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聰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長春 130024)
看似簡單的羽毛球運動,卻擁有一身優(yōu)點,例如具有娛樂性、鍛煉性,操作具有簡便性等。正因為此,羽毛球課也在各大高校逐漸開展起來,成為了學生最感興趣的選修項目之一。那么如何才能選好,掌握其中的技術要領,這不僅要求學生要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還要學生樂于去探究其中的技戰(zhàn)術。但是通過近年來羽毛球運動的發(fā)展來看,任然存有許多問題,下面將進行詳細分析。
選修課一般都是根據學生特有的興趣愛好來進行開設的,并沒有考慮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該項目所具有的運動能力。所以在每個教學班級中,不同的學生其身體等各方面條件都會存有差異。這無疑會給老師的教學設計和安排帶來一定的困難,如何才能統(tǒng)籌兼顧,通過運動能力好,技術強的學生去帶動和輔助身體弱,協(xié)調性差的同學,成為了老師在羽毛球教學中所需考慮的重點。[1]只有這一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才能提高其教學質量。
相對其他運動項目來說,羽毛球的運用在高校起步較晚,因此大多老師依舊還是采用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例如狠抓學生基礎,教學形式單一,課堂缺乏新意,與學生缺少互動等,因此很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更達不到體育的教學目標,所以不難看出這種只講究技術訓練的教學方式會大大降低體育教學的效率,也不利于大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
通過調查發(fā)現,到目前為止各大高校在實施羽毛球教學時,都沒有使用統(tǒng)一的教材,大多教師都是根據自己的趨向選擇所熟悉的教材,亦或是憑借自身經驗和球技直接授課。需要注意的是具有豐富理論知識的教材顯然是符合學生鍛煉的,所以在選擇羽毛球教材時,應結合學生運動能力的實際情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樂趣,強化其基礎練習,
據了解,在各普通高校中,絕大部分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選擇幾乎都是球類的運動項目。而且選擇呢羽毛球運動的更是多不勝數。但是在大多數學生都選擇了羽毛球的同時,學校卻沒有為其提供專門的運動場地,差不多都是與室內籃球場,排球場等共處一室。毫無疑問的說,這種只靠不同顏色來區(qū)分不同項目的運動場地根本無法滿足廣大羽毛球愛好者的訓練需求。另外通過相關調查統(tǒng)計還發(fā)現,40人左右的班級一般都是分成10人一小組來共用一個場地進行訓練,僅僅45min的課堂,還要花時間去等待有限的場地,嚴重減少了學生親身實踐的機會。而且因為場地的局限,老師很難細致周到地進行示范講解,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課堂質量。這就更不用說下雨天了,當籃球,排球,羽毛球全部積聚在體育館內的時候,試想一下體育活動該如何開展下去,所以說場地的缺少成為了羽毛球教學又一嚴重的制約因素。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羽毛球在高校教學中起步較晚,致使其教育專業(yè)的年限較短,從而造成了具有高素質高能力教師資源的缺乏。面對羽毛球專項教師極度短缺的現象,大多數學校都是通過其他專業(yè)的教師來替代的。與此同時,現今對于老師的要求日益提高,使其招聘門檻加大,對于只有本科學歷的學生來說,被聘為高校教師的可能性很小。[2]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羽毛球專業(yè)畢業(yè)的研究生亦或是具有一定羽毛球水準的體育研究生少之又少,造成了短時間內無法改變各大高校羽毛球教師資源短缺的現象。因為高校當中大多數羽毛球教師并非專業(yè),基本上都是通過短期培訓或者自學而擔任羽毛球的教學任務,所以其教學質量勢必會受到嚴重影響。原因在于羽毛球技術是靈活多變,動作細膩的,這一過程是需要靠長期的系統(tǒng)練習和領悟才能掌握的,所以這對于老師們來說,又是一大難題。其專業(yè)素質的薄弱,動作的不規(guī)范,教學經驗的缺乏成為了提高羽毛球教學質量的一大絆腳石。
隨著新課改的發(fā)展,普通高校羽毛球的教學改革成為了必然,對該課程的改革不僅是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前提,更是羽毛球能在各大高校體育教學中站穩(wěn)根基的重要保障。因此學校應該以素質教育為發(fā)展目標,盡量使得羽毛球能迎合學生的運動特性,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
快樂體育教學,顧名思義就是要使學生在體育課程中能夠深層次的體會到體育學習的樂趣,自主參與到創(chuàng)新活動中去??鞓敷w育需要遵循的原則是要在全面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最大程度的去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并且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終身學習體育的觀念。[3]所以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老師必須轉變其陳舊的教學思想,創(chuàng)新其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不斷的訓練中逐漸提升自己的技術。這樣不僅能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良好鍛煉,也能有效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結合多媒體技術來實行體育教學,不僅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技術教學是新課程提出的重點內容之一,看似簡單的羽毛球運動,其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術一般不低于40幾種,僅僅靠教師的口頭講解和具體示范,是很難面面俱到的傳授給學生的,最多突出其重點,再讓學生自己去練習琢磨。而通過多媒體技術,比如說電視錄像等便可直觀完整準確地將細節(jié)動作展現在學生眼前,需要的時候還可以控制其動作速度,再現和重復其重點。加之老師在旁邊的解釋和提醒,以及觀看后引導學生簡單的進行分析和總結。這樣可以明顯的看到學生的活動興趣和技術動作得到提升。通過影像的觀看,學生會自覺的去練習其基本動作,例如吊球、放網前球、高遠球等,并盡力的去模仿那些運動員的經典動作,雖然在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其學習的積極性是促進其技術進步的前提保證。
只有擁有一批具有扎實理論,較好的基本技術,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比賽經驗的教師隊伍,才有提高體育項目運動水平的可能性。然而羽毛球教師資源的缺乏,專項羽毛球教學能力的不足等原因因其本身的社會性質,在短期內是很難得到改變的。[4]從這點來看,像大學生體育協(xié)會,體育局等相關主管部門應該著力去引導高校體育教師實行技術培訓,亦或是組織各學校教師進行相關的學術交流會,相互學習對方的優(yōu)越方式。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盡可能的花時間去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掌握羽毛球所必須具備的基本功,以取得更高的教學效果。另外有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聘請專業(yè)的教練員來校進行具體的教學指導,學習其先進的教學方式,使老師和學生的羽毛球運動水平都能得到快速提高。
學校應該抓住新課改的良好時機,加強學校運動設施的基礎建設。在保證正常教學活動開展的同時,優(yōu)化訓練場地的管理,可實現有償使用或是以館養(yǎng)館的靈活方式。另外,在教學活動中,還可以積極組織各類教學比賽,讓學生在緊張刺激的競爭氛圍中,優(yōu)化其學習動機,增強練習興趣,奠定其自我體育能力的堅實基礎。
作為技術性較強的羽毛球運動而言,應該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信心的樹立,只有打好了其學習基礎,才能使運動技能得到有效提高。高校羽毛球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但是卻有著較好的發(fā)展趨勢,所以我們應該在學生興趣培養(yǎng),教學技術提升,專職教師,場地設施缺乏等方面努力,加大教育宣傳和資金投入的力度,以促進高校羽毛球的教學改革進度,適應廣大學生體育發(fā)展的需要,使高校羽毛球教學走的更遠更好。
[1]周威.高校羽毛球體育教學調查與思考——華南師范大學大學生羽毛球運動的調查報告[J].職教探索與研究,2007(2):98-99.
[2]謝明正.多媒體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影響[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147-148.
[3]王雷.高校羽毛球教學方式的構建與創(chuàng)新[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2):261-262.
[4]鄧惠.我國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的現狀反思與對策構建[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7(14):398-400.