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君
流行歌曲作為一種大眾文化,不僅受廣大中學生的喜愛,而且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關注。2005 年,周杰倫的勵志歌曲《蝸?!啡脒x上海中學生愛國主義歌曲推薦目錄,2006 年,《聽媽媽的話》入選我國臺灣地區(qū)小學一年級教材,2008 年,北京大學將《青花瓷》的歌詞作為其自主招生的考題,張韶涵《隱形的翅膀》又成為2009 年北京市高考語文作文題……
把流行歌曲引入作文教學,將課內和課外銜接起來,可以拓展學生的生活視野和寫作空間。因為一首好的流行歌曲,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抒情詩,學生可以在這首優(yōu)美的抒情詩中得到美的熏陶,可以借鑒其富有文采、朗朗上口的歌詞,也可以找到鮮活的現(xiàn)成素材,那么,學生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語言干巴”、“無米之炊”、“思想不深刻”等問題不就解決了嗎?流行歌曲與作文教學的整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俗語說:“題好一半文?!币粋€好的題目,常常對作文有畫龍點睛之妙,激發(fā)人們閱讀的興趣。題目好比作文的眼睛。特別是在考場作文中,由于閱卷教師工作強度較大、時間緊、任務重,好的題目不僅吸引閱卷教師的眼球,使其帶著懸念讀完全文,還能緩解閱卷教師的疲勞,增加印象分,一舉多得。
高考作文形式多樣,有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等,除去命題作文,其他形式的作文題目都要求考生擬題,“題目自擬”成了近幾年高考作文的一道風景線。于是,不少學生把“話題”當“標題”,以為這樣做就會萬無一失,其實大錯特錯。一來,有些話題并不能代表其文章的觀點或中心;二來,毫無新意可言,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也有一些學生看到“題目自擬”便內心發(fā)毛,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便把擬題這頭等大事擱置一邊,先把文章寫完再“擠”一個題目出來。這樣的學生不在少數,盡管有些學生能在作文完篇后想到一個題目,但其作文內容與題目要么相差十萬八千里,要么就是詞不達意,更有甚者,在考場那種緊張的氛圍下,先寫文章再寫題目的學生,往往在考試結束要交卷時,作文題目還是空的,何解?因為文章寫到最后時有些學生已經寫“暈”了,已經把擬作文題目這回事拋諸腦后了。
針對上述情況,怎樣擬一個奪人眼目的標題呢?筆者想到了流行歌曲。朝氣蓬勃的青少年喜歡時尚前衛(wèi)的流行歌曲,總能在浩瀚如煙的歌曲中淘到撥動心緒的那一類。其實,如果我們讓學生很準確地說出柏拉圖的文藝思想或者吟誦毛澤東大氣磅礴的詩句,估計不會像談論周杰倫的歌曲那么活躍,那么了如指掌。如果讓學生說出哪位歌星最近出了什么專輯,準備在哪開演唱會,歌星的成長故事,他們會如數家珍。唱流行歌曲,關注流行歌曲,幾乎是每個青少年的必修課,我們何不把流行歌曲恰當地引用或活用于寫作中,有些流行歌曲的歌名是很有哲理和趣味的,如果把這些歌名設計成作文題目或者化用歌名擬作文題目,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可以將《愛很簡單》、《簡單愛》、《燭光里的媽媽》作為“親情”類話題作文的題目;可以將《朋友》、《友情歲月》、《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作為“友情”類話題作文的題目。有些流行歌曲的歌名雖不能直接使用,但適當加以改造同樣可以成為很好的作文題目,如《青春的雨一直下》、《梔子花開的季節(jié)》。引用或化用歌詞作為作文題目,言簡義豐,雋永深刻,能夠顯示學生良好的文學功底,吸引讀者的眼球,為文章增光添彩。
一篇好文章,語言應該生動形象,一首優(yōu)秀的流行歌曲,除了具有優(yōu)美的旋律外,也必定具有優(yōu)美的歌詞。從這個意義上說,作文與流行歌曲是有著共同的特點的。有些學生在寫作文時咬爛筆頭也寫不出一句話,或是寫出來的文章,語言乏味、枯燥、單調。筆者認為,既然學生那么喜歡流行歌曲,何不將某些優(yōu)秀的流行歌曲引用到作文中,必能讓作文增色不少,甚至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萬事開頭難,高爾基曾經說過:“開頭第一句是最難的,好像音樂里的定調一樣,往往要費好長時間才能找到它?!蔽膶W大師都很重視作品的開頭?!栋材取た心崮取返拈_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托爾斯泰費了好長時間,前后修改10 次才完成的。同理,一篇文章的開頭若能打破常規(guī),不落窠臼、不走尋常路,必然會讓人眼前一亮。在文章開頭引用歌詞,無疑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如《真心英雄》的歌詞:“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边@是學生在寫《愛拼才會贏》時的開頭部分,表達了想要成功就要拼搏的思想,對題目“愛拼才會贏”做了很好的補充和解釋,明確了文章的中心。
中間部分是文章的主體,也是文章的重點部分,無論是寫記敘文還是寫議論文,無論寫人還是記事還是發(fā)表看法,若能在文章中間不失時機地穿插一些優(yōu)秀的流行歌詞,勢必為文章增光添彩,富有韻味。如2009 年北京卷高考滿分作文《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有這樣一個文段:“耳邊似乎又響起了那熟悉的旋律: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向遠方。是的,書就是我那雙隱形的翅膀,它豐富了我的眼界,指引了我的人生方向,帶我飛向成功的彼岸?!?/p>
古人曾說,“好的結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眱?yōu)秀的歌詞總是激情澎湃,充滿著哲思與妙趣,學生如果能在文章的結尾處恰當地使用優(yōu)秀歌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古人所說的“繞梁三日,不絕于耳”的境界。如有學生寫《路屬于強者》時,結尾用歌詞“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做結尾,顯得簡潔有力;再如學生寫《夢想的天空》時,結尾引用周杰倫《蝸牛》中的一句歌詞“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我有屬于我的天”,點出了力量渺小的“我”卻有著遠大的夢想,只要一步一個腳印,總能把夢想實現(xiàn)。以歌詞結尾,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耐人尋味!
曾經有過這樣的一種說法:兩人的年齡每相差三歲,兩人的思想觀、道德觀、法制觀等就會有所不同,年齡相差越多差別越大,即所謂“三年一代溝”。師生之間,或多或少存在有“代溝”。作為教師,如果只顧著傳道授業(yè),不關心周圍潮流的變化,不關注自己的學生,不了解他們喜歡什么類型的電影,看什么類型的書,喜歡聽什么樣的歌曲,那么,這個“代溝”將會越來越大。語文教師唯有與社會同步,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嘗試著聽聽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多與學生交流,才會更貼近學生的心靈,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從而更好地、更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