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成
(甘肅省會寧縣郭城農業(yè)中學)
語文是我國基礎教育學科中尤為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程,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語文學科集工具性與人文性于一身。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語文的交際功能,而其人文性是源于語文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是唯一可以在生活中長時間使用,甚至影響事業(yè)、家庭的重工業(yè)。因而,學好語文,對于我們今后從事工作,參與社會生活,對于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亦足見語文教與學的重要性。但恰恰相反體現(xiàn)在實際教育教學中,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沒有興趣,缺乏動力。
新課程改革已推行了多年,但新課程理念在許多農村學校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實施。在絕大多數(shù)學校,做教師的依舊是一本教案、幾支粉筆,做學生的依舊是一支鋼筆、一個筆記本;依舊是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學生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唱主角,學生當配角,填鴨式,滿堂灌,禁錮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折斷了學生想象的翅膀,挫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到頭來,教師忙得焦頭爛額,學生累得苦不堪言,教學活動收效甚微,甚至導致學生普遍厭學,上語文課不認真聽課、講話、打瞌睡,不按時按質按量完成語文作業(yè),甚至借故逃離語文課,外出閑逛、玩網(wǎng)絡游戲等。當代中學生普遍存在語文厭學心理,這已成為目前語文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大問題。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是構建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一項重要任務。
新世紀以來,大量的教學一線老師和一些專業(yè)人士對如何搞活語文課堂學習,提高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進行了探索。近兩年一種新式教學唱響全國,那就是高效課堂。盡管高效課堂在每個區(qū)域,在每個學校都出現(xiàn)了不同的呼聲,有人甚至把它形象地比作“搞笑課堂”。高效課堂讓老師少講,學生多學、多說;老師先不講,只是告訴學生學習的方法和內容,學生要將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铀魅。瑢W生要動起來,還要在同學面前講出來。學生要從過去的觀眾變成演員、當事人,要重建一種新的課堂秩序,要克服人類最大的弱點“惰性”。學生的規(guī)范變成習慣,需要教師告訴學生如何做,需要老師堅持點評,采用合適的評價。讓學生發(fā)生質的飛躍這一過程需要長期的培訓,課堂展示是高效課堂的亮點。為什么要展示?展示什么?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如果任由課堂自由發(fā)展,課堂出現(xiàn)了“展示專業(yè)戶”的問題;如果教師人為分工,擴大參與度,又使得展示雖然參與廣泛但又變得“泛泛而展”,失去了精彩,難以達到高效率。另外,現(xiàn)行教材一學期教學任務重,教學時間不足等諸多問題困惑著很多一線教師。
但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效果不言而喻。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高效課堂中的學生對學習的投入是全身心的投入,是發(fā)自內心的喜歡,教學成果是發(fā)自內心的感悟,從而也就有了對現(xiàn)實問題發(fā)自內心的面對。這就是愛,就是熱情,是精力投入和才智的體現(xiàn),這也是教育的真諦,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人生的真正價值。
首先,從教學方法上來看,以學生自學、討論辨析、讀書理解、小組合作、引導探究、體驗生成和實際訓練為主。其實在這整個過程中,無處不在地激發(fā)著學生的興趣。在這樣一些活動中也鍛煉了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培養(yǎng)了合作的精神。通過一些實操課程,還可以得到成功的體驗。當然,整個過程老師也不能置身其外,要不斷地啟發(fā)學生,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內在需要,要鼓勵學生參與各種活動,重視直接經驗。
其次,高效課堂教學民主,學生始終擁有安全、自由和開放的心態(tài)。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只有在他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教育學研究也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tài)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才會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許多卓有成效的語文教師之所以取得教學的高效率,其訣竅之一正是貫徹教學民主原則,給學生充分的自由。一個具有現(xiàn)代素質的語文教師,應清醒地意識到只有讓學生置身于民主氣氛濃郁的課堂,學生的智慧潛能才會得到極大的開發(fā)。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的民主程度越高,學生自覺學習的熱情就越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越高。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全過程。真正高效的教學不是簡單地讓學習者占有別人的知識,而是要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形成自己的見解。學生在教學過程的主動參與依次表現(xiàn)為:參與制定教學目標。學生與教師一道商討,確立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任務和要求。
參與選擇教學方法,學生可以自主地選定對自己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來完成學習任務;參與質疑解惑,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學生完全有可能向教師質疑,向教材質疑,向標準答案質疑;參與他人的合作,通過合作借助外力解決問題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素質。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各種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讓學生學會理清、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聆聽、理解他人的見解,學會相互接納、欣賞,求同存異;參與教學評價,讓學生參與評價,評教師的教,評學生的學,可以自評,也可以互評,借此讓學生學會分析、判斷、鑒別。
由此看來,高效課堂這一新式教學,盡管在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諸多問題,但我們要揚長避短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情境保護好學生在探求新知過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和進取精神,讓學生唱主角,體驗到發(fā)現(xiàn)知識的興奮感和完成任務的自信心,這樣就會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興趣是語文學習最好的老師,積累是語文學習最好的方法。我們要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培養(yǎng)和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追求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展和獲得,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