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亮
(蚌埠汽車士官學校 司訓勤務系,安徽 蚌埠233011)
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構成要素是指在軍交運輸保障活動中普遍聯(lián)系、相互影響,并對軍交運輸保障活動的本質、特征、功能和運行效果具有直接作用的相關因素。研究和探討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構成要素不僅是認識和分析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基本內容的主要途徑,也是思考和探索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發(fā)展規(guī)律和對策措施的重要依據(jù)。筆者通過對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結構的研究和剖析,將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構成要素歸納為實體性要素、滲透性要素和組合性要素等3 個方面,并在概括和總結這3 個方面要素所包含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指出每個要素在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中的作用,且從要素角度提出提高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對策。
實體性要素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中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滲透性要素和組合性要素的物質承擔者[1],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要素中具有決定性的部分。主要包括完善的基礎設施、先進的保障裝備、過硬的人才隊伍、充足的保障物資、適用的信息系統(tǒng)等內容。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中起基礎作用的要素。主要是指軍交運輸活動賴以實施的線路、橋梁、隧道、港口、碼頭、機場以及指揮、防護等工程設施。這些基礎設施既是保障部隊快速機動的必要條件和基本保證,也是交通保障準備的重中之重,對于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生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交通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基本上滿足了平時的交通運輸需求,但由于戰(zhàn)時交通運輸任務繁重且容易遭到敵人的打擊破壞,交通運輸基礎設施仍然可能成為制約我軍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瓶頸”和“短板”。因此,必須把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和戰(zhàn)時運用作為提高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考慮。
先進的保障裝備是在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中起支撐作用的要素。軍交運輸保障裝備,主要是指運輸、裝卸、防護搶修、調度指揮、車船勤務等裝備以及相應的技術保障手段[2],它是軍交運輸人員從事軍交運輸保障活動的工具與平臺,是軍交運輸人員能力的延伸,是構成信息化戰(zhàn)爭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一個重要物質因素,對于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生成和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我軍軍交運輸裝備標準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差、配套能力弱的問題十分突出,嚴重影響著未來信息化戰(zhàn)爭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快速生成。因此,加強軍交運輸裝備的研制和改造、增強民用運輸工具的軍事功能已經成為提高我軍整體作戰(zhàn)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迫切需要解決的戰(zhàn)略問題。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以及在軍交運輸領域的廣泛應用,軍交運輸保障裝備的更新?lián)Q代不斷加快,技術性能不斷提高,信息化特征也在日益突出。通過“嵌入”“滲透”“貼花”“嫁接”改造后的新一代信息化軍交運輸保障裝備,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裝備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軍交運輸保障能力也會相應得到加強。
過硬的人才隊伍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中起決定作用的要素。主要是指參與軍交運輸活動的指揮人才、參謀人才、技術保障人才和專業(yè)士官所構成的人才群體。他們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活動的主體,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躍的要素,也是唯一具有主觀能動作用的要素,其整體素質狀況對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生成與提高起著決定性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軍隊技術裝備的改善,軍交運輸?shù)闹R密集程度和科學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對軍交運輸人才隊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軍交運輸人才隊伍的素質狀況已經成為影響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加強軍交運輸人才隊伍的培養(yǎng)、組建和管理是提高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必然選擇。從當前我軍軍交運輸系統(tǒng)人力資源情況看,我軍軍交運輸人員的整體素質離信息化戰(zhàn)爭、信息化軍交運輸保障的要求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軍交運輸信息人才缺乏,軍交運輸人才信息素質偏低,已經成為制約平時我軍信息化軍交運輸系統(tǒng)建設與發(fā)展和戰(zhàn)時軍交運輸保障能力釋放的“瓶頸”。努力培養(yǎng)和造就一批適應未來信息化戰(zhàn)爭需要的信息化軍交運輸人才,已成為新時期軍交運輸信息化建設一項刻不容緩的的戰(zhàn)略任務。
充足的物資器材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中起補充作用的要素。物資器材不僅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物質條件,也是戰(zhàn)爭得以進行的重要物質基礎。越是現(xiàn)代化的戰(zhàn)爭,對物資器材的依賴性就越大,這就要求供應的品種要增多、質量要更高。就軍交運輸領域而言,目前的物資主要由武器、彈藥、油料、車輛、軍需、器材、建材、其他等8 大品類構成。這些保障物資是軍交運輸?shù)倪\送對象,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功能發(fā)揮的基礎。如果沒有可靠的物資供應作前提,空談軍交運輸保障能力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物資在戰(zhàn)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儲備是否充分,補給是否及時,都會影響指揮員的作戰(zhàn)決心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實施。歷史上由于物資供應不足而影響戰(zhàn)爭發(fā)起時機、進程和結局的戰(zhàn)例不勝枚舉。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盟軍本來早已確定在諾曼底登陸,實施開辟第二戰(zhàn)場的戰(zhàn)略計劃,就是因為物資準備未能按時完成而一再推遲。在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過程中,物資是作為基礎和前提條件的重要因素。物資供應跟不上,運輸工具得不到油料,技術保障得不到修理零配件,傷病員救治得不到藥材,影響了其保障職能的發(fā)揮。物資補給與軍交運輸密切相關,物資再多,軍交運輸保障能力不強,也無法及時將物資運送到前方,轉化為軍隊戰(zhàn)斗力。如果單純只有強大的軍交運輸保障能力而沒有保障物資,那么也就無物可運,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義。
適用的信息系統(tǒng)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中起倍增作用的要素。信息化條件下,信息系統(tǒng)不僅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的基礎支撐和重要手段,而且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的橋梁紐帶和調節(jié)杠桿,是提升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強力引擎。事實證明,軍交運輸信息系統(tǒng)在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建設中發(fā)揮著中樞作用。軍交運輸信息系統(tǒng)建設是適應軍事需求、形成體系對抗能力的基礎平臺,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建設的切入點,是推動軍交運輸信息化建設和實施軍事轉型的綱。抓住了軍交運輸信息系統(tǒng)建設,就抓住了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建設的綱。由于軍交運輸信息化建設與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建設具有動因上的一致性、目標上的統(tǒng)一性、過程上的同步性。因此,進一步加大信息系統(tǒng)在全軍部隊作戰(zhàn)、訓練、后裝保障、管理及日常辦公領域的應用力度,實現(xiàn)系統(tǒng)互聯(lián)、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建設的聚焦點和切入點。
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組合性要素,主要包括科學的體制編制、良好的管理機制、嚴密的組織指揮、快速的交通動員、適時的交通保障等。它通過自身功能,使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諸要素合理地組合,改善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內部聯(lián)系,以充分發(fā)揮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總體功能。
科學的體制編制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中起聚合作用的要素。軍交運輸保障體制是軍交運輸保障系統(tǒng)進行內部建設和實施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實踐活動的基本約束,它既是構成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活動的結構框架,也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的組織基礎和制度保證。軍交運輸保障體制的主要功能,是將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諸要素科學、合理地組織起來,以提高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整體效能。要把軍交運輸保障能力中的主體因素——人才隊伍與保障裝備有機地結合起來,除了嚴格的軍交運輸保障訓練外,還需要通過科學的體制編制來完成。因此,要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軍交運輸系統(tǒng)的功能,提高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就必須針對我國軍交運輸保障體制不健全以及與信息化戰(zhàn)爭不適應等問題,以一體化建設為方向,對軍交運輸?shù)捏w制編制以及有關的方針、政策和規(guī)章制度進行調整改革,建立起具有應急應戰(zhàn)雙重功能、三軍一體、軍民一體和平戰(zhàn)一體的軍交運輸保障體制[3]。從某種意義上說,科學的體制編制是實現(xiàn)人才隊伍和保障裝備互相結合的客觀載體,體制編制越科學,人才隊伍和保障裝備互相結合的程度就越緊,效果就越佳。因此,科學的體制編制,是人才隊伍和保障裝備最佳結合的“粘合劑”,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內部整體結構實現(xiàn)“1 +1 >2”優(yōu)化效應的“倍增器”。
良好的管理機制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中起規(guī)范作用的要素。軍交運輸管理機制是軍交運輸保障活動生成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程序和機理,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的制度保證。有無高效靈敏的軍交運輸管理機制,直接關系到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的效率和效益。隨著戰(zhàn)爭形態(tài)轉變和我國改革開放深化,我軍在管理機制上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已成為制約軍交運輸保障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合理的軍交運輸管理機制,科學解決軍交運輸在理論指導、技術運用、建設管理和組織實施上的問題,已成為提高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當務之急。
嚴密的組織指揮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中起推動作用的要素。軍事運輸指揮是軍事運輸行動的“神經中樞”,是提高軍事運輸效能的“倍增器”,也是信息化條件下敵人打擊破壞的重點對象。研究和探討提高信息化條件下軍事運輸指揮能力的對策和措施,對于提高信息化條件下軍事運輸?shù)闹笓]水平和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自有戰(zhàn)爭和軍隊以來,就存在著組織指揮的問題。無論是平時還是戰(zhàn)時,嚴密的組織指揮在軍事活動中都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嚴密的組織指揮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建設中一項最廣泛、最具體、最經常性的工作,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基礎。隨著保障主體結構的變化,武器裝備的現(xiàn)代化及其類別、數(shù)量的空前增多,戰(zhàn)爭空前激烈和戰(zhàn)場情況的復雜多變等,軍隊指揮管理工具和手段必將發(fā)生深刻變化,實行軍隊科學化、自動化指揮管理是大勢所趨。運用新觀念、新方法對軍隊實行科學的指揮管理,是關系到軍交運輸保障能力提高的關鍵問題,應擺在更加自覺的基礎上。
快速的交通動員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中起躍升作用的要素。交通動員是國家或政治集團為實施戰(zhàn)爭或應對其他軍事危機,組織調動交通運輸資源的活動,是經濟動員的組成部分。交通動員的主要任務是為動員輸送、軍隊機動、物資供應、居民疏散、工廠和機關的轉移等提供交通運輸保障,對于充分利用所擁有的交通運輸能力,發(fā)揮交通運輸在戰(zhàn)爭中的重要作用,保證武裝力量動員和作戰(zhàn)活動的正常進行,保持戰(zhàn)時生產、生活的正常運轉,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信息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戰(zhàn)爭形態(tài)日益向信息化方向發(fā)展,交通動員在軍交運輸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信息化條件下作戰(zhàn)軍交運輸保障的任務越來越重,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保持一支龐大的常備軍交運輸保障力量。因此,貫徹“平戰(zhàn)結合、軍民相容”的方針,走“精干的常備軍交運輸保障力量與強大的后備交通運輸保障力量”相結合的道路,是現(xiàn)代戰(zhàn)爭條件下提高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重要舉措。
適時的交通保障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中起保障作用的要素。交通保障是為軍事目的進行的交通準備,保持、恢復、提高交通設施能力所采取的各種措施的統(tǒng)稱[4]。目的是保障交通線的穩(wěn)定暢通,順利實施部隊機動和物資運輸。現(xiàn)代戰(zhàn)爭條件下,交通保障是影響戰(zhàn)爭準備、進程和結局的重要因素。信息化條件下,交通在戰(zhàn)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交通斗爭已成為武裝斗爭的一條主要戰(zhàn)線,作戰(zhàn)雙方都非常重視和強調破壞敵國的交通,以達到戰(zhàn)略、戰(zhàn)役目的。因此,適時的交通保障對于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滲透性要素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發(fā)達的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的保障理論、嚴格的勤務訓練等內容。它們沒有實物形態(tài),只是通過自己的功能影響和改善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其他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其他要素的性能和效率。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和保障理論的不斷創(chuàng)新,滲透性要素在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生成和提高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發(fā)達的信息技術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中起核心作用的要素。在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形成中,物質資源和科學技術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形成的2 個重要因素。其中物質資源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發(fā)展的重要基礎,但它不是推動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發(fā)展的主要因素,真正推動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發(fā)展的原動力是科學技術。信息技術作為科學技術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諸要素中的第一要素,對于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設和發(fā)展我軍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必須大力發(fā)展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技術群,推進軍事變革向更高層次上發(fā)展。信息化是當代科技革命、社會革命和軍事變革最重要的推動因素,也是新軍事變革的本質和核心。高度發(fā)達的信息技術在軍交運輸領域的廣泛應用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重要生長點。就信息技術對軍交運輸領域的影響而言,其深刻性和廣泛性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不僅如此,發(fā)達的信息技術的重大發(fā)現(xiàn)并投入應用到軍交運輸領域,往往能催生新的軍交運輸保障理論和保障思想,使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獲得全面提升并發(fā)生質的飛躍。因此,建設和發(fā)展我軍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就要下大力發(fā)展信息技術,從而保持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建設的先進性。
創(chuàng)新的保障理論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中起先導作用的要素。理論是行動的先導,任何一種能力的生成都離不開理論的指導。軍交運輸保障能力也不例外。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生成如果有了先進的軍交運輸保障理論為指導,不僅不會在建設和發(fā)展中多走彎路,而且還會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正是因為正確的理論指導對于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生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突破傳統(tǒng)思想定勢的束縛,擯棄過時陳舊的保障理論,把軍交運輸理論的創(chuàng)新作為提高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進行考慮。當前,要針對軍交運輸建設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大理論創(chuàng)新的力度,在以信息化為核心的軍交運輸建設、以精確化為根本的軍交運輸保障、以一體化為標志的軍交運輸指揮、以綜合化為特征的軍交運輸防護、以科學化為核心的軍交運輸管理等的理論創(chuàng)新方面有所突破。
嚴格的勤務訓練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中起牽引作用的要素。嚴格的勤務訓練是促進人才隊伍與保障裝備相結合,進而轉化為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先決條件,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滲透性要素的內容之一。在和平時期,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嚴格的勤務訓練。在沒有戰(zhàn)爭的情況下,保障理論、體制編制、保障裝備、人才隊伍素質等要素都必須通過嚴格的勤務訓練才能得到檢驗和發(fā)展。實踐反復證明,嚴格的勤務訓練可以使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得到凝聚和積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交運輸保障力量本身就是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顯示。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及其在軍交運輸領域的廣泛應用,新的保障裝備和作戰(zhàn)理論等不斷應用于軍交運輸保障實踐。要在信息化戰(zhàn)爭中駕輕就熟,了然于胸,就必須通過嚴格的勤務訓練來提高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嚴格的勤務訓練是提高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主要途徑和根本措施。
要素是構成事物的主要因素。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要素構成的。軍交運輸保障能力也是由若干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結合而成的有機整體。本文通過對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結構的研究和剖析,認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先進的保障裝備、過硬的人才隊伍、充足的物資器材、適用的信息系統(tǒng)、科學的體制編制、良好的管理機制、嚴密的組織指揮、快速的交通動員、適時的交通保障、發(fā)達的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的保障理論、嚴格的勤務訓練是構成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的主要因素。充分認識每個要素在軍交運輸保障能力生成和提高中的地位作用,是研究和提出提高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對策措施的基礎,對于如期形成軍事斗爭準備軍交運輸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 高連升.戰(zhàn)斗力論[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23.
[2] 袁名治.國防交通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M].北京:后勤指揮學院,1994:48-56.
[3] 段樹榮.軍事交通運輸概論[M]. 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5:378-385.
[4] 陳發(fā)智,沈昌禮. 交通保障學[M]. 天津:軍事交通學院,199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