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輝,彭傳鳳
(黃山學院 文學院,安徽 黃山245041)
隨著“漢語熱”的進一步升溫和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我國外國留學生教育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發(fā)展迅速。[1]9-15因此國際化辦學也成了高校辦學的重要發(fā)展方向。在這種情況下,與一些留學生教學經驗豐富的重點本科院校相比,新升本科高校更需要認真分析研究外國留學生在中國的生活學習狀況,提高留學生綜合管理水平,吸引更多外國留學生來華學習,從而更好地傳播中華文明。
歷經兩年,針對此段時間內黃山學院招收的外國留學生,設計了一套半開放式、單項和多項選擇相結合的調查問卷,采取了無記名的形式,以確保留學生能根據(jù)自身的真實情況作答,根據(jù)收回的有效問卷進行分析。本次調研共發(fā)放調查問卷42份,回收有效答卷39份,有效回收率達92.86%。
此次問卷大致包含下面一些內容:
1.留學生的住宿條件和管理情況,并咨詢留學生的住宿意愿;
2.留學生飲食問題的解決,并詢問他們的意見;
3.留學生在華的花費情況和主要支出,主要調查留學生在黃山的消費情況;
4.留學生的業(yè)余生活和課后學習情況;
5.留學生對學校課程設置特別是對“一對一”教學模式的反響;
6.留學生對徽州文化的了解情況;
7.留學生在新的文化環(huán)境中的自我調適狀況。
對回收的有效答卷進行分析,按調查問卷大致的順序,結果如下:
1.住宿方面
黃山學院的部分美國留學生居住在中國家庭,其余住在留學生公寓內。學校對留學生宿舍實行嚴格的出入管理和門禁。有些留學生認為宿舍嚴格的門禁和會客時間的制定沒有必要,有晚歸的想法。他們贊同留學生居住在一起,但也有人希望能和中國學生同住。
學校新改建的留學生宿舍為留學生提供了較好的設備和更全面的服務。比如,把留學生宿舍改造為雙人間并配備空調,還有獨立盥洗間和公共廚房。因為要確保留學生的安全,所以有必要實行嚴格的門禁。學生晚歸或不歸,甚至放任自流,會影響其安全和正常的作息。宿舍門禁管理從多角度思考是必要的。
2.就餐問題
黃山學院98%的留學生選擇在校外餐館就餐,個別學生自己做飯,基本上沒人去食堂就餐。留學生對中國的食物基本滿意,但也有學生希望學校提供他們國家的食物。黃山學院作為新升本科院校,留學生數(shù)量不多,同時各自國家和地區(qū)飲食習慣有別,因此專門為留學生設立食堂,提供學生本國食物可行性不大。另外中國是美食大國,食品種類多樣,基本上可滿足需求。
3.花費情況
普遍的認知是留學生在華的支出不高。但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半數(shù)學生認為在黃山生活和學習的花費很大,甚至有美國留學生認為花費太大。這可能和他們的心理期待有關。通過比較得知,按照正常的支出,在我國留學的花費相對不高。花費多少取決于學生自身情況,當然也與學生所在城市有關,而黃山市的日常消費水平并不比大城市低。黃山學院留學生主要的生活開銷用于學費、資料費、餐飲費用、娛樂社交等。
4.業(yè)余生活和課后學習
課后時間大部分學生會自覺學習,預習新內容。在業(yè)余生活方面學校半數(shù)的留學生采取看本國影視劇的方式度過業(yè)余時間,當然也會選擇看中文雜志或與其他留學生一起運動等,但他們極少與中國學生交流。有少數(shù)留學生會到校外健身房健身、聚餐等。每到節(jié)假日,留學生大都喜歡出去旅游。由此可知,留學生的日常生活比較單調。一方面是社會環(huán)境原因,即文化的隔閡和語言的障礙;另一方面學校沒有為留學生專門配備一些運動與娛樂的設施以豐富他們的業(yè)余生活。
5.學校課程設置
學校課程設置形式為上午教師授課,下午由中國學生開展“一對一”教學輔導。留學生大體對這種教學安排滿意。有學生提出了上午上課的時間太早等意見。學校的上課時間安排比較科學合理,學生應養(yǎng)成良好作息習慣,這樣才有利于學習。有美國留學生提出上午的課程內容太容易,想要更多的單獨輔導時間。
“一對一”教學主要是安排大二和大三的對外漢語專業(yè)學生為留學生提供“一對一”輔導,留學生對此反應較好。留學生大都需要HSK和口語練習的輔導培訓,還有一些需要作業(yè)輔導?!耙粚σ弧苯虒W依據(jù)學生的漢語水平提供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補缺補差。同時也可以聆聽留學生的心聲,引導他們敞開心扉多與中國人交流。作為新升本科院校,黃山學院的“一對一”教學模式特色鮮明。
6.對徽州文化的了解
徽州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黃山的外國游客很多,對徽州文化都很感興趣,然而留學生對徽州文化了解甚少。這是由于留學生過多的關注考試內容,同時個人喜好不同以及語言水平和理解能力不高造成。學校可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適當開設徽州文化方面的課。
7.跨文化適應
跨文化適應過程是在異國他鄉(xiāng)求學的學子必須經歷的過程,[2]204-250這是一個重新自我認同的問題,要求適應新的社會環(huán)境、學校生活、教育管理制度等。剛到中國,留學生的不適應情況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如:氣候差異、費用開支、飲食習慣、學習壓力、語言交流障礙等。[3]6-8這種不適應會使留學生產生一些心理問題,他們有時會感到孤獨。當出現(xiàn)心理缺失癥狀時,多數(shù)學生會向同學或朋友傾訴,這可以很好地幫助他們度過文化隔閡期。學校的“一對一”教學為留學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輔導老師和留學生既是師生又是朋友,在輔導時可以觀察留學生的心理狀況并發(fā)現(xiàn)問題,幫助他們及早感知到大家庭的溫暖與和諧。
根據(jù)黃山市的經濟條件、歷史文化、地理環(huán)境等自身的特點與優(yōu)勢,學校為留學生提供了合理和完善的生活學習條件和資源,與其他新升本科院校管理工作相比,目前黃山學院留學生的生活學習管理思路和策略有借鑒意義。
學校從事留學生管理、教學的教職工都能以平等的姿態(tài)主動熱情地幫助留學生,與他們交朋友。這使留學生有了遵守學校管理制度的心理基礎,使各種規(guī)章制度的施行具有了實踐的可能性和必然性。[4]12-17針對不同地區(qū)留學生的民族文化、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和個人喜好等特點,學校為他們提供了較多接觸中國文化的機會,讓中國文化元素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充分體現(xiàn),讓留學生充分了解本地的風俗習慣,以加強彼此間的溝通交流。學校經常鼓勵留學生參加學校各類體育賽事和文娛活動,培養(yǎng)留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還開展了文化修學活動,使他們能盡早融入中國社會,進而能更好理解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并得到相應的尊重和平等社交的機會。
學校還多次組織留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教學,積極探索實踐教學方式,努力創(chuàng)設情景,開展情景語言教學;另外還邀請留學生共度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這些活動的開展一方面排解了學生的思鄉(xiāng)之情,另一方面也增進了留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同。
徽州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影響著留學生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比如徽州文化中的宗族家庭意識、儒商思想、孝義傳統(tǒng)等。黃山學院留學生生活學習管理工作優(yōu)秀成績的取得與徽州文化本身的特殊內涵和獨具魅力是有很大關系的。這也是學校注重教學管理與文化傳統(tǒng)相結合的原因和動力之一。
當然學校留學生的管理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如留學生教學的師資力量薄弱,課程設置不夠完善,一些制度還需調整,管理理念也有待進一步提高等。
黃山學院留學生生活學習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也是新升本科高校留學生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根據(jù)問卷調查的結果分析可以看到,留學生對學校的部分管理制度提出了意見和建議。針對這些問題,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應進一步改進自身工作,以期為留學生創(chuàng)造更加舒適的學習和生活條件。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其實就是要確立留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工作中要以法制和情感相結合的方法解決留學生的學習問題和心理問題。做留學生的思想工作不能簡單地靠法律法規(guī)、校紀校規(guī),不能強求留學生具有中國學生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生活習慣。[5]11-14可以組織留學生到企業(yè)、學校、博物館、古民居等地參觀,邀請他們參加學校和社會的公共活動,幫助他們了解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變化。留學生對中國政治、文化、社會、經濟發(fā)展變化的親身體會可以使他們加深對中國的了解和認識。
具體來說,比如由于個人習慣和生活方式有別,韓國留學生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不是在早上的時間段內,這與中國和其它國家學生的生活學習習慣不同,基于這種情況可以采取折中的策略。再如,由于個人身心特點的差異,留學生對跨文化的適應能力也是不同的。從跨文化角度幫助留學生盡快適應當?shù)氐纳罟?jié)奏、消費水平、風土人情也是必要的。文化迷茫期的留學生迫切需要的不只是舒適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更需要一種人文關懷??梢杂媒處煹年P愛給學生營造一種和諧氛圍,使他們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建立完善的留學生教育管理制度是做好留學生工作的保障。[6]12-16嚴格合理的管理制度對留學生形成良好學風、養(yǎng)成良好習慣非常重要。在申請入學、入學注冊、學費繳納、學籍管理、考勤制度、考試管理、獎懲制度等方面都要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和要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和課堂教學效果有關,也和教育管理制度有關。
在執(zhí)行各種規(guī)章制度的過程中,教師和管理人員要循循善誘、求同存異。對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要做好宣講工作,使廣大留學生認識到制度的建立既充分考慮了留學生的訴求,也考慮了中國的法律和國情。各種規(guī)章制度的建立是留學生在華正常生活學習的保障。因此要使留學生逐步認可并自愿接受管理制度。
舉例來說,黃山學院留學生修滿學分方可畢業(yè)。學分制可以督促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生無故曠課、不按學校規(guī)定參加考試和考核,就不能獲得相應學分。這種教學制度對留學生的學習起到了監(jiān)督和管理作用。當然教師也應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因人而異地進行培養(yǎng)。
留學生管理工作者既是管理者又是教師。作為一名管理者要愛國、愛校、愛崗。在管理工作中維護國家、民族尊嚴和學校榮譽。對外國留學生要不卑不亢,彬彬有禮。作為一名教師要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理解學生、幫助學生。工作要充滿愛心和耐心。要經常反省自身工作中的不足,急留學生之所急,想留學生之所想,在工作中不斷提高對留學生管理工作的認識。在思想上,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有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工作的拼搏精神;在管理服務上,要嚴格執(zhí)行國家政策、法律和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通過自己勤奮的工作和優(yōu)質的服務,擴大學校影響,提高學校聲譽,樹立個人形象。[7]260-289
對新升本科高校而言,外國留學生管理策略的探索和留學生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還很漫長,需要不斷努力。
[1]王相寶,張務一,徐海寧.來華留學生教育的回顧與前瞻[J].高等教育研究,1997(4).
[2]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3]劉陳慧.留學生中國社會文化適應性的社會心理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1(3).
[4]宮興林.加強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學校管理與改革,2006(5).
[5]馬曉君,朱愛松.高校留學生教育科學管理探析[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4).
[6]劉愛軍.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J].教育教學研究,2007(3).
[7]徐為民.來華留學生教育的理念與實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