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志遠
隨著高速公路建設的快速發(fā)展,交通條件的便利,有利于蔬菜短時間遠距離運輸,從而加快了貨物流通速度。因此,近幾年來,西林的蔬菜北運有了很大的起色,主要品種是番茄和辣椒,有外地商戶在西林的那勞、普合、足別等鄉(xiāng)鎮(zhèn),連片開發(fā)冬閑田種植番茄80多hm2,辣椒53.33多hm2,都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667 m2產值也達到萬元,產品主要銷往武漢、南京、合肥、長沙等。
1 發(fā)展冬季蔬菜的地理特點
西林縣位于東經104°31′~105°31′,北緯24°~24°45′,處于季風帶內,冬春時節(jié)(11~4月),盛行偏北季風影響,帶來北方干冷的氣流,加上西林處在云貴高原腳下,冷空氣翻越云貴高原到達西林境內后形成下沉氣流,溫度升高,濕度減?。ㄒ话惴Q為所謂“焚風效應”,形容這種氣流象火一樣的干燥),因而雨量少,氣溫較高,全年平均氣溫19°,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10°以上。歷年來的極端最高氣溫并不出現(xiàn)在盛夏的7月份,而是在春末夏初的4、5月份,11~5月,常常是高溫干旱少雨,無霜期360 d以上,大多數(shù)年份基本上都是無霜年。因此,從西林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很適合冬季蔬菜的發(fā)展。
2 交通條件的便利
西林縣的交通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從田陽縣(廣西南菜北運集匯地)到西林300 km的路程,其中120 km是高速公路,180公路是二級路。西林境內的這段二級路,車輛來往少,交通很順暢便利,所以,西林到田陽需要的運輸時間是4 h左右,當天采收的蔬菜,下晚運輸,當夜零晨即可到達田陽,趕上了當日的交易時間。
3 冬閑田成片待耕
全縣的保水田面積0.4萬多hm2,耕作制度都是一季水稻為主,耕作期在4~8月,9月到來年的3月都是處于閑置中。灌溉條件是自流灌溉為主,水源比較豐富。每個村屯的田片比較集中,利于以屯為單位連片開發(fā)。土壤均為壤土、砂壤土,耕層20 cm左右,土壤肥力較高,很適合蔬菜種植。
4 農村勞動力充足
該縣農民大多以耕農為生,農事主要是自家耕作為主。40~50歲左右的村民,不管男女都在家務農,平時除了做自己的一些農活,大多時間都是在家閑置無事可做,沒有什么收入來源,想外出打工但年紀大去不了。外商到當?shù)亻_發(fā)種植蔬菜請當?shù)卮迕褡隽愎ぃ迕穸己芨吲d,因為,在家門口可以做些零工,增加自己的收入,如此客商農戶皆大歡喜,所以,在西林農村請民工比較容易。
5 冬菜生產區(qū)域劃分
西林縣呈東南向西北走向,東西長150多km,南北寬30多km,最西的馬蚌鄉(xiāng)海拔900多m,最東的那勞鄉(xiāng)海拔500多m,形成一個西高東低的狹長帶,縣城所在地的八達鎮(zhèn)是全縣的中心點,縣城東部是普合鄉(xiāng)、那勞鄉(xiāng),東南部是西平鄉(xiāng)、足別鄉(xiāng)、那佐鄉(xiāng);西北部是古障鎮(zhèn)和馬蚌鄉(xiāng)。從西林縣的區(qū)域特點,東部的普合和那勞宜種植番茄、辣椒、西葫蘆、胡蘿卜、豌豆等。東南部的西平、足別、那佐宜種辣椒、西葫蘆、胡蘿卜、豌豆等,西北部的古障、馬蚌宜種西葫蘆、胡蘿卜、豌豆等。
6 發(fā)展冬季蔬菜應注意的主要問題
6.1 品種選擇
選擇種植品種是關鍵,品種的選擇要根據(jù)市場的消費情況、品種的耐運問題以及品種對本區(qū)域的適應性。用種前要做好市場考察研究,根據(jù)客商要求選擇種植品種,最好是客商提供種子。
6.2 適時播種
確定好播種期是保證產品上市最佳時機,因為以南菜北運的銷售方式,所以要考慮好上市的時間,從西林的耕作特點,8月份是水稻收割期,12月中旬是西林歷年霜凍出現(xiàn)期,霜凍期一般1~3 d,因此,要安排好番茄、辣椒在11月中旬前進入開花結果盛期,番茄、辣椒進入開花結果盛期后,到了12月份,即使氣溫低于10°,也能正常開花結果。番茄、辣椒在8月上中旬播種育苗為好;胡蘿卜、西葫蘆、白菜在9月上中旬播種為好,豌豆在10月中下旬為好。西部的鄉(xiāng)鎮(zhèn)要比東部及東南部的鄉(xiāng)鎮(zhèn)提前早播種1個星期左右。
6.3 連片開發(fā)機械耕作
農業(yè)種植,土地的耕作所需的作業(yè)勞動強度大,單靠個體自身來投工是艱難的,所以,必須機械化來耕作。目前,都是用拖拉機來翻地起畦,其特點是整得質量高,整地技術標準化,而且速度快,能趕上季節(jié)。在農村,要采取機械耕作,農戶的思想要統(tǒng)一,地塊連片開發(fā),才有利于機械化作業(yè),提高勞動效率。
6.4 利用龍頭企業(yè)來引路促發(fā)展
利用企業(yè)的資金力量,進行成片規(guī)范化種植,引到、帶動農戶積極參與,同時也給農戶掌握一些現(xiàn)代農業(yè)新品質新技術的栽培與應用。進一步激發(fā)農戶參與市場,從而改變傳統(tǒng)的小農經濟意識。龍頭企業(yè)其自身有資金、信息廣、有銷路,利用企業(yè)發(fā)展形式來帶動,讓當?shù)氐霓r戶實實在在看在眼里,動在心頭,達到宣傳發(fā)動的目的和效果。
6.5 走一村一品道路
要培植一個農業(yè)產業(yè),生產規(guī)模是很關鍵。規(guī)?;N植就要走一村一品或一鄉(xiāng)一品,以1個鄉(xiāng)或1個村為單位,樹立自己的品牌,來提高市場的競爭力。
6.6 發(fā)展訂單農業(yè)
發(fā)展定單農業(yè),就是要做到在產前已經找到了銷路,根據(jù)訂單要求,選好品種,定好面積,制定好栽培管理措施。最好是客商負責提供種子,農戶負責種植管理,簽定最低收購價,來保障種植者的種植,有了定單,農戶種得放心,生產就有規(guī)模。就目前而言,因為,生產不成規(guī)模,農產品貨源不足,沒有經銷商來參就沒有訂單也就沒有銷路。
6.7 發(fā)揮本地經紀人作用
進一步培養(yǎng)本地能人參與市場流通,形成本地經紀能人,因為,本地經紀人對本屯本村才有責任感,有共同利益和想法,有本地經紀人來參與農產品市場流通,本地農戶對本地經紀人相互了解,對其有信任感,有信任才有種植。
6.8 政府制定惠農政策
該縣農村也還是以個體農戶的生產為主體,其經營理念還是處于自由散慢的無主狀態(tài),目前大部分農村家庭經濟還比較貧困,加之信息閉塞,缺乏市場參與意識。所以,政府要加大力度積極引導,制定惠農政策,鼓勵廣大農村、企業(yè)、種植能手和經濟能人,共同參與,進行自家開發(fā)或采取耕地流轉承包,政府在頭一兩年以667 m2為單位,給予適當?shù)呢斦a貼,來鼓勵開發(fā)種植者的積極性,進一步促進全縣實現(xiàn)農業(yè)發(fā)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