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素
(山東省昌邑市下營鎮(zhèn)九年一貫制學校)
課堂教學改革搞得如火如荼,但教學效益卻達不到我們期待的要求。迷茫之后,精心思考,調查考證,最終得出結論:我們只是致力于教學方法的探索改革,卻忽略了學習主體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無論哪一種教學模式都需要學生有學習的積極性。只有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讓他們從心底生發(fā)出我要學習的意愿,我們的教學才會煥發(fā)出生機與活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學生都能以學習為樂,樂此不疲,我們還有什么境界達不到呢?既然問題癥結找到了,下面的任務就是解決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問題了。
每天早上,馬路上都是行色匆匆的大小車輛,或駕車或騎車的上班一族們都在匆匆地向著一個方向奔跑著,正因為他們有方向有目標,所以他們才不會在馬路上游蕩。其實不只趕路是這樣,做任何事都是一樣,具有了明確的目標,才有前進的動力?!妒勘粨簟分械脑S三多從一個普通的“農村兵”成長為“兵王”不也靠的是對“兵王”夢想的不放棄的執(zhí)著精神。每個人每天的生活離不開目標,人生的軌跡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的目標組成的。目標正如人生中的羅盤,給每一個在茫茫人海中行走的人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我校是偏遠的農村學校,再加之優(yōu)秀生大量流向城區(qū),剩余的孩子都是原來二三流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家長對他們的學習基本上放任自流,好一點的還能關心一下考試的成績,大部分是不管不問,初中三年家長會就沒一次有空,自己孩子學習什么樣根本不知道。基于這樣一些情況,孩子們的學習不過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問他們將來的打算,大部分都是還沒考慮。人生沒有既定的方向,又怎會有前進的動力?當務之急,幫助這些孩子規(guī)劃人生,確立人生目標。
我發(fā)揮語文課程本身育人功能的優(yōu)勢,在平常的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明確目標在人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從而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確立自己的人生航向。
在閱讀《藤野先生》時,我先這樣發(fā)問:魯迅是怎樣走向文學創(chuàng)造的道路的?在學生在老師引導下朗讀課文后,學生終于明白了,就是在救國救民理想的引導下,魯迅在一次次選擇探索之后最終確立了文學救國的道路;再如,結合學習海倫凱樂的《再塑生命》,再次引導學生明確,是走出黑暗,渴望與人交流的強烈愿望,使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了事實,一個我們大多數人眼中的廢人成為了世界矚目的強人……每一次的閱讀,都是一次勵志教育,漸漸地,這些名人的成長經歷也開始影響著這些學生,夢想的種子開始在他們心底萌芽,他們正在自己追夢之旅上跋涉著。我則繼續(xù)精心呵護這些珍貴的種子,不斷地加油鼓勁,靜心等待著花開的那一天。
每個學校都把教學質量看作是自己的生命線,在這個生命高壓線的迫使下,我們老師便要板著臉趕課,生怕自己一有好臉色,學生就會亂了套。但是,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活潑好動有思想有個性的人,久而久之,師生之間便有了隔閡,學生不喜歡這個整天板著面孔說教的老師,沒有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課堂便會沉悶低效;再者學校的使命不只是考個好成績,幫助學生走進高中走進大學,每個學生都是最棒的,雖然他們有的學業(yè)可能很糟糕,他們升不了高中,進不了大學,但他們同樣有接受教育的權利義務,學校要提供適合他們的教育,以證明他們都是最棒的人。但在現在的課堂上,有些學生卻常常懨懨欲睡,絲毫找不到快樂的影子,在他們看來最頭疼的就是上學,簡直就是受罪。
真正好的教育,能讓每個學生體驗到快樂。為了達到這種境界,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課堂上微笑著以一種平等的姿勢與學生交流,記住班上每個學生的名字,尤其是那些學困生,課堂上給每一個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因為眼里只有優(yōu)生的行為,太殘忍,這是對教育的不負責任,是對人性的壓抑摧殘。
其次,創(chuàng)建讓孩子體驗到快樂的教育。教育不僅要讓孩子變得優(yōu)秀,而且要讓他們體驗到快樂,最好的教育,就是要讓學生把學習當作人生的享受。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教學以人為本,課堂上不必再讓孩子像木偶一樣坐著,而應學習國外的上課姿勢,課堂上學生可以自由的走動,知識的傳授中,以活動為載體,并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直觀形象情境,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比如,在《故宮博物院》一課的學習中,放錄音前,大屏幕展示故宮博物院平面圖,讓學生假想自己就是導游,跟著解說,結合平面圖,參觀故宮博物院,然后小組當中互當導游解說。在活動體驗中學知識,明道理,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自我實現是該層次中最高追求目標。為充分調動這種自我實現的積極性,引入評價機制,以滿足學生爭強好勝的愿望,調動他們內在的學習動機,從而幫助他們很好地完成自我實現的需要。我用小組與個人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分課堂表現、課外活動參與、作業(yè)完成、質量抽測成績等對學生作出評價,小組長做好平日學生成長檔案記錄,每月評出優(yōu)勝小組兩個,先進個人三個,表彰獎勵。為了得到老師的嘉獎,多看幾本于自己人生有益的書,課堂內外,他們像吃了興奮劑,爭先恐后,沒有人再心甘情愿落在別人后面,都想向別人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
總之,以學生為本,關注他們的生命,關注他們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成長的過程,運用賞識手段,滿足自尊需求,增強學生自信心,就會把學生潛在的內在動力激發(fā)出來,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如果說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是紅花,新課堂教學模式是綠葉,學習主體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出來,在課堂教學中再施教新的教學模式,紅花綠葉兩相宜,我們高效快樂教育之夢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