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紀曉嵐是清朝的大學士。有一次,他新年回家探親,鄉(xiāng)里有一家三兄弟請他寫春聯,他寫了一副“驚天動地門戶,數一數二人家”,橫批是“先斬后奏”的春聯。這一來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之名,告了他欺君之罪。乾隆皇帝得知,立召紀曉嵐回京查問,紀曉嵐回道:“春聯是我寫的沒錯!這家老大是賣炮仗的,不是‘驚天動地門戶’嗎?老二是集市上管斗的,成天‘一斗、二斗’地叫,不是數一數二人家嗎?老三是賣燒雞的不是‘先斬后奏’嗎?”一番話說得乾隆也笑了。
2.古時候,有一人家十分迷信,凡事都要討個吉利。年三十晚上,父親的兩個兒子商議說:“堂上要貼一副新春聯,現在咱們每人說一句吉利話,湊出一副春聯來?!眱蓚€兒子點頭稱是。
父親先捋著胡須念道:“今年好!”
大兒子想了想也念道:“倒霉少?!?/p>
二兒子接著又念道:“不得打官司!”念完了,大家稱贊了一番,就由父親執(zhí)筆,寫了一條沒加標點的長幅,貼在堂屋的正中。
第二天,鄰居來拜年。一進門,看見那副春聯,大聲念道:“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3.年末,丈夫存了一年的私房錢被妻子發(fā)現了。妻子火起,一拳打在丈夫的金絲邊眼鏡上。
丈夫捂著臉,委屈地說:“都什么年代了,你還用計劃經濟那套來管我,讓我一點兒自主權都沒有。”
妻子馬上反駁道:“‘自主拳’在老娘這里,現在經濟搞活,也得打擊經濟犯罪?!?/p>
4.妻子:“明天是年三十,你打算送我媽點什么?”丈夫:“送幾條好煙吧!”
妻子:“你瘋啦?我爸爸去世已經五年多了,我媽媽根本不抽煙,你為什么要送煙給她?”
丈夫:“因為我每次去她那兒,她光招待我喝茶?!?/p>
5.前兩天,單位發(fā)年終獎,剛巧我正在外地出差,于是,我發(fā)短信讓同事替我領了。
昨天我出差回來,一到公司就直接去找同事要我的年終獎。而同事卻是掏出手機,然后滿懷愧疚地說:“小張,真不好意思,麻煩你給我妻子打個電話說明一下吧。發(fā)獎金的那天晚上,我老婆搜出了你的年終獎,她把那筆錢當成我的私房錢給沒收了……”
6.一對旅居中國的美國夫妻在聊中國的節(jié)日。妻子說:“親愛的,我們又要過春節(jié)了。20年前,我們過兒童節(jié);過了10年,我們過青年節(jié);再過10年,你過父親節(jié),我過母親節(jié);又過10年,咱們過老人節(jié)……那么又過了10年,我們過什么節(jié)日呢?”丈夫回答:“清明節(jié)。”
7.我是新人,剛到單位上班。眼看就要過年了,我們單位是每人6天假,幾個人輪流倒休。
領導把我叫過去對我說:“單位人手不夠,這樣吧,你1號到3號值班,4號到5號沒事就在單位玩吧……”
8.一同事充電話費卻充錯手機號了,因為充了100元錢有點心疼,就給那個哥們打了過去,說能不能給我充回來?
結果那哥們特郁悶地說:“兄弟,年底了,全是要賬的,我好不容易停機了,你又給我充上了!”
9.夫妻小兩口新婚剛一年,臨近春節(jié)要回家過年。夫老母在農村,妻父母在城市。在回誰家過年問題上,小夫妻較起勁來。
夫說:“母親含辛茹苦送我上了大學,現在又成家立業(yè)了,第一年要回我家過,讓老人家高興高興?!?/p>
妻說:“我是獨生女,哪年三十都和父母在一起,今年也不能例外。”
倆人互不相讓。眼看春節(jié)沒幾天了,夫妻倆開始各自采購年貨準備帶回家。走時夫指著妻的鼻子說:“你等著,等我回來再說!”妻也不甘示弱回敬說:“你也等著,過節(jié)后再跟你算賬!”夫憋著火獨自上了火車。第二天妻賭著氣上了長途汽車。
結果夫到了妻家,妻到了夫家。
10.一個吝嗇鬼想給朋友送個新年禮物,又不舍得花錢,就指著墻角一個破損的玻璃花瓶對店員說:“麻煩你給我包裝一下,按這個地址郵寄過去。”他心想:把這個東西寄過去,朋友一定會認為是運輸過程中碰壞的。
幾天后,朋友寄過來一封信,信上說:“已經收到了你送我的花瓶,很高興。不過你想的可真周到,花瓶的每個碎片都單獨包裝,太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