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安,郭玲平,謝 可 (陜西省紫陽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陜西 紫陽 725300)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常見于30~50歲婦女,據(jù)尸檢統(tǒng)計,30歲以上婦女約20%有子宮肌瘤[1]。子宮肌瘤在一般情況下,有無癥狀及其癥狀的輕重,主要與肌瘤的生長部位、有無變性有關。異常陰道流血是子宮肌瘤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癥狀,嚴重威脅著女性的健康。
子宮肌瘤所引起的陰道流血的表現(xiàn)不盡相同,多為經量增多及經期延長。少數(shù)有周期縮短、或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子宮肌瘤所引起的陰道流血的原因很多,如肌瘤占位使宮腔變形,子宮內膜面積相應增加;肌瘤妨礙了經期的正常子宮收縮;并發(fā)子宮內膜增生及內膜息肉或有子宮黏膜下肌瘤等。子宮肌瘤引起的陰道流血的原因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陰道流血主要與肌瘤發(fā)生的位置有關,向宮腔表面生長的肌壁間肌瘤,黏膜下肌瘤可造成急劇的子宮大出血,不易止血,黏膜下肌瘤無疑要增加子宮內膜的面積,患者可呈現(xiàn)急性失血或出血淋漓不斷,黏膜下肌瘤裸露于宮腔,極易導致感染、水腫、壞死,這樣不僅會增加經期的出血,且可出現(xiàn)不規(guī)則出血、排液等,甚至長期淋漓不凈。以下根據(jù)我院2006年~2012年,共收治85例患者的情況,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近七年來共收治子宮肌瘤導致異常陰道流血患者85例,年齡在40~50歲66例,占78%,26~39歲19例,占22%。其中就診時出現(xiàn)中重貧血者達21例,占24.7%。
1.2 方法:對門診查出的較小肌瘤無臨床癥狀者采取定期復查,對子宮肌瘤診斷明確,不伴有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及月經過多者外,一般都要采取診刮送檢,病檢報告大部分為子宮內膜增生。近絕經期肌瘤較小,有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或月經過多,子宮內膜增生過長者,給以雄激素及孕激素治療,或口服米非司酮治療,達到經量減少乃至絕經。對保守治療無效,改為手術治療。
85例患者中,有8例為子宮腔黏膜下肌瘤,其中7例因脫出于宮頸口經陰道行肌瘤摘除術,有6例經腹行肌瘤剜除術,有2例是子宮肌瘤合并妊娠,其中1例宮頸前壁肌瘤合并妊娠,另1例是雙胎妊娠合并子宮下段前壁肌瘤,臨產后阻擋胎頭下降,行剖腹取胎后再行肌瘤剔除術,其余69例行子宮全切術或子宮次全切除術。
本組85例患者,主要以月經量多,月經不規(guī)律為主訴來院,大部分有中至重度貧血。入院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婦檢、B超、診刮等。臨床上常見的現(xiàn)象是陰道流血,腹部包塊,疼痛,鄰近器官壓迫癥狀,白帶增多、不孕、貧血和心臟功能障礙。雙合診是診斷肌瘤的重要方法,可發(fā)現(xiàn)子宮增大,子宮體部壁間肌瘤可觸到肌瘤結節(jié)、質硬、無觸痛,黏膜下肌瘤宮壁膨脹呈球形等,對于雙合診不能明確或疑有宮腔內黏膜下肌瘤者尚需采取B超、診刮、子宮輸卵管造影等檢查法確定。輔以B超檢查則更能提高診斷的準確性[2]。診刮探查宮腔、黏膜下肌瘤宮內有異物感。
根據(jù)我院現(xiàn)有條件,對宮腔內子宮黏膜下肌瘤或息肉單純依靠常規(guī)的婦檢很難發(fā)現(xiàn),B超對子宮腔內膜息肉有時也難以診斷出來,不能像宮腔鏡檢查可直觀其病灶,而患者僅以陰道流血就診,往往誤診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而延誤治療。我們曾誤診2例,因出血多,B超檢查無異常,診斷為功血,行子宮切除術,離體宮體剖視后,才發(fā)現(xiàn)1例為宮腔息肉,另一例為宮腔內黏膜下肌瘤。
我縣地處經濟貧困的秦巴山區(qū),交通不便,群眾就醫(yī)觀念落后。40歲以上的患者對月經量多自認為是絕經前的“正?!爆F(xiàn)象,不予重視。有的因經濟所限,對疾病認識不足,一味的相信中醫(yī),長期服用中藥治療,得不到明確診斷及有效的治療。還有人認為陰道流血多是“月子病”(產褥期性生活而造成的癆病),是不治之癥,消極對待,放棄治療。加之目前市場經濟影響,個體經營者以銷藥營利,耽誤了患者病情。上述種種原因導致許多患者出現(xiàn)中重度貧血及并發(fā)癥后才到醫(yī)院就診。
患者陳某,女,49歲,以“經血量逐漸增多18年,經血過多2個月余伴頭暈無力并暈倒一次”之主訴入院。入院時面色蒼白,精神萎靡不振,無力行走,被他人抬來,血紅蛋白僅35 g/L,婦檢:子宮約3個月妊娠大小,質硬、B超提示子宮肌壁間肌瘤,經輸血、抗炎治療后、擇期行子宮次全切除術治愈,類似這種病例在我院常??梢砸姷?。
子宮肌瘤導致異常陰道流血嚴重威脅到女性健康,子宮肌瘤導致的陰道流血相對產科出血而言,系慢性失血,它不同于產科突然短時間內大量出血那么直觀,不易被人們像產科出血那樣立即引起重視,不能及時就診,及時得到有效治療,尤其在醫(yī)療條件差的邊遠山區(qū),往往貧血達到嚴重程度時才引起重視,而此時因貧血而造成的并發(fā)癥如貧血性心臟病、感染、其他臟器功能損害相繼發(fā)生,致使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因此而喪生。
對此情況,在基層工作的醫(yī)護人員,要提高子宮肌瘤導致異常陰道流血的認識,做好健康教育。對于陰道流血要早期診斷,因地制宜及時檢查。功血患者大多數(shù)可以通過診刮及性激素治療控制出血,并逐漸得到痊愈。對于異常陰道流血合并有子宮肌瘤者,大部分保守治療無效,需要及時行手術治療,子宮切除術是治療子宮肌瘤的常規(guī)手術[3]。應積極避免出現(xiàn)嚴重貧血等并發(fā)癥時才進行手術治療,增加手術風險,影響治療效果。對于久治不愈陰道流血者,要及時轉診,到有條件的醫(yī)療機構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以便采取有效治療措施,避免延誤病情。
[1] 謝 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310-313.
[2] 熊正愛,胡麗娜,王智彪.子宮肌瘤710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3,19(3):165.
[3] 張秀榮,王 紅,笪素娟,等.843例子宮肌瘤手術治療分析[J].吉林醫(yī)學,1995,16(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