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華 張 荔 仲子忠
(1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蔬菜站 225500;2泰州市姜堰區(qū)沈高鎮(zhèn)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
姜堰區(qū)地處蘇中里下河地區(qū),土壤肥沃,多年來以種植茄果類和瓜類蔬菜為主,設施內(nèi)連作障礙現(xiàn)象嚴重,已成為制約蔬菜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合理輪作是預防連作障礙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目前大棚種植的蔬菜均為旱作,旱旱輪作對防治連作障礙引起的土壤鹽漬化、土傳病害等效果并不理想。為此,我們開展了大棚早熟蓮藕—二茬慈姑—大棚甜瓜高效栽培模式研究,提早了蓮藕上市時間,填補了市場上水生蔬菜供應空檔,提高了大棚蔬菜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通過水生蔬菜與甜瓜輪作,解決了大棚土壤連作障礙問題?,F(xiàn)將大棚早熟蓮藕—二茬慈姑—大棚甜瓜栽培模式主要種植技術(shù)介紹如下。
設施栽培蓮藕應選用早熟淺水藕品種,如鄂蓮系列、飄花藕等。姜堰地區(qū)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旬定植,6月中下旬采收。
每 667m2施充分腐熟有機肥 3000~5000kg、過磷酸鈣25~40kg作基肥,整地并灌水深3~6cm,栽藕前1~2d再耕耙1次,整平田面,田埂應不漏水、不漏肥。
為了方便排藕,田水宜淺,保持2~3cm即可。將藕頭朝下斜插入泥中,后把節(jié)稍翹在水面上,種藕與地面呈30°角。大小種藕分級分畦或分田栽插,每畦排藕2行,呈品字型排列,均勻分布,充分利用空間。藕向與畦面平行,畦面行與行間距1m,藕與藕中心間距為 1.5m左右, 每 667m2栽 400~500穴,每667m2用種量450~500kg。排藕時,藕頭朝田中間方向,以免藕鞭伸出埂外。
1.4.1 水分管理 水位管理由淺到深,再由深到淺。栽植初期保持3~5cm淺水,以利提高土溫,促進蓮藕發(fā)芽。待生長旺盛后,加深水層至10~15cm,結(jié)藕期再降至3~5cm。
1.4.2 溫度管理 栽植初期溫度較低,應蓋嚴棚膜;氣溫逐漸升高,當棚內(nèi)溫度達35℃以上時,白天應打開棚膜進行通風,防止燒傷芽葉,夜間蓋膜保溫;以后隨著溫度的升高,逐漸增加通風量,5月中下旬全面揭膜。
1.4.3 除草與追肥 前期溫度低,蓮藕生長緩慢,荷葉封行前易生雜草,需進行多次人工除草。蓮藕整個生育期一般追肥2次。第1次在長有2~3片立葉時,每667m2追施復合肥50kg或人畜糞1500kg,第2次在棚內(nèi)長滿立葉且部分植株出現(xiàn)后棟葉時重施結(jié)藕肥,每667m2施復合肥60kg。施肥應在露水干后進行,或施后用清水沖洗葉面,以防肥料灼傷葉片。每次施肥前應保持淺水,施后1d復水。
大棚蓮藕蟲害主要有蚜蟲和斜紋夜蛾等,可用2.5%多殺霉素1000倍液或10%除盡(蟲螨腈)1500倍液噴霧防治。病害主要有褐斑病、腐敗病等。應選用無病種藕,盡量避免連作,施用充分腐熟農(nóng)家肥;也可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
采收前4~5d摘除荷葉,使地下部停止呼吸作用,促使藕身附著的銹斑還原,藕皮脫銹,容易清洗,以提高藕的品質(zhì)。6月中旬采收鮮藕,棚栽藕入土淺,采收時可帶水用手挖藕。
選用肉質(zhì)緊實,抗黑粉病,適銷對路,產(chǎn)量較高,富含維生素、淀粉、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豐富的慈姑品種,如紫園慈姑和蘇州大黃等。二茬慈姑不需育苗,7月中旬直接定植,11月下旬采收。
將球莖大而整齊、粗壯完整的慈姑頂芽掰下或切下,直接栽插在準備好的大田中,株行距為35cm×40cm,每667m2栽4000株左右。
2.3.1 水層管理 栽后保持2~3cm淺水層,待活棵后及時露田1~2d,重復2~3次。隨著植株生長,水層可加深至3~5cm,植株封行前放干田水3~4d。結(jié)球期水層保持2~3cm,以后干濕交替,直至采收。
2.3.2 除草 活棵后、第1次追肥前,每667m2噴灑10.8%高效蓋草能乳油20~30ml防除禾本科雜草;封行前再人工除草1次,以除雙子葉雜草為主。
2.3.3 溫度調(diào)控 慈姑對溫度要求較高,10月中旬,當夜溫低于18℃時,及時扣棚上膜,保持棚內(nèi)夜間溫度在18℃以上。
2.3.4 追肥 活棵后20~25d第1次追肥,每667m2施磷酸二銨20kg;當大量抽生匍匐莖時(6~8條)進行第2次追肥,每667m2施尿素15~20kg、45%復合肥25kg;也可結(jié)合防病治蟲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促進球莖膨大,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2.3.5 病蟲害防治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防治原則。(1)慈姑黑粉?。簩嵭休喿鲹Q茬、增施磷鉀肥,定植前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泡浸頂芽12h,沖洗后扦插;高溫多雨季節(jié)可選用50%多菌靈500倍液、15%粉銹寧1000倍液、10%世高兌水1500~2000倍液,選晴好天氣交替噴霧預防。(2)蚜蟲:可用10%吡蟲啉粉劑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2500倍液防治。
11月份以后晝夜溫差逐漸加大,球莖開始迅速膨大,可根據(jù)市場行情適時、適量采收。球莖上的泥漿應在出售前清洗干凈,以提高商品性和經(jīng)濟效益。
生產(chǎn)上表現(xiàn)較好的甜瓜品種有玉菇和中甜一號等。甜瓜于1月上旬育苗,3月上旬定植,6月上旬上市。
播種前1d,苗床鋪設功率為l00~120w/m2的電熱線,把營養(yǎng)缽(或紙袋)擺放在苗床上,澆透水,然后平鋪地膜并在育苗床上搭建小拱棚,以提高床溫。每個營養(yǎng)缽播l粒種子,種子平放在營養(yǎng)缽中間,上覆營養(yǎng)土厚1~1.5cm。播種后仍平鋪地膜再搭小拱棚。幼苗出土前白天床溫保持28~32℃、夜間17~20℃;幼苗出土后撤除地膜,白天床溫保持22~25℃、夜間15~17℃;真葉展開后,小棚內(nèi)白天溫度可提高到28~30℃、夜間15~17℃,并注意通風換氣。
定植前,每667m2撒施腐熟堆廄肥3000kg、豆餅 100kg、尿素25kg作基肥,翻耕 30~40cm,然后整地筑高畦。定植前畦面鋪設地膜,幼苗定植在畦中央,行距160cm、株距45cm,交叉栽植,每667m2栽800~900株。
3.4.1 溫度管理 厚皮甜瓜定植后需保持較高溫度,白天棚溫應穩(wěn)定在28~30℃,土溫20℃。晴天中午棚溫超過32℃時應揭膜通風,夜間棚溫保持在12℃以上。開花坐果和果實膨大階段,保持白天棚溫28~30℃、夜間15~18℃。果實膨大進入糖分轉(zhuǎn)化階段,外界氣溫已經(jīng)上升,保持棚溫32℃,夜間可不再蓋棚或撤掉大棚四周裙膜,使棚溫與外界溫度接近,增大晝夜溫差,以利果實積累糖分。
3.4.2 整枝 采用雙蔓整枝,植株長有5~6葉時主蔓摘心,選留2條子蔓引向左右兩側(cè)。子蔓在8~12節(jié)處留瓜,24~26葉時摘心,摘除其他孫蔓。
3.4.3 人工授粉 預留節(jié)位雌花開花時,采摘當天開放的雄花進行授粉,將花粉均勻涂抹在雌花柱頭上,并在坐果前1節(jié)處留l片葉摘心。
3.4.4 肥水管理 瓜坐穩(wěn)后,重施坐瓜肥。在植株根部外10cm挖小穴施入,每667m2施餅肥50~70kg、硫酸鉀10kg,隨后覆土;也可用0.4%尿素和1%~2%過磷酸鈣或 0.2%磷酸二氫鉀浸泡液噴灑葉面。
甜瓜病蟲害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蚜蟲等。應選用耐病品種,培育壯苗,加強管理。白粉病可用50%翠貝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噴霧防治,霜霉病可用25%甲霜靈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800倍液防治。
當瓜皮顏色鮮艷,花紋清晰,果面發(fā)亮,果柄附近茸毛脫落,用手按瓜臍一端果面發(fā)軟時,即可根據(jù)市場行情適時、適量采收。
[1]杜慶平,程立寶,尹靜靜,等.江蘇地區(qū)蓮藕早春大棚早熟高效栽培技術(shù)[J].長江蔬菜,2012(16):82-83.
[2]夏月明,朱玉萍,吳明興,等.夏季大棚水芹連作障礙防治技術(shù)研究[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2,40(1):158-160.
[3]陳貽釗,趙依杰,張小紅,等.中甜一號甜瓜[J].長江蔬菜,2013(23):20-21.
[4]馬清龍,李英.拱棚蓮藕高產(chǎn)栽培十竅門[J].現(xiàn)代園藝,2008(1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