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聽眾有規(guī)律地收聽廣播,尤其是在交通高峰時段,大多是因為想知道路況和天氣。在出行高峰時段,交通信息和天氣預報應該準確、不間斷地播出。國外有些電臺會24小時滾動播報這方面的信息,而且這些信息還會被上傳到自己的網(wǎng)站上。獲得信息的手段和渠道越來越豐富的今天,如何讓自己電臺提供的服務和信息更具吸引力呢?
一、路況信息
如果你曾被堵在路上寸步難行,就會知道路況信息是多么重要。所有的電臺都知道在某些時段不間斷播報路況能夠帶來更好的收聽率和經(jīng)濟效益。聽眾也會定時調臺來收聽路況信息,合理選擇出行道路。如果你能將這些信息用越貼近大眾的語言表達出來,那么你的講話方式就越像一個正常人。對于聽眾來說,你就跟他們越親近。
比如:突然而至的雹暴致使某路段發(fā)生了一起四車相撞的車禍,一般的路況播報只是把這條路況信息傳遞給聽眾,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駕車或避開車禍路段,而個性鮮明的播報除了傳遞信息,還會站在受雹暴襲擊者的角度,理解你的新車被一個高爾夫球大小的冰塊砸中所帶來的感受。這樣,就會讓聽眾感覺親切、印象深刻。
廣播人卡洛琳·法若迪最初供職首都廣播,之后來到了BBC的《five live五現(xiàn)場》。她說:“聽眾朋友們指望你能讓他們舒服點。如果他們被堵在路上,就需要你理解他們因為塞車帶來的疲憊、氣惱、憤怒?!?/p>
因為對交通堵塞的厭煩很容易毀掉某位聽眾一天的好心情。每個人在自己車里呆著總有個原因?;蛟S因為他們要準時趕到某個地方?可能他們急著接孩子?或者他們想要在工作面試或是第一次約會的時候給對方留下個好印象?又或許他們趕著回去看《爸爸去哪兒》?
不管什么原因,聽眾想要知道他們是否會遲到、為什么遲到。也許就能提前打個電話?也許除了等什么都做不了,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其實并不重要,但是,能讓聽眾感到安慰。
卡洛琳·法若迪說:“我不喜歡告訴上班族們他們已經(jīng)掌握的信息。不想浪費他們的時間。如果在布萊克沃隧道的車流每天都有半英里長,那么我需要每次都告訴他們么?有時最多提醒一下,‘布萊克沃隧道跟往常一樣堵。你每天都是怎么忍受的?”
在報道堵車的時候,不會有太多的聽眾正好被堵在車流里,所以,為了其他的聽眾,盡量把路況播報得有趣一些。
卡洛琳·法若迪曾經(jīng)在BBC《五現(xiàn)場》的一次路況報道中提到一座教堂的屋頂被大風卷走。一位著名的電影導演在做客直播間時直言對此事印象深刻。你能在60秒里說很多關于貼近生活的事情。
在播報路況的時候不要讓聽眾覺得無聊。每個人都能“看見”你正在說的內容。語言在聽眾腦子里形成的畫面感是非常重要的。路況記者在車禍現(xiàn)場,如果沒有看到車禍發(fā)生,那或許可以看到冒煙,如果看到救護車、消防車呼嘯而至,道路護欄被撞毀,告訴聽眾。
在描述事故細節(jié)之前,先給出事故發(fā)生的地點。聽眾想知道,離我近嗎?告訴他們路況發(fā)生的確切位置。在哪條路上?那條路在哪里?哪個方向?而且,聽眾討厭發(fā)音錯誤。如果那些路口有民間叫法,或者界標什么的,就把他們加上。
跟著聽眾一起前行。如果公路上排起了長隊或者塞車,別說,“某路段某彎道發(fā)生了一起車禍,造成塞車?!笨梢哉驹谒緳C的角度,對發(fā)生的情況作出回應。“在某路段附近你會被堵住。你或許離那里還有一段距離,不過,目前車流還沒開始向前移動,除非你已經(jīng)通過了事發(fā)路段某某彎道!”
如果知道哪些道路塞車的話,這能幫助主持人或者路況記者在腦中形成畫面。 “前方某路段附近——在那條路的旁邊有一個某某公園,我知道你大多數(shù)時候都塞在那里,而且,今天你很有可能還得多花20分鐘,因為某個可憐家伙的車在左轉車道發(fā)生了故障。”
二、天氣預報
雖然很多電臺或網(wǎng)站會選擇與電視氣象播音員或者提供天氣預報的公眾氣象服務機構建立關系,然而專業(yè)的氣象工作者未必是最受歡迎的播報者。盡管他們會站在非常專業(yè)的角度來闡述天氣現(xiàn)象,但因為大多數(shù)氣象工作者過于專業(yè)的措辭和未經(jīng)訓練略顯平淡的表達,會在吸引聽眾方面表現(xiàn)平平。
如果電臺里有這樣的人才,他們播報天氣時令人愉快、滔滔不絕、風格鮮明、用詞生動,那一定會讓聽眾非常喜歡。而且聽眾喜歡主持人在播報的時候就好像在跟自己單獨交流,而不是跟所有的人交流。
大量的有關天氣的專業(yè)數(shù)據(jù)或者其他技術性的信息可能讓氣象專家或他/她的同事們非常有興趣,但除非遇到一些極端天氣,比如龍卷風、洪水,或者雪暴,否則,播報時盡量貼近大眾,少用一些普通聽眾聽不懂的專業(yè)氣象用語。
如果有人問:“快要下雨了吧?”“今天天氣怎么樣?”或者是“外面感覺怎么樣?”大多數(shù)人會怎么回答呢?答案就是天氣預報中要說的。聽眾需要知道該穿什么衣服,怎么給孩子穿衣服,或者要不要帶傘??斓街苣?,人們要計劃怎么過周末。清楚明白地告訴聽眾他們想知道的。
非氣象專家的主持人需要做大量有關天氣方面的準備工作,因為他們不是專家。一位洛杉磯的播音員以他別出心裁又簡潔的天氣播報一直吸引著聽眾。舉個例子:“才剪了頭發(fā)的你該高興吧???今天又是炎熱的天氣。晴朗,最高82華氏度?!?/p>
在智能手機已經(jīng)非常普及的信息化時代,大多數(shù)的路況和天氣信息都可以從多種渠道即時獲得,而電臺所擁有的優(yōu)勢就是傳遞信息的個性化。主持人則是能讓這些信息聽起來不一樣的關鍵。個性化能讓這些信息不僅僅是精準、生動,更能讓這家電臺掌握更多的聽眾。
作者簡介:劉茜(1981.07- ),女 ,學士,云南廣播電視臺音樂頻率,主持人,助理編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