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微李 坤
1.齊齊哈爾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胸外科,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41;2.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黃島分院神經(jīng)內(nèi)科,山東青島 266000
自發(fā)性氣胸是胸外科的常見疾病,內(nèi)科醫(yī)治無效者,可采用胸腔鏡或開胸肺組織裂口修補手術。胸腔鏡手術是使用現(xiàn)代電視攝像技術和高科技手術器械裝備,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內(nèi)復雜手術的微創(chuàng)胸外科新技術,切口小,創(chuàng)傷小,術后疼痛輕,恢復快,住院時間短[1],我科對10例自發(fā)性氣胸患者采用胸腔鏡手術治療,并給予整體化護理,效果滿意?,F(xiàn)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2013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經(jīng)胸腔鏡手術治療自發(fā)性氣胸患者 10 例,男 7 例,女 3 例,年齡 19~47 歲,平均(35.9±17.5)歲。其中首次發(fā)病者6例,復發(fā)者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電視胸腔鏡技術來進行肺大皰切除術。
術前指導:術前禁煙1周,預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口腔衛(wèi)生清潔。囑患者防止受涼感冒。指導患者在床上練習大小便,保持病房內(nèi)環(huán)境清潔安靜。手術區(qū)備皮時要保持皮膚清潔。術前禁食8h,禁水4h,防止術中出現(xiàn)嘔吐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2]。
休息、吸氧、減少活動:患者應休息、吸氧、減少活動,降低機體耗氧量。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及呼吸運動狀態(tài),對氣胸進行針對性治療。術前指導訓練呼吸功能,能夠有效促進術后咳嗽、咳痰以及減輕切口疼痛,但是術前不能讓過分練習,以防止加重病情。
心理護理:術前心理護理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內(nèi)容。患者術前表現(xiàn)為對手術和麻醉具有恐懼,同時擔心手術費用過高。護士應及時同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溝通,根據(jù)患者的個體性不同,有針對性的做好心理疏導,同時要求與患者、家屬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護士要關心、體貼患者。進行疾病知識宣教,促進對疾病及手術的初步認識,增強手術成功信心,積極配合手術治療[3]。
營養(yǎng)支持:正確評估營養(yǎng)情況,讓患者意識到營養(yǎng)支持的重要性,指導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例如肉、奶、蛋、新鮮蔬菜以及水果。
生命體征監(jiān)測:常規(guī)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主要包括心電圖、心率、血壓和血氧飽和度。如果出現(xiàn)異常,及時通知主管醫(yī)生進行相應處理[4]。
呼吸道的管理:協(xié)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勵患者做深呼吸、咳嗽、咳痰,以利于肺擴張以及胸腔內(nèi)液體的排出。為防止肺萎縮可采?。孩俪掷m(xù)吸氧 1~2 d,氧流量設置為2~4 L/min,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5%以上。②鼓勵患者多進行深呼吸以及有效咳嗽。對于因懼怕疼痛而不敢用力咳嗽者,要輔以超聲霧化吸入濕化氣道,以利于排痰,霧化吸入在4~6 h左右吸入1次,每次20 min。③囑患者坐位,用手指按壓胸骨切跡上方氣管,刺激氣管,誘發(fā)有效咳嗽。每小時誘發(fā)咳嗽1~2次,同時咳嗽后做深呼吸3~4次[5]。如果患者出現(xiàn)咳嗽無力,則懷疑患者有早期肺不張,所以要及早使用纖維支氣管鏡進行吸痰處理。④可以采取吹氣球、以及聯(lián)合呼吸訓練器的等方法聯(lián)合應用,增加肺活量和肺泡張力,促進患者肺擴張。⑤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每日聽診兩肺呼吸音,判斷肺膨脹情況。
體位與活動:全麻術后清醒,血壓平穩(wěn),取半臥位;指導患者早日行下床活動,早日活動后有利于肺擴張[6]。
飲食:患者手術日禁食水,當患者在2 d內(nèi)沒有出現(xiàn)惡心、腹脹、嘔吐等癥狀者可以進流質飲食,然后可以進食為半流質飲食,逐漸過度到正常飲食。
術后疼痛護理:電視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在技術原理上可以做到切口很小,術后疼痛較輕,但是多數(shù)病人術后麻醉藥效消退后,仍可以感覺到切口疼痛,個別患者可以出現(xiàn)疼痛難忍進而影響患者休息。因此,要多查房,對患者進行人文性關懷,必要時可以遵醫(yī)囑使用止痛藥物[7]。
保持管道的密閉和無菌:更換引流瓶時要保證各部分緊密銜接,不能漏氣,連接引流管的管頭要在液平面以下2~4 cm左右。引流管的長度一般為設置為60~70 cm左右,引流管過長不容易引流,過短則容易滑脫。密切觀察引流是否通暢,防止引流管受壓、扭曲、堵塞和滑脫。閉式引流主要依靠液體自身重力引流,水封瓶的液面要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病人移動時引流瓶要低于胸腔,防止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而造成胸腔內(nèi)繼發(fā)感染,定時擠壓引流管,要求在30~60 min擠壓一次,正確擠壓方法為:止血鉗夾住排液管下端,兩手同時擠壓引流管,最后打開止血鉗,促進引流液流出。通過觀察引流管是否繼續(xù)排出氣體和液體等方法檢查引流管是否通暢,同時還可以觀察長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能隨呼吸運動而上下波動。各種操作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預防感染,可以選擇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治療,水封瓶內(nèi)要裝無菌蒸餾水或生理鹽水。水封瓶在使用前,要先倒入無菌生理鹽水500 mL,并在瓶上注明液面高度以及倒入的液體量,使用日期等。巡視病房時,要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狀、水柱波動范圍,并且要準確記錄。術后每小時記錄1次引流量,在最初的5 h內(nèi),以后可以增加時間到8 h記錄一次,或者按需記錄[8]。正常引流量為:第一個2小時內(nèi)液體量為100~200 mL,第一個24 h內(nèi)液體總量約為500 mL左右。若引流量過多且顏色鮮紅,粘稠或有凝聚現(xiàn)象時,則考慮有活動性出血。
拔管指征:引流48~72 h以后,生命體征逐漸穩(wěn)定,患者如果沒有明顯呼吸困難,或者引流管內(nèi)沒有氣體逸出,引流量明顯減少,色澤變淡,并且24 h內(nèi)的引流液小于50 mL,X線胸片提示完全復張,能夠聞及清晰的肺呼吸音,在夾管24 h以后沒有異常變化,則可以通知主管醫(yī)生,可以拔管。
拔管后在24 h以內(nèi),要密切觀察病人有無呼吸困難、憋氣、胸悶和皮下氣腫等現(xiàn)象;并且觀察患者局部有無滲血滲液情況,冬季拔管時要注意保暖。
囑患者手術后3個月內(nèi)避免劇烈活動,促使胸膜粘連固定牢固。同時要求戒煙酒,戒除不良飲食以及生活習慣。在術后1個月內(nèi)可以恢復正常上學、上班。在術后1、3、6個月要定期復查。如果突然出現(xiàn)胸悶、胸痛等癥狀,都要及時就診。
在本組入組觀察的10例患者中,手術均成功,術后平均留置胸腔引流管5.5d,預后良好,無并發(fā)癥出現(xiàn),術后住院時間平均8d。
自發(fā)性氣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組織和臟層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細微氣腫泡破裂,肺和支氣管內(nèi)空氣逸入胸膜腔。多見于男性青壯年或患有慢支,肺氣腫,肺結核者。屬于肺科急癥之一,嚴重者可危及生命,通過及時處理可以治愈。
通過本組入組患者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采用以上護理措施后,患者的預后良好,在住院期間,沒有出現(xiàn)感染、胸痛、呼吸困難等并發(fā)癥,有效提高了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并且明顯了患者的住院時間。氣胸預防的關鍵是積極防治原發(fā)疾病,特別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呼吸道感染?;颊唠x院后,對于有肺大皰的老人、尤其是有氣胸病史者應保持大便通暢,避免接觸呼吸道刺激物,避免勞累和負重。
通過電視胸腔鏡肺大泡切除對自發(fā)性氣胸,患者可以基本治愈,并且不影響患者的學習生活。對患者采用整體化護理措施以后,能夠及時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同時能夠及時處理患者術后疼痛,患者能夠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正視疾病,并且能夠積極主動配合術后治療,同時大大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健康。本研究目前主要針對于患者在住院期間的護理,對于患者出院后的延續(xù)護理方面需要進一步探討。
[1]諸紀華,李忠麗,朱紅梅.126例漏斗胸患兒胸腔鏡輔助行Nuss手術的術后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35-36.
[2]程浪,吳勤,安虹,等.單操作孔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的配合體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7):40-41.
[3]楊玲慧,周菁,殷玨,等.非胸腔鏡下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小兒漏斗胸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8):1688-1689.
[4]夏加英,施曉芳,何靜,等.臨床護理路徑用于自發(fā)性氣胸手術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3,12(1):82-83.
[5]李嬌.平臥位胸腔鏡下雙側肺大泡切除術的手術配合[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6):1521-1522.
[6]劉惠萍,王彩燕.雙側肺大皰同期電視胸腔鏡手術21例護理配合[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92-94.
[7]梁榮花,楊美好,陳揚.胸腔鏡下治療自發(fā)性氣胸源猿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8):76-77.
[8]常秀平.體位護理對胸腔鏡治療自發(fā)性氣胸的住院時間及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1):2176-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