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梅
(濟寧學院社科部,濟寧 曲阜273155)
毛澤東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和理論家,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他為我國的革命與建設做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過程中產生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是對馬列主義的繼承和發(fā)展,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雖然在晚年犯了嚴重錯誤,但并不能因此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巨大貢獻。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毛澤東與毛澤東思想在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中所起的作用都是無法代替的。過去,我們堅持毛澤東思想取得了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勝利,在新世紀新階段,毛澤東思想仍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 “中國夢”的思想基礎和理論指導。
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雖然“中國夢”還沒有列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中,但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思想與“中國夢”雖然是不同階段的產物,但在基本立場、指導思想、奮斗目標以及文化基礎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和契合性。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夢”的基本立場都堅持實事求是。1941年5月,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第一次對“實事求是”作了科學的解釋,把實事求是提高到對待馬列主義的根本態(tài)度和黨性原則的高度,在七大上將其作為我黨的思想路線。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也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y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照務`國,實干興邦?!盵1]“實干”也就意味著要實事求是。歷史證明,什么時候我們堅持了實事求是,我們的革命和建設就能取得勝利;什么時候違背了實事求是,我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就要遭到挫折。因此,在“中國夢”的實踐中,只有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才能充分認識和把握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和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不斷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保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順利實現(xiàn)。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夢”都以馬列主義為指導思想。毛澤東曾說,馬克思等經典作家的“基本原理必須遵守”。歷年來,我們黨的中央領導集體都把馬列主義作為我們的指導思想,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將其內容不斷豐富與發(fā)展。新階段,習近平也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2]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馬列主義是實現(xiàn)“中國夢”指導思想,并且我們的指導思想要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具有與時俱進性。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夢”都是為了把我國建設成一個現(xiàn)代化的國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人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毛澤東為了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他提出了群眾路線,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開幕詞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绷暯娇倳洀娬{要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并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xiàn),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盵3]雖然表述不同,但最終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實現(xiàn)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內容,也是幾代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的奮斗目標。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夢”的文化基因都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一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如毛澤東闡發(fā)的“實事求是”思想、倡導的“群眾路線”,來源于傳統(tǒng)文化思想。習近平也指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fā)揚。當然,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傳統(tǒng)文化中也有不適合社會發(fā)展的內容,對此我們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服務于“中國夢”的實現(xiàn)。
十八大報告指出:“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獨創(chuàng)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盵4]可見,毛澤東思想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人民為了實現(xiàn)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盡管地主階級、農民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都作了種種努力,孫中山先生也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并領導了辛亥革命,但最終沒有取得革命的勝利,也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命運。完成這一重任就歷史地落到了中國共產黨人身上。毛澤東充分認清中國國情,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新中國的成立,使占人類總數(shù)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接下來,毛澤東又結合中國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中國正式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真正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在接受拉美三國媒體聯(lián)合采訪時指出:“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已經在這條道路上走了30多年,歷史證明,這是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富民強國的正確道路,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5]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xiàn)提供了政治前提。
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這一思想主要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軍隊建設理論、軍事戰(zhàn)略和國防建設、政策和策略理論、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外交工作和黨的建設等方面,以獨創(chuàng)性的理論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為實現(xiàn)“中國夢”提供了理論依據。習近平也指出:“只有學懂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特別是領會了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始終堅定理想信念,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形勢下堅持科學指導思想和正確前進方向,才能帶領人民走對路,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盵6]
毛澤東率領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立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實現(xiàn)中國夢奠定了制度基礎。新中國成立以后,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還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yōu)越性,既能表現(xiàn)廣泛的民主,使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有高度的權力;又能集中處理國事,使各級政府能集中地處理被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所委托的一切事務,并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動。為了與民主黨派加強團結與合作,制定了“長期并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這些制度的制定對“中國夢”的實現(xiàn)奠定了基礎。習近平也指出:“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沿著正確的中國道路奮勇前進?!盵7]當然,這一制度隨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得到豐富與發(fā)展。
毛澤東關于“第二次結合”的思想,為實現(xiàn)“中國夢”指明了方向。新中國成立以后,毛澤東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也曾提出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進行 “第二次結合”的思想,他指出:“最重要的是要獨立思考,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民主革命時期,我們吃了大虧之后才成功地實現(xiàn)了這種結合,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F(xiàn)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要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道路?!盵8]雖然這次結合思想沒有真正貫徹下來,但是對于我們今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會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毛澤東提出的中國式工業(yè)化、現(xiàn)代化思想即在經濟文化落后的農業(yè)大國如何實現(xiàn)工業(yè)化、如何走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道路的思想,這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奠定了基礎。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和《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建設中國式的工業(yè)化道路思想,提出“以農業(yè)為基礎,以工業(yè)為主導”,60年代提出了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的思想,在70年代又提出兩步走設想。今年10月1日人民日報刊發(fā)國慶社論《為現(xiàn)代中國凝聚夢想力量——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4周年》,文章引用毛澤1954年在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來闡述中國夢:將我們現(xiàn)在這樣一個經濟上文化上落后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工業(yè)化的具有高度現(xiàn)代文化程度的偉大的國家,稱中國夢核心是實現(xiàn)國家現(xiàn)代化。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毛澤東提出的工業(yè)化思想至今意義重大。
毛澤東曾提出的發(fā)展商品經濟、尊重價值規(guī)律的思想對實現(xiàn)“中國夢”也具有指導意義。1958年底至1960年初,毛澤東在總結“人民公社化”教訓和讀蘇聯(lián)《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及斯大林《蘇聯(lián)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兩本書的談話中指出:“商品生產,要看它是同什么經濟制度相聯(lián)系,同資本主義制度相聯(lián)系就是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同社會主義制度相聯(lián)系就是社會主義的商品生產”。同時,毛澤東明確指出,農民是勞動者,要“等價交換”,不能剝奪。要“利用商品生產、商品交換和價值法則,作為有用的工具,為社會主義服務”。毛澤東還提出了社會主義分發(fā)達、不發(fā)達階段的思想,提出過“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思想等等,這些思想的提出對“中國夢”的實現(xiàn)具有指導作用。
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理論為實現(xiàn) “中國夢”提供了科學方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提出了社會主義基本矛盾和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理論。他認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在黨的八大上,明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義主要矛盾理論與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一致的。可是,隨著國內外的變化,毛澤東又把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確定為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把黨的中心工作由經濟建設轉變?yōu)殡A級斗爭,給黨與國家造成嚴重損失。
此外,毛澤東關于國際戰(zhàn)略思想、宗教政策理論、黨的建設理論、國防軍隊建設等方面都提出了建設性的思想,這些思想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xiàn)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革命與建設時期,為了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要堅持毛澤東思想,在新世紀新階段,實現(xiàn)“中國夢”不僅要堅持毛澤東思想,而且要完善與發(fā)展毛澤東思想,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xiàn) “中國夢”的根本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探索出來的,是被實踐證明的唯一正確的道路。毛澤東曾帶領中國人在革命和建設過程中探索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緊緊團結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行動指南。毛澤東思想是一個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體系,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也不斷得到豐富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系統(tǒng)地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發(fā)展中大國,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它指引實現(xiàn)“中國夢”的前進方向,是我們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xiàn) “中國夢”的根本保障,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和法律制度在內的完善的體系。這一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社會資源、充分發(fā)揚人民民主、最大限度地凝聚社會共識等。當然,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對此,要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增強制度自信。要更加自覺地發(fā)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優(yōu)勢,不斷擴大制度認同、凝聚制度共識、夯實制度根基,并在繼續(xù)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行動中推動實現(xiàn)“中國夢”。
[1]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強調 承前啟后 繼往開來 繼續(xù)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N].人民日報2012-11-30(1)
[2]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新華網2013-8-20
[3]習近平 《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3-17
[4]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5]習近平 《接受拉美三國媒體聯(lián)合書面采訪》[N].新華網2013-5-31
[6]習近平 《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3-3
[7]習近平 《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3-17
[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1949-1976)》(上).[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