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ophia
“消費集點”是零售業(yè)用來鼓勵消費者回購最常見的行銷手法,如果,消費集點加上社交媒體的力量,未來行銷的世界會變成怎樣?
Tasty D-Lite是紐約一家知名的連鎖冰品店,將它的會員卡與Twitter連結(jié)在一起,只要你持Tasty會員卡到店消費,就會自動在你的Twitter上發(fā)出一則“我剛在Tasty D-Lite獲得了5個消費點數(shù)”的訊息,這樣做的好處是“會得到額外的點數(shù)”,加快集點兌換獎品的速度。
Tasty很聰明地把原本只是你個人來店消費/集點的行為,除了你自己沒人知道的事,結(jié)合了社交媒體后,自動地變成了一則免費廣告,而且是由你所發(fā)出的社交廣告,而她,只需要付出相當(dāng)于消費1美元的點數(shù)代價?,F(xiàn)在看起來很呆板的自動訊息,將來會增加更多的選項讓你選,雖然這只是看似不起眼的一段話,卻可能代表了一個商機。
想象一下,如果你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正苦于不知道上哪兒找一家好的意大利餐廳,你打開地圖,某家餐廳出現(xiàn)了一個朋友曾經(jīng)貼出的訊息,就算只是一則自動發(fā)出“某年某月我到這里來消費”的訊息,都可能吸引你走進店里,如果那個人又剛好是你的好朋友或是一則寫著“這里的Pizza超贊,一定要吃”的正面評價,這個生意大概就跑不掉了,這,就是商機!
這個案例對于有實體會員卡的零售業(yè)可以如法炮制,將會員卡機制與一類地圖社交平臺的API連結(jié)即可。這不是天方夜譚,像星巴克隨行卡一類的積分卡,正是如此感染著更多的顧客。
無論如何,實體零售業(yè)的會員卡與虛擬社交平臺的組合,打開了新的一扇窗,除了提升顧客忠誠度之外,更能積極地向外拓展。我相信這樣的模式會越來越多,也會結(jié)合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