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愛因斯坦的世界觀及其認識論根據(jù)

        2014-08-15 00:48:50周德海
        關鍵詞:經(jīng)驗概念科學

        周德海

        (合肥市行政學院,安徽 巢湖238000)

        一、愛因斯坦的世界觀

        愛因斯坦在晚年所寫的《自述》中,稱自己在少年時代相當早熟。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深切地意識到,社會中的大多數(shù)人,為了填飽一個胃,終生無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無價值的。他不久又發(fā)現(xiàn),那些精心地用偽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飾著的追逐的殘酷。但是,對于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來說,這種追逐卻不能使他得到滿足。于是,首先他們便在宗教中尋求出路,社會通過傳統(tǒng)的教育機關,把宗教灌輸給每一個兒童。因此,盡管愛因斯坦是完全沒有宗教信仰的猶太人雙親的兒子,但在他的少年時代,還是深深地信仰當時社會中流行的神學宗教。可以說,愛因斯坦最早的世界觀,就是當時社會中流行的那種神學世界觀。

        除深受當時社會中流行的神學宗教的影響外,在愛因斯坦的思想的發(fā)展中,還有另外的一個方面。在愛因斯坦四、五歲的時候,有一次看到他的父親給他玩的一只指南針時,就驚異于“這只指南針以如此確定的方式行動”,使他強烈地意識到“一定有什么東西深深地隱藏在事情后面”。[1]4這種強烈的驚奇感,竟然使當時的愛因斯坦“激動得‘渾身顫抖,還發(fā)起冷來’”。[2]可見,那個深深地隱藏在羅盤后面的“什么東西”,對年幼的愛因斯坦產(chǎn)生了多么巨大的影響。以至于有學者指出,“羅盤的磁針指出了這個著迷的孩子的道路。這個人從來沒有失去這種早年的幼稚的敬畏和驚奇感?!保?]

        愛因斯坦在12歲時,在他叔叔的引導下,經(jīng)過艱巨的努力,獨立地成功證明出畢達哥拉斯定理,并且閱讀了那本后來被他稱為“神圣的幾何學小書”的歐幾里德幾何學教科書,使他經(jīng)歷到了與對指南針的驚奇完全不同的另一種驚奇,產(chǎn)生了好像用純粹的思維就可以得到關于經(jīng)驗世界可靠知識的觀念。關于這一觀念,愛因斯坦后來在一次關于理論物理學的方法的演講中說:“我們推崇古代希臘是西方科學的搖籃。在那里,世界第一次目睹了一個邏輯體系的奇跡,這個邏輯體系如此精密地一步一步推進,以致它的每一個命題都是絕對不容置疑的——我這里說的就是歐幾里得幾何。推理的這種可贊嘆的勝利,使人類理智獲得了為取得以后的成就所必需的信心。如果歐幾里得未能激起你少年時代的熱情,那么你就不是一個天生的科學思想家?!保?]313由于愛因斯坦對指南針以如此確定的方式行動和對歐幾里得幾何能用純粹的思維就可以得到關于經(jīng)驗世界可靠知識的這兩種性質(zhì)不同的“驚奇”,與他在傳統(tǒng)的教育機關的灌輸下所形成的神學宗教世界觀,產(chǎn)生了強烈而尖銳的沖突,推動著愛因斯坦對客觀物質(zhì)世界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的思考,不僅使他“中止了”對神學宗教的信仰,而且產(chǎn)生了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確立了“從思想上掌握這個在個人以外的世界”的“最高目標”。[1]2

        在愛因斯坦12——16歲期間,他通過自學,“知道了整個自然科學領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1]6產(chǎn)生了“追光”的思考。在愛因斯坦“追光”的思考中,明顯地包含著一個光速不變概念和經(jīng)典力學的速度相加定律之間的矛盾。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愛因斯坦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艱難和挫折,于1905年春夏之交創(chuàng)立了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的創(chuàng)立,最終消除了牛頓體系與麥克斯韋理論之間的不對稱,揭示了光的運動以及一切物體的高速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與此同時,愛因斯坦為了解釋光電現(xiàn)象,創(chuàng)立了光電效應理論,把當時并立的光的粒子說和光的波動說統(tǒng)一了起來。

        在愛因斯坦看來,由法拉第和麥克斯韋等人開創(chuàng)的物理實在概念的變革,沒有從根本上實現(xiàn)對牛頓體系的“質(zhì)點”概念的辯證否定,從而造成了“在理論物理學的一個特殊部門里,連續(xù)的場同質(zhì)點一起看來好像都是物理實在的代表”的“二元論”狀況,“它必然會使每一個思想有條不紊的人感到不安”。[1]294為了“自然地改麥克斯韋理論”,合理地回答馬赫所提出的“為什么慣性系在物理上比其他坐標系都特殊”的問題,[1]28愛因斯坦在1915年創(chuàng)立了以“引力場”概念為核心的廣義相對論,“把場物理學擴充到包括引力在內(nèi)的一切現(xiàn)象”,[1]164構(gòu)造出了一個以“引力場”概念所表征的“實在”的世界圖像。然而,由于廣義相對論終究不能避免獨立地引進質(zhì)點和全微分方程,因而在一定意義上表現(xiàn)為牛頓體系的間斷的質(zhì)點概念和麥克斯韋的連續(xù)的場概念的“折衷”,“帶有一種暫時的、邏輯上不完備的特征”。[1]295為了消除廣義相對論中的質(zhì)點概念的殘余,愛因斯坦試圖通過統(tǒng)一場論的研究,使質(zhì)點在總場的場方程中,從而試圖把“電磁場”和“引力場”統(tǒng)一起來,形成由“場”概念所表征的一元論的唯物主義科學世界觀。

        在愛因斯坦看來,盡管麥克斯韋的電磁場和他的引力場理論從根本上動搖了經(jīng)典物理學的時間、空間和物質(zhì)等基本概念,但卻在一個更廣闊的領域和更深刻的層次上,揭示了宇宙本質(zhì)和規(guī)律的因果必然性,進一步確認了整個物理學“大廈的一個支柱是毫不動搖的:這就是因果性的假說”。[1]237由于愛因斯坦在他的科學理論研究活動中,宇宙的普遍的因果關系的觀念不斷得到強化,并由此產(chǎn)生一種宗教般的真摯感情,成為愛因斯坦宇宙宗教的上帝概念的基本內(nèi)容。愛因斯坦稱自己的哲學是“宇宙的宗教”,[4]379他的宇宙宗教的核心內(nèi)容就是他的上帝概念。據(jù)此,我們可以把愛因斯坦的宇宙宗教的上帝概念,看成是他的哲學世界觀的基本概念。而愛因斯坦對宇宙本質(zhì)和規(guī)律的因果必然性的認識和理解,則成為他的宇宙宗教哲學世界觀。

        如果我們撇開愛因斯坦在12歲以前由社會的教育機關灌輸給他的神學宗教世界觀不談,僅就他在追求知識和真理的過程中自主形成的世界觀而言,愛因斯坦在12歲那年形成的樸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是愛因斯坦能夠走上科學的道路,從事科學理論研究活動最初的思想基礎。愛因斯坦的“場”一元論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是在堅信麥克斯韋的電磁場概念的基礎上,由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概念所表征的實在的世界圖像構(gòu)成,并且在愛因斯坦對“統(tǒng)一場”論的追求中體現(xiàn)出來的。在這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從愛因斯坦自主形成樸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只是他在追求知識和真理的過程中,對于實在的外在世界的一種粗淺的和朦朧的認識和理解;而愛因斯坦通過自己的科學理論研究,創(chuàng)立了以“引力場”概念所表征的實在的外在世界,并試圖通過對“統(tǒng)一場”論的研究,構(gòu)造出一幅以“場”概念所表征的實在的外在世界,即構(gòu)造出“場”一元論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是把他在12歲那年形成的那個樸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用科學語言進行深刻的和精確的描述的結(jié)果。很明顯,在愛因斯坦的世界觀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樸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是他的世界觀形成的起點和最初形式,而愛因斯坦在自己的科學理論研究過程中確立的“場”一元論唯物主義科學世界觀,則是他的世界觀的完成形式。

        但是,愛因斯坦的宇宙宗教哲學世界觀,不僅蘊含在他的樸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場”一元論的唯物主義科學世界觀之中,而且成為他的樸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場”一元論的唯物主義科學世界觀的實質(zhì)和精髓。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愛因斯坦把哲學看成“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1]519

        很明顯,在愛因斯坦思想發(fā)展的過程中,僅僅達到并停留在樸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水平之上,他不可能走上科學的道路,成為一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只有在樸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立相對論和從事統(tǒng)一場論的研究,確立起“場”一元論的唯物主義科學世界觀,才使他成為一名偉大的物理學家;而愛因斯坦在他的全部認識活動中逐步形成,并不斷強化的宇宙宗教哲學世界觀,不僅是他的全部科學理論研究活動的根本指導思想,而且是他從事“科學研究的最強有力、最高尚的動機”,[1]282是他在科學的探索活動中的“無窮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1]103甚至還是愛因斯坦為人類對于宇宙本質(zhì)和規(guī)律的認識,指引出的一條前進的方向。[5]

        二、愛因斯坦世界觀的認識論根據(jù)

        愛因斯坦認為,在樸素實在論者看來,“我們的世界的客體是感性知覺直接給予我們的。”[1]519如果我們以此來反觀愛因斯坦在他12歲那年形成的樸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它的哲學認識論的基礎,應當是愛因斯坦所說的那種“樸素實在論”的觀點?!鞍凑諛闼貙嵲谡?,事物‘都是’像它們通過我們的感官而被我們知覺到的那樣。這種幻想支配著人和動物的日常生活;它也是一切科學,尤其是自然科學的出發(fā)點。”[1]406也就是說,愛因斯坦在12那年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所形成樸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是在當時人類所獲得的科學知識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他們通常認為外在世界中作為客體的各種事物,都是他們的感官所知覺到的那個樣子。在科學的理論研究中,人們通過感官獲得關于外在世界的感性知覺材料,成為一切科學,尤其是自然科學的出發(fā)點。比如,人們通常認為,達爾文提出的生物進化論,是他在環(huán)球旅行中,通過對大量的生物學樣本進行直接考察后,運用思維進行加工、制作歸納和整理的結(jié)果。

        然而,隨著自然科學,特別是其中最主要的物理學,從它的幼年時代發(fā)展到它的成年時代,物理學的研究也就從經(jīng)驗科學的時代發(fā)展到了理論科學的時代。愛因斯坦指出:“適用于科學幼年時代的以歸納為主的方法,正在讓位給探索性的演繹法?!保?]262在愛因斯坦看來,在運用歸納為主的方法的科學幼年時代,“經(jīng)驗科學的發(fā)展過程就是不斷的歸納過程”,“人們發(fā)展起各種理論,這些理論在小范圍內(nèi)以經(jīng)驗定律的形式表達大量單個觀察的陳述,把這些經(jīng)驗定律加以比較,就能探究出普遍性的規(guī)律?!保?]115愛因斯坦在自己的科學理論研究中深刻地意識到,在愛因斯坦創(chuàng)立狹義相對論的過程中,他已經(jīng)不可能像達爾文和伽利略等科學家那樣,通過對光的運動進行直接觀察或親自實驗,獲得關于研究對象的感覺經(jīng)驗材料。即使是在當時科學界著名的邁克爾孫-莫雷關于以太漂移的實驗,身處科學界之外的愛因斯坦并不了解,因而對他創(chuàng)立狹義相對論沒有產(chǎn)生任何影響。愛因斯坦在談到邁克爾孫-莫雷的實驗與他創(chuàng)立狹義相對論之間的關系時說:“在我自己的[思想]發(fā)展中,邁克耳孫的結(jié)果并沒有引起很大的影響。我甚至記不起,在我寫關于這個題目的第一篇論文時(1905年),究竟是不是知道它。……在我本人的努力中,邁克耳孫實驗沒有起什么作用,至少是沒有起決定性的作用?!保?]617—618而廣義相對論的創(chuàng)立,則源于1907年的有一天,愛因斯坦坐在伯爾尼專利局的椅子上突然想到“被加速的自由下落的人”理想實驗。[6]可以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創(chuàng)立,已經(jīng)遠遠地走在人類對于外在世界的實踐活動的前面,完全沒有人們通常所說的那種傳統(tǒng)唯物主義哲學認識論的實踐基礎。而愛因斯坦通過狹義相對論推論出來的關于光的運動所具有的鐘慢尺縮、質(zhì)速關系和質(zhì)能關系等基本現(xiàn)象,以及由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的時空彎曲所推論出來的光譜線的引力紅移和引力場使光線偏轉(zhuǎn)等基本現(xiàn)象,則為人類的實踐活動指引出新的發(fā)展方向。例如,1906年,德國實驗物理學家考夫曼宣布他的關于高速電子的實驗結(jié)果,同狹義相對論的質(zhì)速關系的結(jié)論有矛盾。對此,愛因斯坦從理論上對狹義相對論進行了審查以后,充滿自信地認為:“究竟是由于沒有考察到的誤差,還是由于相對論的基礎不符合事實,這個問題只有在有了多方面的觀測資料以后,才能足夠可靠地解決?!保?]181果然,在10年后的1916年,終于由法國的兩位物理學家揭示出考夫曼的實驗裝置有毛病,[7]181腳注③而不是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有問題。同樣,在愛丁頓通過對日蝕拍照來驗證廣義相對論之前,愛因斯坦就曾明確指出:“不管對日蝕的觀測成功與否,我對于整個體系的正確性已經(jīng)不再懷疑?!保?]409—410也就是說,在愛因斯坦看來,即使沒有愛丁頓對日蝕的拍照,他的廣義相對論依然是一個具有真理性的科學理論??梢哉f,在科學幼年時代的科學理論研究,是從對研究對象的現(xiàn)象到研究對象的本質(zhì)(即實在)的認識過程;而在科學的成年時代,科學理論的研究,則是從研究對象的本質(zhì)(即實在)到研究對象的基本現(xiàn)象的認識過程。

        盡管愛因斯坦認為,“一切關于實在的知識,都是從經(jīng)驗開始,又終結(jié)于經(jīng)驗。”[1]313但是,愛因斯坦從自己的科學理論研究中深刻地體會到,在作為科學理論研究的出發(fā)點和原料的經(jīng)驗事實與科學概念和理論體系之間,沒有邏輯上的關系,“在建立科學時,我們免不了要自由地創(chuàng)造概念”。[1]309然而“這種狀況被前幾代人疏忽了”,“他們以為,理論應當用純粹歸納的方法來建立,而避免自由地創(chuàng)造性地創(chuàng)造概念”。[1]309也許正是這種原因,致使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創(chuàng)立以后,依然有相當多的科學家,把作為物理實在的“場”“看成只是一種‘幻想’”。[1]514于是,愛因斯坦不得不以自己科學理論研究的切身體驗,為他的作為物理實在的“場”概念,尋找哲學認識論的根據(jù)。他在談到這一問題時說:“常聽人說,科學家是蹩腳的哲學家,這句話肯定不是沒有道理的。那么,對于物理學家來說,讓哲學家去作哲學推理,又有什么不對呢?當物理學家相信他有一個由一些基本定律和基本概念組成的嚴密體系可供他使用,而且這些概念和定律都確立得如此之好,以致懷疑的風浪不能波及它們,在那樣的時候,上述說法固然可能是對的;但是像現(xiàn)在這樣,當物理學的這些基礎本身成為問題的時候,那就不可能是對的了。像目前這個時候,經(jīng)驗迫使我們?nèi)で蟾隆⒏煽康幕A,物理學家就不可以簡單地放棄對理論基礎作批判性的思考,而聽任哲學家去做;因為他自己最曉得,也最確切地感覺到鞋子究竟是在哪里夾腳的。在尋求新的基礎時,他必須在自己的思想上盡力弄清楚他所用的概念究竟有多少根據(jù),有多大的必要性?!保?]341

        愛因斯坦認為,“整個科學不過是日常思維的一種提煉。正因為如此,物理學家的批判性的思考就不可能只限于檢查他自己特殊領域里的概念。如果他不去批判性地考查一個更加困難得多的問題,即分析日常思維的本性問題,他就不能前進一步?!保?]341因此,愛因斯坦對物理學概念的批判性考查,不得不從對日常思維中的概念的考查開始。也就是說,只要從哲學認識論的角度解決了日常思維中的概念的“實在”本性問題,由人的思維自由發(fā)明的物理學概念的實在性問題,也就順理成章地得到了解決。

        愛因斯坦在談到日常思維領域中的概念的“實在”本性問題時指出:“事實上,‘實在’決不是直接給予我們的。給予我們的只不過是我們的知覺材料;而其中只有那些容許用無歧義的語言來表述的材料才構(gòu)成科學的原料。從知覺材料到達‘實在’,到達理智,只有一條途徑,那就是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理智構(gòu)造的途徑,它完全是自由地和任意地進行的。日常思維中屬于‘實在’領域的最基本的概念,是持續(xù)存在著的客體這個概念,比如我房子里的桌子這樣的概念。但是給予我們的不是桌子本身,而不過是一種感覺的復合,對這個感覺的復合,我給以它‘桌子’的名稱和概念。這是一種以直覺為基礎的思辨方法。在我看來,這對于認識如下的事實是極為重要的:這樣的概念像其他一切概念一樣,都是思辨-構(gòu)造類型的概念。否則,人們就不可能正確對待那些在物理學上要求描述實在的概念,而且有被如下的幻覺引入歧途的危險,那就是以為我們?nèi)粘=?jīng)驗的‘實在’是‘真正存在的’,而物理學的某些概念只是‘單純的觀念’,它們同‘實在’之間被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分隔開。但是事實上,斷定‘實在’是獨立于我的感覺而存在的,這是理智構(gòu)造的結(jié)果。我們恰巧相信這種構(gòu)造,要超過用我們的感覺所作的那些解釋。由此使我們相信如下陳述:‘那幾棵樹在能被我們知覺到它們以前很久就已經(jīng)存在著?!保?]512—513愛因斯坦在這段經(jīng)典性的論述中,告訴我們這樣幾個基本觀點:

        1.愛因斯坦所說的“‘實在’決不是直接給予我們的。給予我們的只不過是我們的知覺材料”的話的意思是,作為外在世界的最基本的存在形式的“實在”,是人們無法直接把握的。比如,在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用“引力場”概念所表征的“實在”,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沒有創(chuàng)立以前,人類根本不知道“引力場”的存在,因而也就不可能通過對“引力場”進行直接的觀察和親自實驗,獲得關于“引力場”的感覺經(jīng)驗或知覺材料,作為科學理論研究的出發(fā)點和原料。因此,作為創(chuàng)立廣義相對論研究的出發(fā)點和原料的感覺經(jīng)驗或知覺材料,只能來自于1907年的有一天,愛因斯坦坐伯爾尼專利局的椅子上所想到的那個“被加速的自由下落的人”的感覺經(jīng)驗。這種感覺經(jīng)驗,與在科學的幼年時代的科學家們,通過直接考察和親自實驗所獲得的感覺經(jīng)驗,其來源完全不同。

        2.愛因斯坦所說的“其中只有那些容許用無歧義的語言來表述的材料才構(gòu)成科學的原料”的話的意思是,人們通過感官所獲得的外在世界的“知覺材料”或“感覺經(jīng)驗”,只能是他們各自的“個人的經(jīng)驗”。在科學的理論研究中,為了排除科學家們所獲得關于外在世界的個人經(jīng)驗中的主觀性因素,愛因斯坦認為,可以“借助于語言”,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比較他們個人的感覺經(jīng)驗,從中形成“共同的”的感覺經(jīng)驗。[1]156—157這種共同的感覺經(jīng)驗,既是“非個人所特有的感官知覺”,也是“容許用無歧義的語言來表述的(知覺)材料”?!白匀豢茖W,特別是其中最基本的物理學,所研究的就是這種感官知覺?!保?]157

        3.愛因斯坦所說的“從知覺材料到達‘實在’,到達理智,只有一條途徑,那就是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理智構(gòu)造的途徑,它完全是自由地和任意地進行的”的話的意思是,在關于外在世界的感覺經(jīng)驗與“實在”之間,沒有一條由此達彼的道路或橋梁,只能在直覺的基礎上,通過理智的構(gòu)造,自由地發(fā)明表征“實在”的概念,從而在關于外在世界的感覺經(jīng)驗與“實在”之間建立起對應關系。愛因斯坦指出:“我相信,甚至可以斷言:在我們的思維和我們的語言表述中所出現(xiàn)的各種概念,從邏輯上來看,都是思維的自由創(chuàng)造,它們不能從感覺經(jīng)驗中歸納地得到?!保?]409“雖然概念體系本身在邏輯上完全是任意的,可是它們受到這樣一個目標的限制,就是要盡可能做到同感覺經(jīng)驗的總和有可靠的(直覺的)和完備的對應(Zuordnung)關系;其次,它們應當使邏輯上獨立的元素(基本概念和公理),即不下定義的概念和推導不出的命題,要盡可能的少?!保?]5—6

        4.愛因斯坦以他房子里的桌子這樣的概念為例,認為“給予我們的不是桌子本身,而不過是一種感覺的復合,對這個感覺的復合,我給以它‘桌子’的名稱和概念。這是一種以直覺為基礎的思辨方法”。愛因斯坦用這個例子,試圖說明在科學的成年時代從事科學理論研究的科學家,同人們在日常思維領域中一樣,只能在他們關于外在世界的感覺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通過理智的構(gòu)造,自由地發(fā)明出表征“實在”的科學概念。比如,愛因斯坦就是在“被加速的自由下落的人”的感覺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通過理智的構(gòu)造,自由地發(fā)明出表征“實在”的“引力場”概念。但是,如果我們把愛因斯坦關于他房子里的桌子的概念的例子,移到人類剛剛誕生的原初狀態(tài),第一個在關于桌子的感覺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通過理智的構(gòu)造,自由地發(fā)明出“桌子”的概念,從而在他的關于桌子的感覺經(jīng)驗與他發(fā)明的“桌子”的概念之間建立起穩(wěn)定的聯(lián)系的人的認識活動,與那些在科學的理論研究領域中,科學家們在他們關于外在世界的感覺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通過理智的構(gòu)造,自由地發(fā)明出表征“實在”的基本概念,在本質(zhì)上是完全相同的。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愛因斯坦強調(diào)指出:“認為我們知覺到這個世界,那是幻想。當我們說我們知覺到這個世界,我們就已經(jīng)把我們的感覺轉(zhuǎn)化成概念的東西了?!保?]384問題是,在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中,人們在日常思維領域中的認識活動,是以人類已經(jīng)獲得的認識成果為基礎的,既成的語言和現(xiàn)成的關于外在世界中的各種具體事物的知識,掩蓋了人類當初發(fā)明這些語言和獲得這些知識的創(chuàng)造性的認識活動過程。換句話說,就是在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中,大量的模仿性和重復性的認識活動,讓人們忽略了那些原初的認識活動所具有的創(chuàng)造性。關于這一點,愛因斯坦之前的人們,似乎都沒有意識到。

        5.既然日常思維領域中作為“實在”的具體形式的“桌子”概念,與科學思維領域中作為“實在”的具體形式的“質(zhì)點”概念、“電磁場”概念和“引力場”概念,都是人的思維的理智構(gòu)造和自由發(fā)明,因而它們都具有客觀實在性,也就不存在所謂的“我們?nèi)粘=?jīng)驗的‘實在’是‘真正存在的’,而物理學的某些概念只是‘單純的觀念’,它們同‘實在’之間被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分隔開”的問題。

        從愛因斯坦對日常思維和科學思維領域中的“實在”概念的批判性考查,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愛因斯坦所建立的科學認識論的思維活動過程,與傳統(tǒng)的唯物主義哲學認識論所描繪認識活動圖景正好相反。傳統(tǒng)的唯物主義哲學認識論認為人的認識活動,首先是通過感覺器官獲得關于對象的大量的、生動的和豐富的感性認識或感性經(jīng)驗材料,再運用思維對這些感性認識或感性經(jīng)驗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從中得到關于這一認識對象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的理性認識,從而完成一個具體的認識活動過程。而愛因斯坦創(chuàng)立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認識活動過程,首先是在已有科學理論的基礎上,運用思維對已有科學理論進行“形象化”而產(chǎn)生的感覺經(jīng)驗,進而把握“實在”的本質(zhì),最后推論出“實在”的基本現(xiàn)象,并引導科學實驗對這些基本現(xiàn)象進行驗證,從而在哲學認識論的領域中,實現(xiàn)了一次革命性的變革。[8]

        愛因斯坦宇宙宗教哲學世界觀的核心是他的“上帝”概念。愛因斯坦的上帝,就是他“對經(jīng)驗世界中所顯示出來的高超的理性的堅定信仰”,[1]244是對“實 在 (Realit?t)的 理 性 本 質(zhì) 的 信 賴 (Vertrauen)”,[1]525—526其具體內(nèi)容就是“一心一意相信普遍的因果關系”。[1]283德國學者恩斯特·??藸栔赋觯骸疤钛a知識的欠缺或?qū)⑵淙《谋硐?,人們在廣義上可稱之為‘信仰’。這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經(jīng)常發(fā)生。如果我們對某一事實了解得不那么確切,我們會說:我相信這個事實。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在科學本身中也只好講信仰?!保?]在科學的領域中,人們在對宇宙本質(zhì)和規(guī)律的有限認識成果的基礎上,對宇宙本質(zhì)和規(guī)律存在的無限性的“相信”,既為他們從事科學理論研究指引著前進的方向,也是他們從事科學理論研究的根本動力之所在。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愛因斯坦認為:“科學沒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沒有科學就像瞎子?!保?]182—183

        總的說來,通過對愛因斯坦的世界觀及其認識論根據(jù)的探究,一方面可以使我們較為準確地把握愛因斯坦世界觀的具體內(nèi)容,加深我們對科學與哲學之間關系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夠讓我們較為準確地了解愛因斯坦科學認識論的革命性,從而對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認識活動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1]愛因斯坦文集:第1卷 [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

        [2][美]A.佩斯.“上帝是微妙的……”——愛因斯坦的科學與生平 [M].北京:科學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1988:45.

        [3]P.米切耳莫爾.阿耳伯特·愛因斯坦 [M]//紀念愛因斯坦譯文集.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1979:97.

        [4]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 [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5]周德海.論“道”與“上帝”——老子和愛因斯坦哲學本體論之比較 [J].巢湖學院學報,2010,(1):10—14.

        [6]愛因斯坦.我是怎樣創(chuàng)立相對論的 [J].自然科學哲學問題叢刊,1983,(2).

        [7]愛因斯坦文集:第2卷 [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7.

        [8]周德海.科學認識論的一次革命性變革——愛因斯坦科學認識論思想述評 [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1,(5):95—99.

        [9][德]恩斯特·海克爾.宇宙之謎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82.

        猜你喜歡
        經(jīng)驗概念科學
        Birdie Cup Coffee豐盛里概念店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jīng)驗”評選
        黨課參考(2021年20期)2021-11-04 09:39:46
        幾樣概念店
        科學大爆炸
        經(jīng)驗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jīng)驗”評選
        黨課參考(2018年20期)2018-11-09 08:52:36
        學習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應用
        科學
        科學拔牙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2018| 国产亚洲自拍日本亚洲|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人妻无码中文专区久久综合|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窝窝午夜看片| 亚洲国产精品自拍一区| 蜜桃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码在线人妻|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伊人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黄片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精品五月天| 狼人狠狠干首页综合网|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亚洲|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亚洲| 国产人妻高清国产拍精品| 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黄色av|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免费观看|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一区二区av日韩免费| 精品国内日本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无码专区| 日韩一区二区超清视频| 亚洲一二三四五中文字幕| 成人一区二区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午夜视频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天堂野外| 西西人体444www大胆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