穴時施入,追肥一般在每株樹上坡開一條弧形溝,或在樹兩側各開一條溝,追肥后覆土。施肥一般在雨后,施肥前應除凈雜草,松土,除盡林地內萌芽。
5.2 病蟲害防治
首先是病害防治。杉木常見病害主要包括猝倒病、赤枯病和炭疽病。
(1)猝倒病多發(fā)生于3~5月及7~8月,危害幼苗,表現為種子、植株腐爛枯死,防治方法為做好土壤消毒,或在幼苗出土后定期噴灑1%波爾多液;
(2)赤枯病癥狀為病葉產生紫褐色斑點,逐漸枯死,防治方法主要為圃地地下水位不宜過高,及時間苗,施磷肥鉀肥,少施氮肥;
(3)炭疽病,典型癥狀是莖枯,主要危害幼林,也危害苗木,防治方法為深挖整地,及時撫育和施肥,對于幼林,也可于3~4月噴灑1%波爾多液,或50%托布津等。
其次為蟲害防治。杉木常見蟲害包括杉梢小卷葉蛾、粗鞘雙條杉天牛。
(1)杉梢小卷葉蛾主要防治辦法有:人工剪除被害樹梢,用黑光燈誘殺成蟲,用糖醋液誘殺成蟲,用40%氧化樂果乳2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殺等。
(2)粗鞘雙條杉天牛的防治方法主要為加強撫育,釋放管氏腫腿蜂,用50%辛硫磷乳油100~200倍液噴殺。
6 結語
綜上所述,杉木是鎮(zhèn)雄縣主要豐產林用樹種,用途廣泛,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均較好。本文主要從造林地選擇、苗木培育、造林、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幾個方面對杉木的造林技術進行了簡介,但篇幅所限,仍有不詳之細節(jié)有待繼續(xù)完善補充。
參考文獻:
[1] 賈盛強.杉木的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業(yè)與技術,2013(6).
[2] 鄭勇平,孫鴻有,馮建民,等.杉木優(yōu)良無性系龍15與閩33雙系種子園遺傳改良效應分析[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9(2).
[3] 劉梓富.廣西融水杉木種源引種早期栽培效果研究[J].林業(yè)勘察設計,2010(1).
[4] 劉文飛,樊后保,袁穎紅,等.杉木人工林凋落物量動態(tài)對氮沉降增加的響應[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
[5] 黃健翔,曾火根,歐陽秋桂,等.撫育間伐對杉木中幼齡人工林林分生長質量及效益的影響[J].江西林業(yè)科技,2011(4).
[6] 王 丹,王 兵,戴 偉,等.杉木生長及土壤特性對土壤呼吸速率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1(3).endprint
4.5 密度控制
密度控制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需求的徑材。密度控制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1)培育小徑材的可以密一些,培育大徑材的應稀一些;
(2)立地條件好的可以稀植,立地條件差的應密一些;
(3)交通條件好,間伐材銷路好的可以密一些,否則要稀些;
(4)密植成本較高,稀植成本較低;
5 施肥和病蟲害防治技術
5.1 施肥技術
(1)施肥種類。幼林施肥以施含N、P、K三元素的肥料,建議施PK、PN肥料或N、P、K配比施肥;中齡林施肥以N為主,主要為NP,或N、P、K配比施肥;近熟林施肥以N為主,NK配合效果最好。
(2)施肥時間。幼林施肥可在造林當年一次施入P基肥,NK肥可于第二年4~5月一次性施入,NPK復合肥可于第二年4~5月一次性施入;中齡林可在造林后10~12年,第二次間伐后施肥;近熟林可在主閥前5~10年施肥。
(3)施肥方法。主要為基肥與追肥,基肥一般在表土回穴時施入,追肥一般在每株樹上坡開一條弧形溝,或在樹兩側各開一條溝,追肥后覆土。施肥一般在雨后,施肥前應除凈雜草,松土,除盡林地內萌芽。
5.2 病蟲害防治
首先是病害防治。杉木常見病害主要包括猝倒病、赤枯病和炭疽病。
(1)猝倒病多發(fā)生于3~5月及7~8月,危害幼苗,表現為種子、植株腐爛枯死,防治方法為做好土壤消毒,或在幼苗出土后定期噴灑1%波爾多液;
(2)赤枯病癥狀為病葉產生紫褐色斑點,逐漸枯死,防治方法主要為圃地地下水位不宜過高,及時間苗,施磷肥鉀肥,少施氮肥;
(3)炭疽病,典型癥狀是莖枯,主要危害幼林,也危害苗木,防治方法為深挖整地,及時撫育和施肥,對于幼林,也可于3~4月噴灑1%波爾多液,或50%托布津等。
其次為蟲害防治。杉木常見蟲害包括杉梢小卷葉蛾、粗鞘雙條杉天牛。
(1)杉梢小卷葉蛾主要防治辦法有:人工剪除被害樹梢,用黑光燈誘殺成蟲,用糖醋液誘殺成蟲,用40%氧化樂果乳2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殺等。
(2)粗鞘雙條杉天牛的防治方法主要為加強撫育,釋放管氏腫腿蜂,用50%辛硫磷乳油100~200倍液噴殺。
6 結語
綜上所述,杉木是鎮(zhèn)雄縣主要豐產林用樹種,用途廣泛,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均較好。本文主要從造林地選擇、苗木培育、造林、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幾個方面對杉木的造林技術進行了簡介,但篇幅所限,仍有不詳之細節(jié)有待繼續(xù)完善補充。
參考文獻:
[1] 賈盛強.杉木的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業(yè)與技術,2013(6).
[2] 鄭勇平,孫鴻有,馮建民,等.杉木優(yōu)良無性系龍15與閩33雙系種子園遺傳改良效應分析[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9(2).
[3] 劉梓富.廣西融水杉木種源引種早期栽培效果研究[J].林業(yè)勘察設計,2010(1).
[4] 劉文飛,樊后保,袁穎紅,等.杉木人工林凋落物量動態(tài)對氮沉降增加的響應[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
[5] 黃健翔,曾火根,歐陽秋桂,等.撫育間伐對杉木中幼齡人工林林分生長質量及效益的影響[J].江西林業(yè)科技,2011(4).
[6] 王 丹,王 兵,戴 偉,等.杉木生長及土壤特性對土壤呼吸速率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1(3).endprint
4.5 密度控制
密度控制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需求的徑材。密度控制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1)培育小徑材的可以密一些,培育大徑材的應稀一些;
(2)立地條件好的可以稀植,立地條件差的應密一些;
(3)交通條件好,間伐材銷路好的可以密一些,否則要稀些;
(4)密植成本較高,稀植成本較低;
5 施肥和病蟲害防治技術
5.1 施肥技術
(1)施肥種類。幼林施肥以施含N、P、K三元素的肥料,建議施PK、PN肥料或N、P、K配比施肥;中齡林施肥以N為主,主要為NP,或N、P、K配比施肥;近熟林施肥以N為主,NK配合效果最好。
(2)施肥時間。幼林施肥可在造林當年一次施入P基肥,NK肥可于第二年4~5月一次性施入,NPK復合肥可于第二年4~5月一次性施入;中齡林可在造林后10~12年,第二次間伐后施肥;近熟林可在主閥前5~10年施肥。
(3)施肥方法。主要為基肥與追肥,基肥一般在表土回穴時施入,追肥一般在每株樹上坡開一條弧形溝,或在樹兩側各開一條溝,追肥后覆土。施肥一般在雨后,施肥前應除凈雜草,松土,除盡林地內萌芽。
5.2 病蟲害防治
首先是病害防治。杉木常見病害主要包括猝倒病、赤枯病和炭疽病。
(1)猝倒病多發(fā)生于3~5月及7~8月,危害幼苗,表現為種子、植株腐爛枯死,防治方法為做好土壤消毒,或在幼苗出土后定期噴灑1%波爾多液;
(2)赤枯病癥狀為病葉產生紫褐色斑點,逐漸枯死,防治方法主要為圃地地下水位不宜過高,及時間苗,施磷肥鉀肥,少施氮肥;
(3)炭疽病,典型癥狀是莖枯,主要危害幼林,也危害苗木,防治方法為深挖整地,及時撫育和施肥,對于幼林,也可于3~4月噴灑1%波爾多液,或50%托布津等。
其次為蟲害防治。杉木常見蟲害包括杉梢小卷葉蛾、粗鞘雙條杉天牛。
(1)杉梢小卷葉蛾主要防治辦法有:人工剪除被害樹梢,用黑光燈誘殺成蟲,用糖醋液誘殺成蟲,用40%氧化樂果乳2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殺等。
(2)粗鞘雙條杉天牛的防治方法主要為加強撫育,釋放管氏腫腿蜂,用50%辛硫磷乳油100~200倍液噴殺。
6 結語
綜上所述,杉木是鎮(zhèn)雄縣主要豐產林用樹種,用途廣泛,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均較好。本文主要從造林地選擇、苗木培育、造林、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幾個方面對杉木的造林技術進行了簡介,但篇幅所限,仍有不詳之細節(jié)有待繼續(xù)完善補充。
參考文獻:
[1] 賈盛強.杉木的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業(yè)與技術,2013(6).
[2] 鄭勇平,孫鴻有,馮建民,等.杉木優(yōu)良無性系龍15與閩33雙系種子園遺傳改良效應分析[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9(2).
[3] 劉梓富.廣西融水杉木種源引種早期栽培效果研究[J].林業(yè)勘察設計,2010(1).
[4] 劉文飛,樊后保,袁穎紅,等.杉木人工林凋落物量動態(tài)對氮沉降增加的響應[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
[5] 黃健翔,曾火根,歐陽秋桂,等.撫育間伐對杉木中幼齡人工林林分生長質量及效益的影響[J].江西林業(yè)科技,2011(4).
[6] 王 丹,王 兵,戴 偉,等.杉木生長及土壤特性對土壤呼吸速率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