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等
摘要:指出了竹柏是我國珍稀瀕危二類保護樹種,具有較高的觀賞﹑生態(tài)、經(jīng)濟和藥用價值。闡述了竹柏的育苗和造林技術等。
關鍵詞:竹柏;育苗;造林;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79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6002802
1 竹柏的生物學特征
竹柏又名竹葉松,為羅漢松科竹柏屬的常綠喬木,是國家珍稀瀕危二類保護樹種。竹柏株高可達10m,樹皮黑褐色,有不規(guī)則薄片剝落。生長緩慢,枝葉濃密茂盛;單葉對生,呈卵披針形,形似竹葉,無主脈,葉端銳形,葉基漸狹,厚革質,葉濃綠色,葉正面及背面有光澤,無托葉。種子10月成熟,熟時紫黑色,外被白粉,種托不膨大,木質?;ㄆ?~5月。開花小或不明顯,雌雄異株,種托退化。
竹柏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廣東、廣西、湖南等省。竹柏耐蔭,在氣候溫和濕潤之地生長較好。生于陰坡的竹柏比生于陽坡的生長速度快數(shù)倍。對土壤要求較嚴,深厚、疏松、濕潤、腐殖質層厚、呈酸性的沙壤土至輕粘土上能生長,尤以砂質壤土上生長迅速,低洼積水不宜生長。不耐修剪。幼苗初期生長較慢,至4、5年后可逐漸變快。一般10年生左右可開始開花結實。
2 竹柏的價值
2.1 觀賞價值
竹柏的枝葉青翠而有光澤,樹冠濃郁,樹形美觀,是近年發(fā)展起來的廣泛用于庭園、住宅小區(qū)、街道等地段綠化的優(yōu)良風景樹。
2.2 生態(tài)價值
竹柏的葉片和樹皮能常年散發(fā)縷縷丁香濃味,有分解多種有害廢氣功能,具有凈化空氣、抗污染和強烈驅蚊的效果。
2.3 經(jīng)濟價值
竹柏盛果期單株產(chǎn)果可達100~200kg,種子含油率30%,可做工業(yè)用油,經(jīng)處理可成為優(yōu)質食用油。同時其木材紋理通直、細密,加工性能好,干燥后不變形不開裂,切口平滑,年輪美觀,是雕刻、制作家具、膠合板的優(yōu)良用材。因此,掌握其生長規(guī)律,進行人工培育意義重大。
2.4 醫(yī)用價值
竹柏的根、莖、葉及種子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可以舒筋活血治療腰肌勞損、止血接骨,治外傷骨折、刀傷、槍傷,治療精神疾病,治療狐臭、眼疾,抗感冒等,鮮樹皮或根適量,水煎熏洗患處,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特別是近十幾年的研究和科學檢測,竹柏含豐富的黃酮和欖香烯,黃酮有許多美稱:血管清道夫、血糖守護神、抗癌勇士、天然免疫增強劑,而欖香烯則是抗腫瘤藥。
3 竹柏的栽培技術
3.1 種子育苗
3.1.1 母樹選擇
宜選擇20~50年生無病蟲害的健壯植株作采種母樹。
3.1.2 采集時間
一般10月時當果實外皮由青轉黃時即可采收。采集的果實置于陰涼通風處,經(jīng)10~20d即可完成后熟。當果皮變紫色、果肉較軟時,即可洗去果肉,將種子陰干即可播種。切忌曝曬,在強光下僅曬3d即可完全喪失發(fā)芽。種子含油多不宜久藏,最好采后即播,發(fā)芽率可達90%以上;無法即播也可用沙藏層積處理:每層厚10cm,一層種子一層沙,堆高不超過1m,第二年春取種播種。
3.1.3 苗圃地選擇
選擇日照較短、水源方便、肥沃濕潤、通透性好的沙壤土做床育苗。做成深溝高床,在床上開溝點播,溝距25cm,溝深3cm,種距5cm,每畝用種15kg。
3.1.4 播后管理
播種后應搭蓋透光度為30%~50%的遮陰棚。及時除草松土和追肥排灌,當年苗高20~30cm,可出圃造林;作為行道樹用苗,則最好留圃多培育1~2年。
3.2 扦插育苗
3.2.1 插穗選擇
竹柏常于春末秋初用當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頭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進行嫩枝扦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經(jīng)過試驗,發(fā)現(xiàn)扦插時間以3月上、中旬最佳。
3.2.2 插穗修剪
把枝條剪下后,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cm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jié)。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jié)的上方大約1cm處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葉節(jié)下方大約為0.5cm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鋒利),留一片葉片。進行硬枝扦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后,選取頭年的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jié),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3.2.3 插穗處理
扦插時,先用竹簽在基質上打一深約3~5cm小孔,將處理好的插穗插入小孔,保持插穗葉片方向一致,株距以不蓋住相鄰插穗葉子為宜(株行距約為5cm×6cm),并用手壓實基部,插后立即澆水,使插穗與基質緊密接觸。
3.2.5 插后管理
在扦插后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網(wǎng):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wǎng),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wǎng)。苗高25~30cm左右,可出圃造林。
3.3 造林
3.3.1 整地
在低山或丘陵的陰坡和半陰坡選擇土壤肥沃的地塊整地栽植。坡度20°以下的地塊采用全墾挖穴整地,20°以上的坡地采用帶狀挖穴整地。穴距1.5~2.0m,穴規(guī)格一般為50 cm×50 cm×50 cm,挖穴時將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然后結合回土工作施放基肥,每穴施復合肥0.5kg,回土時先將表土回填,并與肥料混合均勻,然后再回填心土,至與穴面持平即可;回土時注意打碎土塊和清理草根、石塊等雜物。
3.3.2 栽植
早春在苗木萌芽前起苗栽植。要做到苗根舒展、苗身端正、栽植深度適度、根土密接,然后用松土培蔸。大面積行山地綠化時,可在1、2月未萌芽時,用2年生高約0.5m左右的苗進行裸根栽植。竹柏不耐修剪。用竹柏造林時最好與等量的闊葉樹苗混交栽植。公園、庭院、風景區(qū)可在較陰濕處成片或零星栽植。
3.4 撫育管理
栽植當年要適時中耕除草,追施肥料,若遇干旱要澆水降溫并遮草保墑。以后每年要中耕除草1~2次,直至郁閉成林或樹高3m以上。10年生左右應視植株生長情況進行間伐,去弱留強,去小留大,去密留稀,去劣留優(yōu),以促進植株生長發(fā)育。作為園林觀賞用的植株,則應進行整形修剪,以保持良好的樹形,提高觀賞價值。
4 竹柏的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的防治以預防為主。
4.1 病害防治
竹柏常發(fā)的病害有黑斑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6月上旬噴40%多菌靈800倍液或65%的代森鋅400~500倍液;白粉病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灑;炭疽病用多菌靈800倍液或病毒靈低濃度液防治。
4.2 蟲害防治
竹柏常發(fā)的蟲害有蚜蟲、蚧類、潛葉蛾。蚜蟲用50%抗蚜威3000~5000倍液或40%的氧化樂果1500~2000倍液噴灑;窗體底端蚧類用殺螟松2000倍液噴灑;潛葉蛾用敵敵畏或殺螟松1000~1500倍液或90%的敵百蟲1500倍液噴灑。
參考文獻:
[1] 謝紅梅,柏勁松. 竹柏嫩枝扦插育苗試驗初報[J].浙江林業(yè)科技,2001,21(1).
[2]孔運甫.竹柏扦插試驗[J].林業(yè)實用技術,1974(4).
[3]孫同興,王雪英.竹柏屬植物的分類、地理分布及藥用價值[J]. 亞熱帶植物科學,2005,34
摘要:指出了竹柏是我國珍稀瀕危二類保護樹種,具有較高的觀賞﹑生態(tài)、經(jīng)濟和藥用價值。闡述了竹柏的育苗和造林技術等。
關鍵詞:竹柏;育苗;造林;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79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6002802
1 竹柏的生物學特征
竹柏又名竹葉松,為羅漢松科竹柏屬的常綠喬木,是國家珍稀瀕危二類保護樹種。竹柏株高可達10m,樹皮黑褐色,有不規(guī)則薄片剝落。生長緩慢,枝葉濃密茂盛;單葉對生,呈卵披針形,形似竹葉,無主脈,葉端銳形,葉基漸狹,厚革質,葉濃綠色,葉正面及背面有光澤,無托葉。種子10月成熟,熟時紫黑色,外被白粉,種托不膨大,木質?;ㄆ?~5月。開花小或不明顯,雌雄異株,種托退化。
竹柏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廣東、廣西、湖南等省。竹柏耐蔭,在氣候溫和濕潤之地生長較好。生于陰坡的竹柏比生于陽坡的生長速度快數(shù)倍。對土壤要求較嚴,深厚、疏松、濕潤、腐殖質層厚、呈酸性的沙壤土至輕粘土上能生長,尤以砂質壤土上生長迅速,低洼積水不宜生長。不耐修剪。幼苗初期生長較慢,至4、5年后可逐漸變快。一般10年生左右可開始開花結實。
2 竹柏的價值
2.1 觀賞價值
竹柏的枝葉青翠而有光澤,樹冠濃郁,樹形美觀,是近年發(fā)展起來的廣泛用于庭園、住宅小區(qū)、街道等地段綠化的優(yōu)良風景樹。
2.2 生態(tài)價值
竹柏的葉片和樹皮能常年散發(fā)縷縷丁香濃味,有分解多種有害廢氣功能,具有凈化空氣、抗污染和強烈驅蚊的效果。
2.3 經(jīng)濟價值
竹柏盛果期單株產(chǎn)果可達100~200kg,種子含油率30%,可做工業(yè)用油,經(jīng)處理可成為優(yōu)質食用油。同時其木材紋理通直、細密,加工性能好,干燥后不變形不開裂,切口平滑,年輪美觀,是雕刻、制作家具、膠合板的優(yōu)良用材。因此,掌握其生長規(guī)律,進行人工培育意義重大。
2.4 醫(yī)用價值
竹柏的根、莖、葉及種子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可以舒筋活血治療腰肌勞損、止血接骨,治外傷骨折、刀傷、槍傷,治療精神疾病,治療狐臭、眼疾,抗感冒等,鮮樹皮或根適量,水煎熏洗患處,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特別是近十幾年的研究和科學檢測,竹柏含豐富的黃酮和欖香烯,黃酮有許多美稱:血管清道夫、血糖守護神、抗癌勇士、天然免疫增強劑,而欖香烯則是抗腫瘤藥。
3 竹柏的栽培技術
3.1 種子育苗
3.1.1 母樹選擇
宜選擇20~50年生無病蟲害的健壯植株作采種母樹。
3.1.2 采集時間
一般10月時當果實外皮由青轉黃時即可采收。采集的果實置于陰涼通風處,經(jīng)10~20d即可完成后熟。當果皮變紫色、果肉較軟時,即可洗去果肉,將種子陰干即可播種。切忌曝曬,在強光下僅曬3d即可完全喪失發(fā)芽。種子含油多不宜久藏,最好采后即播,發(fā)芽率可達90%以上;無法即播也可用沙藏層積處理:每層厚10cm,一層種子一層沙,堆高不超過1m,第二年春取種播種。
3.1.3 苗圃地選擇
選擇日照較短、水源方便、肥沃濕潤、通透性好的沙壤土做床育苗。做成深溝高床,在床上開溝點播,溝距25cm,溝深3cm,種距5cm,每畝用種15kg。
3.1.4 播后管理
播種后應搭蓋透光度為30%~50%的遮陰棚。及時除草松土和追肥排灌,當年苗高20~30cm,可出圃造林;作為行道樹用苗,則最好留圃多培育1~2年。
3.2 扦插育苗
3.2.1 插穗選擇
竹柏常于春末秋初用當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頭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進行嫩枝扦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經(jīng)過試驗,發(fā)現(xiàn)扦插時間以3月上、中旬最佳。
3.2.2 插穗修剪
把枝條剪下后,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cm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jié)。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jié)的上方大約1cm處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葉節(jié)下方大約為0.5cm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鋒利),留一片葉片。進行硬枝扦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后,選取頭年的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jié),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3.2.3 插穗處理
扦插時,先用竹簽在基質上打一深約3~5cm小孔,將處理好的插穗插入小孔,保持插穗葉片方向一致,株距以不蓋住相鄰插穗葉子為宜(株行距約為5cm×6cm),并用手壓實基部,插后立即澆水,使插穗與基質緊密接觸。
3.2.5 插后管理
在扦插后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網(wǎng):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wǎng),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wǎng)。苗高25~30cm左右,可出圃造林。
3.3 造林
3.3.1 整地
在低山或丘陵的陰坡和半陰坡選擇土壤肥沃的地塊整地栽植。坡度20°以下的地塊采用全墾挖穴整地,20°以上的坡地采用帶狀挖穴整地。穴距1.5~2.0m,穴規(guī)格一般為50 cm×50 cm×50 cm,挖穴時將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然后結合回土工作施放基肥,每穴施復合肥0.5kg,回土時先將表土回填,并與肥料混合均勻,然后再回填心土,至與穴面持平即可;回土時注意打碎土塊和清理草根、石塊等雜物。
3.3.2 栽植
早春在苗木萌芽前起苗栽植。要做到苗根舒展、苗身端正、栽植深度適度、根土密接,然后用松土培蔸。大面積行山地綠化時,可在1、2月未萌芽時,用2年生高約0.5m左右的苗進行裸根栽植。竹柏不耐修剪。用竹柏造林時最好與等量的闊葉樹苗混交栽植。公園、庭院、風景區(qū)可在較陰濕處成片或零星栽植。
3.4 撫育管理
栽植當年要適時中耕除草,追施肥料,若遇干旱要澆水降溫并遮草保墑。以后每年要中耕除草1~2次,直至郁閉成林或樹高3m以上。10年生左右應視植株生長情況進行間伐,去弱留強,去小留大,去密留稀,去劣留優(yōu),以促進植株生長發(fā)育。作為園林觀賞用的植株,則應進行整形修剪,以保持良好的樹形,提高觀賞價值。
4 竹柏的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的防治以預防為主。
4.1 病害防治
竹柏常發(fā)的病害有黑斑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6月上旬噴40%多菌靈800倍液或65%的代森鋅400~500倍液;白粉病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灑;炭疽病用多菌靈800倍液或病毒靈低濃度液防治。
4.2 蟲害防治
竹柏常發(fā)的蟲害有蚜蟲、蚧類、潛葉蛾。蚜蟲用50%抗蚜威3000~5000倍液或40%的氧化樂果1500~2000倍液噴灑;窗體底端蚧類用殺螟松2000倍液噴灑;潛葉蛾用敵敵畏或殺螟松1000~1500倍液或90%的敵百蟲1500倍液噴灑。
參考文獻:
[1] 謝紅梅,柏勁松. 竹柏嫩枝扦插育苗試驗初報[J].浙江林業(yè)科技,2001,21(1).
[2]孔運甫.竹柏扦插試驗[J].林業(yè)實用技術,1974(4).
[3]孫同興,王雪英.竹柏屬植物的分類、地理分布及藥用價值[J]. 亞熱帶植物科學,2005,34
摘要:指出了竹柏是我國珍稀瀕危二類保護樹種,具有較高的觀賞﹑生態(tài)、經(jīng)濟和藥用價值。闡述了竹柏的育苗和造林技術等。
關鍵詞:竹柏;育苗;造林;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79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6002802
1 竹柏的生物學特征
竹柏又名竹葉松,為羅漢松科竹柏屬的常綠喬木,是國家珍稀瀕危二類保護樹種。竹柏株高可達10m,樹皮黑褐色,有不規(guī)則薄片剝落。生長緩慢,枝葉濃密茂盛;單葉對生,呈卵披針形,形似竹葉,無主脈,葉端銳形,葉基漸狹,厚革質,葉濃綠色,葉正面及背面有光澤,無托葉。種子10月成熟,熟時紫黑色,外被白粉,種托不膨大,木質。花期3~5月。開花小或不明顯,雌雄異株,種托退化。
竹柏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廣東、廣西、湖南等省。竹柏耐蔭,在氣候溫和濕潤之地生長較好。生于陰坡的竹柏比生于陽坡的生長速度快數(shù)倍。對土壤要求較嚴,深厚、疏松、濕潤、腐殖質層厚、呈酸性的沙壤土至輕粘土上能生長,尤以砂質壤土上生長迅速,低洼積水不宜生長。不耐修剪。幼苗初期生長較慢,至4、5年后可逐漸變快。一般10年生左右可開始開花結實。
2 竹柏的價值
2.1 觀賞價值
竹柏的枝葉青翠而有光澤,樹冠濃郁,樹形美觀,是近年發(fā)展起來的廣泛用于庭園、住宅小區(qū)、街道等地段綠化的優(yōu)良風景樹。
2.2 生態(tài)價值
竹柏的葉片和樹皮能常年散發(fā)縷縷丁香濃味,有分解多種有害廢氣功能,具有凈化空氣、抗污染和強烈驅蚊的效果。
2.3 經(jīng)濟價值
竹柏盛果期單株產(chǎn)果可達100~200kg,種子含油率30%,可做工業(yè)用油,經(jīng)處理可成為優(yōu)質食用油。同時其木材紋理通直、細密,加工性能好,干燥后不變形不開裂,切口平滑,年輪美觀,是雕刻、制作家具、膠合板的優(yōu)良用材。因此,掌握其生長規(guī)律,進行人工培育意義重大。
2.4 醫(yī)用價值
竹柏的根、莖、葉及種子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可以舒筋活血治療腰肌勞損、止血接骨,治外傷骨折、刀傷、槍傷,治療精神疾病,治療狐臭、眼疾,抗感冒等,鮮樹皮或根適量,水煎熏洗患處,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特別是近十幾年的研究和科學檢測,竹柏含豐富的黃酮和欖香烯,黃酮有許多美稱:血管清道夫、血糖守護神、抗癌勇士、天然免疫增強劑,而欖香烯則是抗腫瘤藥。
3 竹柏的栽培技術
3.1 種子育苗
3.1.1 母樹選擇
宜選擇20~50年生無病蟲害的健壯植株作采種母樹。
3.1.2 采集時間
一般10月時當果實外皮由青轉黃時即可采收。采集的果實置于陰涼通風處,經(jīng)10~20d即可完成后熟。當果皮變紫色、果肉較軟時,即可洗去果肉,將種子陰干即可播種。切忌曝曬,在強光下僅曬3d即可完全喪失發(fā)芽。種子含油多不宜久藏,最好采后即播,發(fā)芽率可達90%以上;無法即播也可用沙藏層積處理:每層厚10cm,一層種子一層沙,堆高不超過1m,第二年春取種播種。
3.1.3 苗圃地選擇
選擇日照較短、水源方便、肥沃濕潤、通透性好的沙壤土做床育苗。做成深溝高床,在床上開溝點播,溝距25cm,溝深3cm,種距5cm,每畝用種15kg。
3.1.4 播后管理
播種后應搭蓋透光度為30%~50%的遮陰棚。及時除草松土和追肥排灌,當年苗高20~30cm,可出圃造林;作為行道樹用苗,則最好留圃多培育1~2年。
3.2 扦插育苗
3.2.1 插穗選擇
竹柏常于春末秋初用當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頭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進行嫩枝扦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經(jīng)過試驗,發(fā)現(xiàn)扦插時間以3月上、中旬最佳。
3.2.2 插穗修剪
把枝條剪下后,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cm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jié)。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jié)的上方大約1cm處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葉節(jié)下方大約為0.5cm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鋒利),留一片葉片。進行硬枝扦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后,選取頭年的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jié),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3.2.3 插穗處理
扦插時,先用竹簽在基質上打一深約3~5cm小孔,將處理好的插穗插入小孔,保持插穗葉片方向一致,株距以不蓋住相鄰插穗葉子為宜(株行距約為5cm×6cm),并用手壓實基部,插后立即澆水,使插穗與基質緊密接觸。
3.2.5 插后管理
在扦插后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網(wǎng):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wǎng),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wǎng)。苗高25~30cm左右,可出圃造林。
3.3 造林
3.3.1 整地
在低山或丘陵的陰坡和半陰坡選擇土壤肥沃的地塊整地栽植。坡度20°以下的地塊采用全墾挖穴整地,20°以上的坡地采用帶狀挖穴整地。穴距1.5~2.0m,穴規(guī)格一般為50 cm×50 cm×50 cm,挖穴時將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然后結合回土工作施放基肥,每穴施復合肥0.5kg,回土時先將表土回填,并與肥料混合均勻,然后再回填心土,至與穴面持平即可;回土時注意打碎土塊和清理草根、石塊等雜物。
3.3.2 栽植
早春在苗木萌芽前起苗栽植。要做到苗根舒展、苗身端正、栽植深度適度、根土密接,然后用松土培蔸。大面積行山地綠化時,可在1、2月未萌芽時,用2年生高約0.5m左右的苗進行裸根栽植。竹柏不耐修剪。用竹柏造林時最好與等量的闊葉樹苗混交栽植。公園、庭院、風景區(qū)可在較陰濕處成片或零星栽植。
3.4 撫育管理
栽植當年要適時中耕除草,追施肥料,若遇干旱要澆水降溫并遮草保墑。以后每年要中耕除草1~2次,直至郁閉成林或樹高3m以上。10年生左右應視植株生長情況進行間伐,去弱留強,去小留大,去密留稀,去劣留優(yōu),以促進植株生長發(fā)育。作為園林觀賞用的植株,則應進行整形修剪,以保持良好的樹形,提高觀賞價值。
4 竹柏的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的防治以預防為主。
4.1 病害防治
竹柏常發(fā)的病害有黑斑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6月上旬噴40%多菌靈800倍液或65%的代森鋅400~500倍液;白粉病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灑;炭疽病用多菌靈800倍液或病毒靈低濃度液防治。
4.2 蟲害防治
竹柏常發(fā)的蟲害有蚜蟲、蚧類、潛葉蛾。蚜蟲用50%抗蚜威3000~5000倍液或40%的氧化樂果1500~2000倍液噴灑;窗體底端蚧類用殺螟松2000倍液噴灑;潛葉蛾用敵敵畏或殺螟松1000~1500倍液或90%的敵百蟲1500倍液噴灑。
參考文獻:
[1] 謝紅梅,柏勁松. 竹柏嫩枝扦插育苗試驗初報[J].浙江林業(yè)科技,2001,21(1).
[2]孔運甫.竹柏扦插試驗[J].林業(yè)實用技術,1974(4).
[3]孫同興,王雪英.竹柏屬植物的分類、地理分布及藥用價值[J]. 亞熱帶植物科學,20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