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西
(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四中學,山東 東營 257000)
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是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可以說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的補充和發(fā)展。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中充分獨立自主學習,就是指在師生(師或生)提出有價值問題之后,教師不要立即安排學生對有價值問題進行組內交流討論,而是要給學生留足寧靜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的時間,也就是給學生足夠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的過程,繼而促使學生個體動腦筋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
由“小組合作學習中充分獨立自主學習”的界定可知,教師“沒有要求學生個體對有價值問題進行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沒有給學生個體留足(不足或缺乏)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的時間”、“沒有給學生個體足夠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的過程”,這三種說法是等價的。換言之就是,教師“要求學生個體對有價值問題進行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給學生個體留足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的時間”、“給學生個體足夠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的過程”,這三種說法也是等價的。[1]
這里所提有價值問題,是指只通過學生個體經過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不能夠解決,但在其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的基礎上,通過“組內交流討論、組際匯報展示成果”,繼而能夠獲得解決的問題,也就是“大于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能力,而小于群體(小組或全班)合作學習能力”的問題,換言之就是符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能夠解決的問題。需明確,只通過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即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現(xiàn)有發(fā)展區(qū)問題,這類問題不是本文所研究的問題。
由“小組合作學習中充分獨立自主學習”界定,很容易知道,“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留足獨立自主學習時間”與“足夠獨立自主學習過程”,三者是等價的。首先從以上三個視角,分別剖析“充分獨立自主學習”緣由,然后通過英國著名哲學家波蘭尼的論述進一步說明“充分獨立自主學習”緣由。[2]
在師生提出有價值問題之后,教師如果沒有安排學生對有價值問題進行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就直接要求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那么由此展開的組內交流討論“將是倉促的、膚淺的,也是表面的、形式化的”,此時學生個體就不可能對有價值問題進行有效獨立自主學習思考,也不可能進行個性化的體驗與理解,只能淺化學生個體的理解能力,致使合作學習猶如水上浮萍,好像空中樓閣,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木之林”;對有價值問題的思考與解答就基本上由小組長完成,組內其他成員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認識與見解,就只能相互依賴,妨礙深入有效地進行合作交流討論;也會因學生個體思維阻塞不能真正參與到對有價值問題的交流討論之中,無法成為一個積極主動的參與者,面對組內其他成員的發(fā)言就很容易盲從,只能是一個觀眾和聽眾。這樣,就會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秩序混亂、質量不佳、效率極低、流于形式、合作氛圍蒼白無力,甚至成為某些優(yōu)等生自我展示的舞臺,易使學生出現(xiàn)“搭便車”的現(xiàn)象并產生學習的惰性和依賴性,即使通過合作學習也無法達到使每位學生都獲得進步與發(fā)展的目標。
對師生所提有價值問題,如果學生個體沒有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那么他們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基本認識,就不可能有基本的組內可交流討論的觀點,即使有也只能是低層次的,既無深度也無實效,只能“亦步亦趨、人云亦云,提不出創(chuàng)新性見解,甚至只知道坐等享受其他學生個體之學習成果,而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交流討論之中,因而也不可能扎實掌握所學知識與技能”。這種沒有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作基礎的合作學習,是華而不實的,只有熱鬧場面,而無扎實功效,這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它只能導致組內生生間缺乏“智力交鋒與相互提高”,阻礙學生個體思維深刻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提升,極大地降低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的積極性,妨礙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能力的發(fā)展,也妨礙有效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效益。
在師生提出有價值問題之后(即組內成員討論交流之前),教師如果沒有給學生留足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的時間(或學生缺乏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的時間),那么組內成員間的討論交流就無法進行,就必然出現(xiàn)優(yōu)等生“壟斷”討論交流的局面,致使“學困生簡單走過場、當‘書童’、作‘陪練’”,繼而思維敏捷的學生易把思維反應慢的學生同化,甚至思維慢的學生被思維敏捷的學生“牽著鼻子走”,整個合作討論交流過程就變成了優(yōu)等生的一言堂,而其他學生就沒有實質性的合作參與;也使組際匯報展示討論交流成果及組際競爭學習成為優(yōu)等生間的事情,給其他學生留下遺憾;只有合作學習之形式,而沒有合作學習之實質。這樣,也就失去了合作學習的真正意義,更談不上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了。[3]
比如,很多教師通過課堂把精設的有價值問題直接拋給學生,而沒有給學生留足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的時間,或者就是留給學生時間但所留時間也不充足,即便這樣某些教師仍然立即宣布進行所謂小組合作學習,使得組內成員來不及對有價值問題進行認真細致的獨立自主學習思考,就開始進行所謂的組內交流討論,致使組內交流討論難以迅速開展起來,這就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組內交流討論,更談不上組內成員的思維交鋒、思想撞擊與心靈溝通,也更談不上他們發(fā)表各自獨特思維成果——見解、意見與觀點了。這樣,就導致學生失去組內交流討論學習的機會,澆滅學生創(chuàng)新性學習的熱情,妨礙學生探索精神的發(fā)揮,使學生滋生了敷衍了事的不良習慣,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學生發(fā)展的更加不均衡,使得大部分學生產生依賴情緒,逐漸喪失獨立自主學習思考的能力,也就無法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了。
進度控制以現(xiàn)代科學管理為基本,利用網絡計劃技術編制總體進度計劃和階段性進度計劃,實施過程中對其逐一跟蹤、檢查,將單位工程節(jié)點信息制作成曲線并納入香蕉曲線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推測工作是否正常、延期或提前,是否影響整個項目工期,當判斷工期有可能延誤時應采取果斷措施及時糾偏處理,其結果放入辦公信息平臺,讓參建人員共享和監(jiān)督[2]。
總之,教師必須給學生充足質疑深思有價值問題的時間,繼而保證組內交流討論的有效性。教師無論是點撥組內成員進行交流討論,還是指導組際報告員匯報展示學習成果,都決不能侵占學生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的時間,否則就會極大地妨礙小組合作學習效益的提升。
教師如果沒有(忽視)安排學生足夠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的過程,也就是沒有(忽視)要求學生用足夠的時間對有價值問題進行沉靜的深思熟慮,那么就必將導致整個課堂出現(xiàn)咋看表面熱熱鬧鬧、合作交流討論與探究熱烈深入活躍,而實際上知識的構建虛無縹緲,出現(xiàn)冷場或東拉西扯,空熱鬧、假正經的現(xiàn)象,使課堂相互交流討論“效果低下、實效甚微”,具體反映在“學生個體對有價值問題沒有進行寧靜思考、體會和感悟,也沒有對其形成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想、獨特見解以及別致觀點”,特別是學困生只是看熱鬧的觀客,這樣長期下去就會使學困生失去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的興趣。換言之,就是學生個體對所提有價值問題缺乏進行深入獨立自主學習思考的過程,即沒有產生與其他學生進行組內交流討論的欲望,此時每個合作小組內成員就不能展開交流討論,因而也就無從談起進行合作交流討論學習了。
如果學生個體缺乏足夠獨立自主學習思考過程,讓學生從零開始,為合作而合作,甚至以合作的名義讓學生的聲音消失,那么進行這樣的所謂小組合作學習,就勢必導致自我效能感高的優(yōu)等生成為小組合作活動的主角、方案設計和動手操作的“引領者”,而自我效能感相對較低的學困生,由于思維跟不上,就成了小組合作活動的陪襯和聽眾,久而久之就會使他們在“幸福”的“等待”中滋長了松散、懶惰的習慣與被動依賴的心理,養(yǎng)成理所當然“有求于人、受制于人,不喜歡動腦、害怕動腦,過寄生蟲式的生活”的不良習慣。這樣,就不能培養(yǎng)學生刻苦學習、吃苦耐勞的頑強精神。
當代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著名哲學家波蘭尼,在他的著作《個人知識》中談到:知識是客觀性與個人性的結合,要關注稱之為“個人知識”的主觀的、情境的、默會的知識,這些知識以直接經驗為主,主要靠個人的體驗和領悟獲得,具有明顯的不可傳遞性。體驗是因人而異的、個性化的,體驗是體驗者自己的事,不親身經歷體驗的過程,不可能形成某種體驗。我們要讓每一名學生享有親身體驗的時間和空間,以自己的需要、價值取向、認知結構、情感結構去理解、感受,從而形成對事物獨特的、具有個體意義的感覺、情感和領悟。以上論述就是說“個人活動的價值是他人無法替代的”,換言之就是“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是任何人沒有辦法取而代之的”,即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是他人無法取代的,也可簡單地表述為:“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是無法替代的”,也可說是“充分獨立自主學習緣由”。
在師生提出有價值問題之后,每個合作小組內成員都必須緊緊圍繞有價值問題進行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這樣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充分獨立自主學習”的宏微觀功能。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的實質,是學生個體對有價值問題進行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的再認識與再提高,也是學生個體對有價值問題進行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成果的反思、融化和應用。小組合作學習只有建立在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所獲體驗與感悟的基礎之上,才能有針對性、目的性地探討加強生生間交流討論的策略,并促使合作交流討論多一些智慧與資源;才能在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與合作學習的平衡中使學生思維靈動起來,提升學生濃厚的積極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熱情,充分展現(xiàn)提高學生積極審視合作美的能力;才能使學生身心自由、和諧發(fā)展、增強認識,品嘗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甜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獨立自主學習思考習慣;才能有助于學生建構自己的認知體系,實現(xiàn)情感和價值觀的升華,完善優(yōu)質高效合作學習的過程;才能突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真正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與獨創(chuàng)性品質;才能有師生、生生心靈的交匯、思維智慧火花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精神的匯合,促使學生的思維和交流討論活動不斷地處于最佳狀態(tài),有益于組內成員有效匯報展示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成果,并明確所存在的相關問題。這樣,就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能力,也有助于為組內成員交流討論指明方向并奠定扎實基礎,繼而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有效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只有建立在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的基礎之上,才能避免“學生個體在解決有價值問題時百思不得其解,并且只有優(yōu)等生動腦、動口、動手,而中等生、特別是學困生沒有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的機會,只能直接從優(yōu)等生中獲取信息的現(xiàn)象”;才能保證任一合作小組中的每位成員都有足夠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的機會和時間,促使生生間有話可說,有觀點、看法可講,有感而發(fā),并相互提示、相互補充,產生個體確實無法解決的有價值的疑問,產生相互合作交流討論探究的欲望;才能有助于使組內組際討論交流和爭辯獲得最佳效果,有效避免以個別學生的思維代替其他學生的思維,繼而真正實現(xiàn)組內組際生生間的民主平等;才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探索思考的能力,促使他們主動探究新知識的形成過程,并能把探究過程用簡明扼要的語言表達出來,逐步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動腦、動手、動口”與“敢想、敢做、敢說”的良好習慣;才能有助于給學困生或不愛動腦筋思考的學生提供良好合作進步情境,為組內成員交流討論奠定堅實基礎,以保證合作交流討論的質量,有效提升合作學習的整體效益。
學生個體只有通過對有價值問題進行深入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才能在組內交流討論或組際匯報展示學習成果時有發(fā)言權,并把注意力充分集中到有價值問題上來;才能避免出現(xiàn)“組內交流討論‘人云亦云、盲目從眾’并‘不假思索’地依著他人思維跑、浪費寶貴學習時間”的現(xiàn)象;才能在組內成員交流討論中,有可能出現(xiàn)一點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有可能出現(xiàn)觀點的正面交鋒與針鋒相對的碰撞,這就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產生創(chuàng)新思維火花,也有助于提升學生合作學習的價值感;才能對師生所提有價值問題有較深層次的認識,不斷使學生涌現(xiàn)并迸發(fā)出解決有價值問題的獨特、新穎的思想、見解與觀點,促使學生更加完善、科學地達成合作學習目標。
教師留給學生足夠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的時間,有助于學生個體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合作交流討論過程之中,學會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善于充分發(fā)表個體見解,有效開發(fā)個體智力;也有助于使組內成員情緒高漲、充分合作交流討論頻率增多、課堂氣氛活躍,促使不穩(wěn)定情緒上升為持久的情感與價值觀,并把初步獲得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還有助于學生把所獲得的知識能力進行充分展示、深化與再建構,順利實現(xiàn)“因材施教,分類指導”,有效增強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自信心,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與教師主導作用,逐步優(yōu)化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繼而全面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效益。
當代西方哲學家認為,在個體與別人交流討論時,必須對所交流討論的有價值問題有自身的“前理解”。在組內成員交流討論中,這種“前理解”即是學生個體在組內成員交流討論之前,對所提有價值問題通過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所獲得的想法與立場,以利于組內成員個體相互交換思想與觀點。強調小組合作學習并不是不要學生個體進行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而是要通過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來提升其利用合作學習有效解決有價值問題的能力。強調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的重要作用,也不是對組內成員交流討論學習方式進行否定,而是要求組內成員必須具有平等參與合作交流討論的能力。教師不能因追求形式上的合作學習,而忽視培養(yǎng)學生個體的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有效提升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解決有價值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建構生態(tài)課堂的過程中,要善于把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與小組合作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并達到和諧統(tǒng)一,學生個體就必須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主體作用,實現(xiàn)組內組際生生思維共振,以提高集體智慧的有效性,發(fā)展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素養(yǎng)。只有當學生個體經過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了相互交流討論的需要時,所進行的小組合作學習才能獲得最大成效。小組合作學習需要解決的有價值問題,就是“學生個體通過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無法解決,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討論交流、互相啟發(fā)、優(yōu)勢互補、共同解疑’”的疑難問題。學生個體剛接觸此疑難問題就會產生困惑,就會產生樂意與其他個體進行討論交流的欲望。組內組際個體集體智慧的結晶,有助于圓滿完成小組合作學習任務,而有限的個體智慧是無法與廣泛的集體智慧相比擬的。組內成員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獲得的獨特新穎見解,是組內成員有效進行合作交流討論的堅實基礎。
如在“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教學中,通過教師精心預設出現(xiàn)了以下組內成員展示學習成果的場景。
師:(請生備好統(tǒng)一規(guī)格的平行四邊形紙片和小剪刀、刻度尺等學具)你能用準備的工具和已經學過的知識想辦法求出手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師提出有價值問題,而后要求學生對此進行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隨即組內各成員匯報展示學習成果,同時師靈活提出有啟發(fā)性的有價值問題。)
生1:我是用尺子量了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然后相乘得來的。
生2:我是用尺子量了平行四邊形的底和旁邊的一條邊的長度相乘得來的。
師:為什么形狀大小一樣的平行四邊形會出現(xiàn)面積不同的答案呢?
生3:我是用剪刀從角的頂點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開,然后拼成一個長方形,量出長和寬并求出它的面積的。
生4:我是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剪開,得到兩個梯形,再拼成一個長方形。
師:為什么一定要把平行四邊形變成一個長方形呢?有沒有不是變成長方形的呢?
在學生個體充分發(fā)散思維繼而尋找最佳答案的過程中,組內成員就會進行激烈的爭論,他們完全是在一種開放的環(huán)境中通過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而嘗試解決有價值問題,并產生認知沖突,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合作交流討論。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最近發(fā)展區(qū)內的有價值問題,既是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個體都可以有不同收獲的起點,又是優(yōu)質高效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與基礎。
總之,有效小組合作學習必須以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為前提,只有把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與小組合作學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也只有善于培養(yǎng)學生個體充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有價值問題的能力,才能有助于打造優(yōu)質高效合作學習課堂,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整體效益。
[1]張中西.試論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自主學習[J].現(xiàn)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0(5).
[2]張中西.小組合作學習中獨立自主學習初論[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2(2).
[3]張中西.小組合作學習中獨立自主學習時間初論[J].新校園(理論版),2010(5).
[4]余文森.福建省中小學“指導—自主學習”教改實驗:一種高效課堂教學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