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登平
(中鐵二十局集團 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266000)
箱梁混凝土入模時,模板溫度不低于5℃;在澆筑混凝土之前,用蒸汽將暖棚加溫,溫度升高不低于5℃,在暖棚內掛置溫度計及時測量溫度,使得模板整體升溫。
為保證鋼筋焊接質量,對焊時應采取保溫措施,其環(huán)境氣溫最低不得低于0℃。具體控制措施為:冬季搭設暖棚,使焊接工作在暖棚中進行。
采用加熱水的預熱方法調整拌和物溫度,但水的加熱溫度不得高于80℃。
預制梁混凝土灌注時,模板溫度控制在5~35℃。根據(jù)工地條件,可采取熱電偶、熱敏電阻等預埋式溫度計檢測混凝土的溫度,測溫計不應受外界氣溫的影響,并應在測溫孔內至少留置3min。在結構偶角、突出、迎風和細薄部位應均勻留置測溫孔,孔深可根據(jù)養(yǎng)護方法及結構尺寸確定。測溫孔應編號并制圖。
暖棚內采用懸掛式溫度計測量溫度,并派專職值班人員對溫度進行觀測記錄,達到實時觀測溫度,用以控制溫度。
(1)混凝土灌注完畢采用養(yǎng)護罩封閉梁體,并輸入蒸汽控制梁體周圍的濕度和溫度。蒸汽養(yǎng)護分靜停、升溫、恒溫、降溫四個階段分別控制溫度。
(2)蒸養(yǎng)參數(shù):靜停階段:混凝土澆注完畢后,立即采用塑料薄膜進行覆蓋,并將蒸養(yǎng)棚架吊裝就位。棚內利用懸掛式溫度計觀測溫度保持在10-15℃,如在環(huán)境溫度低于10℃時可通少量蒸汽使棚內溫度達到10-15℃。澆筑完4h后升溫,嚴格控制養(yǎng)生期間的時間和溫度。如實測定并填寫記錄。升溫階段:升溫速率控制在10℃/h,整個階段持續(xù)3-4小時使棚內環(huán)境溫度達到在35-45℃。恒溫階段:保持環(huán)境溫度控制在35-45℃并持續(xù)20-32小時。恒溫階段棚內應保持90%-100%的相對濕度,采用懸掛式濕度計測量棚內濕度。期間蒸汽溫度用懸掛式溫度計檢測不宜超過45℃,混凝土芯部溫度選用埋入式溫度計監(jiān)測不宜超過60℃,個別最大不得超過65℃。降溫階段:整個降溫階段控制在4-5個小時,降溫速率控制在10℃/h左右。當降溫至梁體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之差不超過15℃時,撤除養(yǎng)護罩。養(yǎng)護罩撤除應從中間向兩端進行,撤除時應注意梁體溫度變化情況,隨時觀測溫度計溫度,做好監(jiān)測記錄工作。箱梁的內室降溫較慢,可適當采取通風措施。
(3)蒸汽養(yǎng)護定時測溫度,并作好記錄。熱偶式溫度感應片布置在內箱跨中、1/4截面和靠梁端1-2m處以及側模外。整個養(yǎng)護過程由專人測溫,分別對養(yǎng)護棚內和環(huán)境溫度進行監(jiān)控。恒溫時每30min測一次溫度,升、降溫時每30min測一次,防止混凝土裂紋產生。
(1)當采用自然養(yǎng)生時,梁體表面采用上鋪土工布或麻袋覆蓋,并上鋪一層塑料薄膜,梁體灑水次數(shù)應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濕為度。當環(huán)境相對濕度小于60%,自然養(yǎng)護不應少于28d;相對濕度在60%不應少于14d。在任意養(yǎng)護時間,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養(yǎng)護水溫度與混凝土表面溫度差值不得大于15℃。
(2)澆水部位包括梁體側面、端面、箱內。
(3)12小時澆水次數(shù):以正午溫度進行控制,正午溫度:10℃-5次、15℃-6次、20℃-7次、25℃-8次,并做好養(yǎng)生記錄。
(4)當平均氣溫低于5℃時,采取保溫措施;禁止對混凝土表面灑水。
針對箱梁各施工工序對溫度的有效控制,梁體的外觀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確保了施工工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為以后施工類似工程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
[1]TZ210-2005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S].
[2]客運專線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梁暫行技術條件[S].
[3]客運專線高性能混凝土暫行技術條件[S].
[4]TZ213-2005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