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2)班 姜雅文
(指導老師:徐慶美)
細細的風彈奏著窗前的風鈴,悅耳動聽;路畔的野菊,在夕陽的映照下?lián)u曳出一片絢麗,一片明亮。走在柔和的風中,眼前的景致,不由得讓人心旌搖蕩。一只蝴蝶從腳踝滑過,仿佛只一低頭的瞬間,一個燦爛的夏又從指尖溜走了。風繞指柔,蝶舞翩飛,春去秋來,年復一年,時光匆匆又匆匆。自然的規(guī)律我們無從抗衡,唯有從容接受,坦然面對。
于是再回首,眺望那些被時光退去的歲月,發(fā)現(xiàn),時光,它是說書人,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幕絕美的風景,都有我熟悉的身影,都灑下一路笑聲。有時,時光它就像一個拿著煙袋磕著我們腦門的頑固老頭,提醒我們“韶光易逝,勸君惜取少年時”。有時它又是溫情的:在除夕夜里,當它敲響午夜鐘聲時,也意味著滿心歡喜的孩子可以得到夢寐以求的壓歲錢,想著可以用這錢去買那甜甜的糖果,想著在雪地上暢快地打幾個滾。
而事實上記憶里我所獲知的,是時光的持之以恒。猶記得當年外婆家門前的那棵梧桐樹,是自我有記憶以來就存在的。黝黑的根須深深扎在地下,和土壤相互依偎在一起,難舍難分,似熱戀中的情侶。粗糙的樹皮上刻畫的那一圈圈的棱紋,都是時光的杰作啊。每當夏季來臨,我總喜歡坐在樹下,讓微風吹拂我的臉頰,吹動我的長發(fā),聽梧桐樹上葉子“沙沙”的聲響,那種天籟之音令我陶醉;閉上眼睛,耳機里傳來動人的旋律,只有一個人的世界,是一扇緊閉的門。
同時,時光它也是那樣的不急不躁,不緊不慢,不會因為貪戀窗外的鳥語花香而放慢腳步,也不會因為北風肆虐大雪紛飛而加快腳步。它的腳是世界上最經(jīng)得起誘惑的腳,從來都是循著固定的軌跡行走。曾經(jīng)我總以為時光確如白駒過隙,眨眼間就從指縫中滑過,似是不留一點痕跡,但某一天,我竟發(fā)現(xiàn)了它存在的角落——在媽媽烏黑的秀發(fā)中,我第一次看到時光所待過的地方。它帶走的東西,還有它留下的一根刺痛了我雙眼的雪線般的白發(fā),在清晨的曙光中,格外明亮。我知道時光其實一直都在,在媽媽的秀發(fā)中穿行,不過這次它露出了痕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都未曾改變,從不偷懶,從不停息,但它讓花朵綻放的同時,也讓人的眼角綻放出花朵——魚尾紋。無法避免,不可逃避,這是它的屬性。
時光能讓一棵青蔥的小樹長得枝繁葉茂,能讓一個健步如飛的人的步伐變得沉重緩慢;時光能讓我們漸漸長大,變得成熟,不再稚嫩,能讓從前舉起我們架在肩頭的父母,變得年邁,更少了幾分當初的威嚴。無論是地球自轉還是公轉,無論是海水漲潮還是退潮,無論是暖流影響氣候帶來魚群,還是海水吞沒島嶼失去蹤跡,無論是我的世界車水馬龍繁華盛世,還是它們都瞬間化為須臾,時光都會堅定不移、激情澎湃地繼續(xù)循著固定的軌跡行走,不遲疑,不猶豫。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我只祈禱時光能走慢些,和我們一同前行,相互依偎著;我只祈禱,不朽的它會在我們不知不覺間,引領著我們一直走到地老天荒;我只祈禱,與時光同行,我能更好地欣賞沿途的風景,撿拾流年碎片,回憶心中不曾訴說的秘密。
[點評]本文作者以獨特的視角,以優(yōu)美順暢的語言,暢抒了她對飛逝的時光的獨特感受;并在字里行間用特別的筆觸回顧了時光其實是可以把握、可以感知的,她說“外婆家門前的那棵梧桐樹”上有“時光的杰作”,時光在“媽媽的秀發(fā)中”“露出了痕跡”,語言細膩,既感嘆時光飛逝,又催人珍惜時光、把握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