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敬衛(wèi) 付偉東
(西安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89)
《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是高職院校工科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如何掌握幾何量檢測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對學生未來從事機械設計、機械制造、計量檢測、生產管理等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公差實驗是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動手用腦的實踐過程,加深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使其認識到工程技術應用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常規(guī)授課方式是把實驗課程分為尺寸測量;形位誤差測量;角度、錐度測量;表面粗糙度測量;螺紋測量;齒輪測量六大單項,然后由老師逐項邊講解邊演示測量過程給學生看,學生再動手操作。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缺乏生產一線的親身體驗,學習此課程普遍存在著定義難懂、概念模糊、準則抽象、基準不會確定的問題,必須通過大量的基礎實踐鍛煉來增強對機械制造的感性認識;而老師面對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上課,又受到課時限制(單項兩課時),老師講解演示完后,輪到學生動手操作時間已所剩無己。若干天后學生對實驗知識、操作過程的全程回顧難已重現(xiàn),很難適應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于圖樣標注和產品設計。
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公差實驗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保證學生的實訓效果:
(1)充分利用實驗室現(xiàn)有設備,增加實驗課時,并增設各類內容不同的實驗項目。(2)增加實驗室開放時間,便于學生多動手操作。(3)常規(guī)測量實驗和綜合設計型實驗相結合。(4)開設計算機實驗誤差分析輔助教學。(5)細分實驗項目,制作微課,方便學生隨機復習。
以上幾點的改進措施,都可以顯著提高公差實驗教學的效果,本文只重點介紹該課程微課的作用及制作方面的內容。微課就是一節(jié)短小的視音頻,僅5-10 分鐘,呈現(xiàn)某個單一的、嚴格定義的主題,以視頻多媒體的方式呈現(xiàn),在被用作面對面教學的一部分時,這些簡短的課程就成為學習活動的點綴,有利于增強課程主題的學習。微課為學生提供“自助餐式”的資源,尤其是課后的復習,能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關鍵概念和一些難懂卻必須掌握的技能。減少了因學生課堂分神沒有聽懂的困惑。學生可根據(jù)意愿,任意停止和重訪一個視頻以確保達到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微課通常是由教學者制作出來,微課錄制的成果被上傳學習管理系統(tǒng),專用的多媒體服務器,或者是像Youtube、Vimeo及iTunesU 一類的大眾視頻網站上,視校園網的基礎設施選項設置而定。每個微課按概念單獨命名,確保學生很容易定位到所需的課程名稱上。此外,也可以添加關鍵字、標簽。微課的意義在于可以促成一種自主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自學重難點的機會。
一節(jié)微課主要關注一個重要的點,公差實驗教學微課制作完全可以把實驗課程細分為若干的點,如各種量具、儀器的原理及使用、六大單項測量單元中各待測參數(shù)測量方法細分;通過這種途徑,微課為點到課堂的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持。如學生先預習了在線課程,再通過課堂上老師演示并及時解惑,實驗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公差實驗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實驗課程,含各種量具、量儀使用及六大單項測量單元(各單元中又包含許多參數(shù)測量方法)。就目前公差實驗微課剛剛起步階段,應該選擇那些基礎的、有代表性的實驗,以后再逐步添加。為了保證微課的教學效果,在硬件方面應當準備電腦,攝像機,話筒及輔助光源,電腦需安裝Powerpoint、word 辦公軟件和錄屏軟件Snagit9;必要時也可采用會聲會影X4、EDIUS6、Premiere 等.授課教師應選擇有相當經驗、形象與氣質好、嗓音條件好、課堂表現(xiàn)力強的實驗教師。
公差實驗作為一門應用科學,微課制作時應遵循以下原則:主題突出,用詞準確,講解透徹,演示過程清晰;利用在線教育資源,解決實驗教學當中的難點,重點等;同時為了吸引學生,教學必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3.2.1 教學課件的設計
首先是制作Powerpoint(簡稱PPT)課件。PPT 設計越簡單明了,效果越好。PPT 設計大致可分為文字型、圖片型、綜合型。先確定類型,再將公差實驗微課分為以下板塊:主題、實驗目的、實驗儀器、實驗原理、實驗內容及實驗過程。接下來就是向各個板塊注入文字與圖片,板塊背景畫面可以在網上搜索背景模板。
3.2.2 畫面構圖的設計
畫面可分為:靜態(tài)畫面(文字畫面、表格畫面、圖片畫面)、動態(tài)畫面(人物畫面、實物畫面)。靜態(tài)畫面里,讓畫面的主題居中或居中偏左是比較合理的;動態(tài)畫面常采用:人物居中、人物居左、人物全景、人物中景、人物近景等。動態(tài)畫面是操作過程的演示,量具、量儀及待測工件應成幾何對稱擺放;主要量具和量儀居中;操作一般從左邊開始,起始量具應放在左邊。
3.2.3 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
公差實驗教學環(huán)境的特殊性決定它與其它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有所不同。公差實驗主要是量具、量儀及待測工件的操作演示。除對器具的擺放、測量臺、采光及照射的燈光有要求外,還應考慮講臺、黑板、坐椅、投影幕布、實驗室等的使用。
3.2.4 教學方法的設計
公差實驗微課常用實驗演示法、講授法、啟發(fā)教學法、練習法等。實驗演示法是最常用的。通常一堂微課,是運用多種方法結合來實施教學的。
有了設計思路,制作人就可以實施了。以“內徑百分表的原理及使用”為例:
首先設計“內徑百分表的原理及使用”的課件,然后按設計要求制作課件。打開Powerpoint 和Word,把實驗的相關文字內容輸入到Word文本中(內容簡潔),再根據(jù)課件各板塊的設計分別復制Word 文本內容在各板塊頁面當中;接著把相應的圖片或動畫導入進去;最后對頁面加入背景與動畫效果。
“內徑百分表的原理及使用”微課制作時,先把本節(jié)課使用的量具、量儀和工件成幾何對稱擺放在鋪有紅絨毯的測量臺上;內徑百分表應放在左邊,依次是千分尺及待測工件,授課老師站在測量臺后面、中間畫面偏左的位置。操作從左邊開始,先介紹內徑百分表的結構及使用原理,內徑百分表安裝好后用千分尺校正表的零位,再對工件內孔進行測量演示。根據(jù)授課的具體情況適時調整攝像頭進行人物居中、居左及人物全景、中景、近景的拍攝。
用錄屏軟件來編輯微課。先把視頻文件、教學課件動畫與圖片文件放入一個文件夾,以便查找。然后捕捉文件,并根據(jù)設計的要求按順序把內容分布放在相應的位置;注意,課件是沒有聲音的,在捕捉課件的同時,按設計的要求錄入主講人聲音或者背景音樂。最后檢查編輯文件各部分有沒有遺漏,聲音大小是否一致等。需要注意的是,錄屏軟件與EDIUS6、Premiere 視頻編輯軟件適當結合運用可以達到清晰的后期效果。
微課輸出常用以下格式:MKV,AVI,RMVB,MPEG,DAT,MOV,MP4,3GP,根據(jù)要求設定視頻文件視頻與音頻的比特率,比特率越大,視頻越清晰,音質越好。
[1]桂耀榮.微課及微課的制作和意義[J].課堂教學研究,2013(05):41-42.
[2]李益林.公差實驗教學改革研究[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